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元末时期,朱元璋马上得天下,成为了一代千古帝王。朱元璋中国统一后,不仅预示着汉人重回权力巅峰,也同样预示着明朝成为了汉族统治下的最后一任王朝。但是无论如何,朱元璋的成就都是相当伟大的。
这么伟大的一个帝王,他对于后世之君的选择可以说是相当慎重的。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他最喜爱的就是与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标了。朱元璋为了培养他可谓是费尽心血,更是在立国之后,将众多居功自傲的将领逐个屠戮殆尽,为朱标继位铺平了道路。
但这种溺爱之心,可能朱标并没有理会,在多次劝说父亲无果下,朱标的身体也渐渐下滑,最终头疼欲裂,死于非命。在野史上,有许多人猜测,正是因为朱元璋杀人太多,最终将这位太子吓死了。
朱标一死对于朱元璋的打击是莫大的,并不单单是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多的则是自己付出心血的培养,却最终付之东流。但是国家兴亡,后世之君的选择还是要提上日程。对于朱元璋来说,二三子根本不成器,不是太尖就太傻,而朱棣则看起来更像是最完美的继承者。
但是为什么历史上,朱元璋根本没有去考虑和选择朱棣来作为后世之君呢?从各方面来看,朱棣自小胆大勇猛,朱元璋对他非常的喜欢,后面更是战功赫赫,这么来看选择朱棣不仅可以服众,而且效果会非常好。但是为什么朱元璋偏偏选择了年纪更小,不能服众的皇孙朱允炆来继位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宗庙分封,长幼有序
朱元璋马上得天下后,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去想过大位由谁来继承,因为早已经有了内定人选,那就是朱标。朱标性情温和,与一众将领的关系都非常的好,以徐达、汤和为例,这些猛将对朱标都是非常服气的。
另一方面,朱标还是朱元璋最爱的妻子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所以如果朱标继位,无论是从立嫡立长来说还是服众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如蓝玉这种居功自傲的将领,所以要将他们必须慢慢地铲除,让这些刺头不能成为朱标的阻碍。
所以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在教育朱标时,刻意拿了一根荆棘让朱标握住。朱标握不住时,朱元璋用手将上面所有的刺都撸平,从而让朱标握紧,并说:“皇权就如同这根荆棘,父亲帮你把上面的刺都撸掉,这样你才拿得稳”!
从这里就能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爱是无尽的。可惜朱标早逝,这时朱元璋就不得不考虑皇位的人选了。与此同时,朱元璋其实对于分封制有一种独特的喜爱,他立了太多自己的儿子作为当地的藩王,想吸取分封宗庙制度的好处,从而避免宋元孤立的弊端。所以在皇位的人选上,朱元璋依旧还是会考虑嫡长子问题。
从真正的血缘上来讲,虽然历史上说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朱棣只是庶出。再加上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感情摆在这,所以,朱棣虽然在当时已经战功赫赫,但是在宗庙分封制度上,朱元璋对他并没有考虑。
二.英武似朕,断然不取
如果单说长相和性格,那么朱棣绝对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孩子。还记得在电视剧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画面,年纪尚轻的朱棣最喜欢舞刀弄枪。在朱元璋准备渡江作战时期,本来是要朱棣留守都城好好学习,但是朱棣硬是自己偷跑出来,追到朱元璋膝下,亲眼见证了这场战役的胜负。
在看到朱棣后,朱元璋就对身边的徐达说,这孩子真的太像我了,胆大心细,现在这么多土匪,年纪这么小就敢自己跑出来,我喜欢。自打这里之后,朱元璋对朱棣的爱非常多,也同时也非常信任他的军事才能,不仅将徐达之女许配给了朱棣,更是将边境重镇燕京之地划拨给他,让他驻军留守,抵御外敌。
所以在当时,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朱棣都是朱标死后的最佳继位人选。但是朱元璋很清楚,朱棣太像自己了,自己脾气过于暴躁,所以为了大明计,这天下只能有一个朱元璋,大明需要休养生息。
朱棣的性格在某一方面已经不能胜任朱元璋所期望的那样,所以在朱标死后,朱棣并不能成为朱元璋最期望的人选。而自己的皇孙朱允炆,从小老实、憨厚,与自己的父亲一样非常仁义,作为坐天下施仁政来说,是最好的皇帝人选。
三.夜梦黑龙,伯温解梦
《碧里杂存》中有这么一篇文章。话说朱元璋当时已经成为一国之君时,突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噩梦,看到一条通体黝黑的黑龙与一条白龙盘绕在大殿的柱子上相互纠缠,这个梦让已经睡熟的朱元璋瞬间惊醒,对其百思不得解。
于是在隔日下朝后,朱元璋专门留下了刘伯温,将这个梦诉说给了他,问这条黑龙是什么意思。刘伯温一听这个梦当即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对朱元璋说:“黑白龙相互纠缠争斗与皇位关联紧密,陛下可以在明日召皇子进殿,看看到底哪位皇子穿着黑色衣服,并且站在大殿的柱子中围绕,他就是那条黑龙”。
将信将疑的朱元璋还是听从了这一解释,第二天就叫所有皇子来到大殿之上。由于当时朱棣相对比较低调,穿了一身黑色衣服与皇太孙朱允炆在大殿的柱子边争相打闹。朱元璋一看就眉头一锁,毕竟朱允炆承袭大业已经是必然,难道黑白两龙正是朱棣和朱允炆?
所以这个是在朱元璋心中一直是个结,从这之后,朱元璋看待朱棣的神情就越发不对。但是在朱元璋生之前,朱棣所掌管的燕地是边境重镇,贸然动刀于情于理都于心不忍,所以最终在世时没有对朱棣下手,而是将这个问题留给了朱允炆。
结语
最终皇位的人选如朱元璋所想一般朱允炆继位,但是由于朱允炆过于急躁的削藩,导致了众多藩王揭竿而起。藩王们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的口号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朱棣成功占据南京,朱允炆也下落不明,朱棣最终成为了大明的皇帝。
然而朱棣作为大明皇帝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多,从《永乐大典》的修撰到北京城的修建,都为后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关键的是,从朱棣开始,明朝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王朝,他开创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先例。即使最终大明覆灭,但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以自己尸身换取百姓平安的决心,让世人敬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