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21日报道 据日本《东京新闻》6月4日报道,据说大约一半的日本人患有牙周病。这种疾病会在不伴随疼痛感的情况下不断进展,还是导致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已知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种疾病都相关,因此,早期加以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报道称,牙周病是指牙龈和牙槽骨等支撑牙齿组织受到损伤的疾病。牙齿和齿龈之间的凹沟即龈沟在1至3毫米之间为健康状态,超过4毫米即是患上了牙周病。根据厚生劳动省2022年齿科疾病实态调查,龈沟在4毫米以上的人占47.9%。
爱知学院大学牙周病学教授、该大学齿科附属医院院长三谷章雄说,“导致牙周病的原因是牙垢细菌的堆积”。牙周病根据不同进展阶段,可以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
如果牙齿和牙龈之间的龈沟有残留物,牙垢就会堆积。牙垢中全是细菌,这些不断增多的细菌会侵犯牙龈。人的身体为了集中运输那些对抗细菌的免疫细胞(白细胞),会在牙龈部位制造毛细血管,因此牙龈会变红。这种状态就是“牙龈炎”,但它几乎不会带来疼痛感。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下去,免疫细胞为了激活免疫力,会生成炎性物质和分解酶。但是这种炎症反应不仅会杀灭细菌,还会破坏牙龈中的骨胶原,使牙龈失去张力和弹性。另外,如果炎性物质与牙槽骨表面的破骨细胞发生反应,还会溶解骨头。由于牙槽骨是支撑牙齿的骨头,在骨头受损的情况下,牙齿就会松动。这就是牙周炎。
有些人是在出现牙齿松动、牙齿排列不整齐、口臭等症状后,才发现牙齿出了问题。三谷说:“发展到这个地步就是严重的牙周病了,往往不得不拔牙。而这些症状都不伴随‘疼痛’这个关键词。很多情况下,患者在病情进展到最后阶段之前都不会感到痛,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重度牙周病。”
牙周病被认为与各种疾病也有关系。三谷表示,“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牙周病引起炎性反应后,身体所分泌的物质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如果它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血糖值就会上升,糖尿病将进一步恶化。据悉,如果治好牙周病,糖尿病也会有好转。
另外,上述炎性物质还与早产和新生儿体重低有关。而导致牙周病的细菌还被发现会增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风险。
如果是在牙周病初期,可以通过指导刷牙方式和去除牙结石来进行治疗。但如果已进展到重度,则可以采用“牙周组织再生疗法”,使用促进骨头再生的药物,让失去的牙槽骨等组织得到恢复。
但是,最基本的对策是正确刷牙,防止牙垢堆积,保持口腔清洁。三谷呼吁,“请使用牙缝刷、牙线等口腔清洁用品”,在刷牙之前使用效果更佳。(编译/刘洁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