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06:59: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历史的画卷中,每个朝代都独具其独特的文化风貌,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布。然而,当我们聚焦于唐朝时期的文化审美,却发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疑问:“唐朝文化的审美多样性,古代大都以瘦为美,为何唐朝却以胖为美?”这个题目宛如一个巧妙的谜题,令人不禁陷入思考。

在当时盛行瘦美的古代,唐朝却以丰腴为荣,这是一场文化审美的颠覆,是一个充满奇异之风的时代。究竟是何原因让唐朝走出了这一别具匠心的审美之路?是文人雅士的品味塑造了新的审美风尚,还是社会观念的变迁引领了审美趋势的巨变?

随着我们踏入这个文化的时空旋涡,将一一揭开这个古老时代的神秘面纱,揭示唐朝文化中那个独特的胖美之谜。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一、谁说丰腴不美?

“眼前这少女明明身材圆润,为何却散发着强烈的魅力与吸引力?难道丰腴的身体不也同样有其独特的美感吗?”在古代中国,对女性身材的审美标准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就像大诗人李白描写的纤细柳眉,在当今看来略显单薄。而在盛唐时期,社会上却普遍认为丰腴圆润的身材最富有美感。以杨贵妃为代表的唐朝女性,正是这一审美趣味的典型体现。那么,盛唐社会为何会形成“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其中又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二、建国者与美女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局面,国家迎来了空前绝后的大一统盛世。李渊本是北方民族出身,他的祖辈主要生活在边疆地区。

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崇尚强健、勇猛的生存品质。在他们看来,丰腴的身材正是力量与繁衍后的象征。这种北方民族的审美取向,随着李渊建立唐朝而影响了中原地区的风气。

另一方面,杨贵妃也来自边疆。她5岁时便被选入后宫,原本只是平凡的才人,得志后却愈发骄纵。她善于讨好权臣,最终引起武则天夺权。杨贵妃擅长歌舞,深得唐玄宗宠幸。她丰满圆润的身段,更成为盛唐“胖美人”的典范。可见,建国者与美人的审美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三、盛唐生活与丰腴体型

7世纪中叶,唐朝进入极盛时期。边疆战事渐歇,长安、洛阳等都市迅速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服饰、美容业也日渐繁盛。诗歌描写的“胭脂泪”“乌眉翠”,成为妇女们梳妆的常备。

与此同时,丰富的粮食资源奠定了人们丰腴体型的物质基础。当时的宫廷大量采集珍稀食材与调料,席卷长安的异域美食足以满足上层社会的挑剔口味。再加上唐代女性相对解放的社会地位,她们有更多机会享受物质生活的美好。

于是,丰腴的身段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富裕与幸福的象征。这也启发了诗人笔下的绮靡描写。王维《艳歌行》中“轻罗小扇,珠履践歌声”的描绘,让人见识到了盛唐社会奢靡而优雅的一面。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四、文人墨客与美人图像

8世纪中期,景德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大量精美的青瓷俑在这里烧制,并远销海外。这些瓷俑中不乏造型生动、丰腴圆润的美人像。

与此同时,唐代壁画艺术也达到了巅峰。这时期的壁画色彩绚丽,注重写实。敦煌壁画中那些衣着轻盈、丰满迷人的舞女,同样反映出唐人审美趣味的变迁。

诗人们也在大量的词曲创作中歌颂美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直抒怀衷地描绘了杨贵妃的姿容仪态:“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不也成就了杨贵妃在百代记忆中的绝美形象?绘画与文学的交相呼应,使“以胖为美”的审美趣味深入人心,也彰显了盛唐文化的包容性。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五、新风与旧俗的碰撞

唐代海外交流频繁,来自西域和波斯的胡人也给长安生活带来了不少新奇事物。其乐舞服装与中原传统颇为不同,极大冲击了唐人的审美视野。

有见识的唐人也逐渐意识到,外来文化的衝击给旧有审美标准带来了隐忧。陆羽在《茶经》中便有感慨:“今时服用,趋异类。”他担心外来文化的影响将摧毁中华传统,也预见到了唐末审美观念的变迁。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六、世变异样的审美印记

9世纪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标志着盛唐的终结。此后数十年的战乱与动荡,旧有的富庶生活一去不复返。

叛军洗劫长安时,杨贵妃也在马嵬坡惨遭杀害。她那犹如菟丝花一般娇艳欲滴的生命,就此凋零。杨贵妃的噩运也预示着,这个国家的辉煌正远去。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国势日衰。邻国使者看到的长安城,早已不是从前的繁华模样。这座东方名都,似乎终于褪去了它娇艳的红妆。

唐朝审美之谜:丰腴为何成为美?

结语

如今回望,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趣味,是个什么样的历史印记?它记录了边疆民族与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它展现了一个繁荣时期人们的幸福与向往;它也反映了动荡时代的焦虑与迷茫。

历史终将远去,唯有时间的轮回永不止步。当我们赏读那些描绘丰腴美人的绝句名篇时,也许正能体会到古人的真性情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为美”吗?
...升为唐代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以胖为美”的代表人物是杨贵妃,苏轼有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孙莘老求墨妙言诗》)此后,“环肥燕
2023-06-14 10:15:00
唐朝以胖为美,那杨贵妃的真实体重是多少
...性们都不会喜欢很肥胖的女性。例如盛唐时期的武则天、杨贵妃等女性,都是在体态丰腴的基础上显露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特别是杨贵妃,更是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然而,关于杨贵妃
2023-02-15 16:31:00
唐朝审美真相:丰满与纤细并存,杨玉环其实并不胖
...看,女子大多数脸型圆润,体态丰满,连最受皇帝宠爱的杨贵妃也是圆圆胖胖。如果不喜爱体态丰硕的女人,那圆润的杨玉环又为什么会受宠呢?实际上,这是他们另一种审美风格。盛唐时期国家繁
2024-03-04 12:12:00
唐朝的开放社会风气与审美观念
...不一样,以胖为美,比如“环肥燕瘦”,说的就是杨玉环杨贵妃因为身材丰腴得到宠幸。其实小编认为,唐朝并非单纯的以胖为美,只是唐朝人胸襟开阔,什么样的风格都能接受,兼容并蓄,无所谓
2023-11-08 15:39:00
杨玉环容貌复原,还原图撞脸女明星,被唐玄宗疼爱:却不是因为胖
...她的三个姐姐,也被赐予了尊贵的称号。 唐玄宗在迎娶杨贵妃后,不再立皇后,这意味着杨贵妃掌握了整个后宫的权力。唐玄宗对她格外宠幸,每日每夜沉浸在她的美色之中,对朝政大事毫无兴
2023-09-19 16:31:00
大唐女儿行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代开元盛世的财富,最终都体现在了衣裳的尺寸上。随着杨贵妃的登场,“以胖为美”正式成为主流审美。女子们甩开了初唐的拘谨,从武周时期的自信从容逐渐变得闲适雍容,衫子袖根宽松如口袋
2025-07-31 11:59:00
盛唐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
...电影《妖猫传》(2017)剧照这座宏伟的宫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居住的地方,也是皇帝与民同乐之处。美轮美奂的楼台上,歌舞百戏竞相上演,佳肴珍馐满目琳琅。置身于此,你仿佛看到了中国
2024-04-23 13:28:00
唐朝真以胖为美?浅谈唐朝审美观,了解真实的唐朝审美
...的就成为了当时民众的审美风尚。杜甫《丽人行》笔下的杨贵妃姐妹“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形容的便是杨贵妃姐妹俩人都是身材匀称,丰肌秀骨。以现在的眼光衡量都可以夸赞这是身
2023-08-18 11:58:00
...气开放,而且女子都是以胖为美,可是在这个电影当中,杨贵妃的身材是那么的苗条,这和历史上大家所熟知的杨贵妃有差入,因此就觉得这个电影是不成功的,杨贵妃就是一大败笔,可是历史上的
2024-07-23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