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31 04: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环城管廊与地铁11号线同步规划建设 信息化智慧化监测守护安全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环城管廊综合舱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管廊内每隔400米就设有一个贯通上下层的逃生通道。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环城管廊和地铁11号线在大部分区段都是接近甚至重合布置,这样的统一布局可以整合用地,减少二次开挖,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运维班组工作人员每周都对管廊进行一次全面巡查。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在廊体顶部每隔3.6米悬挂1个干粉灭火装置,单个可有效覆盖1.8米直径的灭火范围。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氧气检测仪,实时检测管廊内的氧气浓度,保障廊内人员的安全。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高精度温湿度变送器,实时监测廊内温度和湿度。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廊内每隔100米设置一个报警电话,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联络。

地下“大动脉”有了“智慧管家”

综合舱液位仪,可以实时监测综合舱自来水水管的渗漏。

广州去年贯通的四大市属综合管廊中,最受瞩目的当属环城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环城管廊”)。这是国内规模最大、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全长45.7公里,穿越广州中心五区,串联近30座现状及规划变电站、三大自来水厂、多个通信枢纽,大幅提升市中心的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实现全市供电、供水、通信的综合平衡和远程调度。全国最长管廊如何炼成,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策划、统筹:占豪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探秘

外径6米的圆形隧道 内部“货架”敷设管线

在广州国际金融城西侧的科韵路旁,有一座外观普通的小房子,这是环城管廊的一个工作井及管廊分控点所在地。从这里拾级而下,就能窥见环城管廊的“真身”:负一层是视频监控中心,再往下就是综合管廊廊体。一个外径6米的圆形隧道被分为两层,负二层是上半舱,已有输电线路入驻,负三层是下半舱,供水管道即将进场。

走进负二层的管廊,内部布局就像两行简易版的超市购物通道,“货架”上敷设着电力管线。检修人员能够轻松地穿行其中,用仪器检测设备温度等状态,管线表面有无破损一目了然。头顶上,还有全天监控管廊内部情况的视频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控制中心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及时处理。

负三层的格局又有所不同,在这里安放管线的“货架”只有一排,这一层最主要的空间留给了公称直径1600毫米的供水管道。据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晓东介绍,总长度约13.2公里的供水管即将“进驻”,预计今年8月进场施工,施工周期约1年半。

实际上,为了综合考量交通和管线规划,环城管廊与地铁十一号线是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其42座工作井中有12座与十一号线车站合建,做到统一布局,整合用地,减少二次开挖,也能保证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环城管廊内只使用了部分空间,还有不少余量。据介绍,未来,环城管廊还将逐渐“收纳”城市上空的“蜘蛛网”,沿线的架空线路有望陆续下地。

建设

全线3处穿珠江 7处穿铁路

环城管廊穿越五个中心城区,工程体量大、沿线地质与周边环境复杂,技术难度非常高,主要存在三大难点:

首先,线路途经区域多为城市建成区和老城区,交通疏解和管线迁改难度非常大;管廊与同步建设的地铁十一号线近接交叉33次。

其次,全线2处穿湖泊,3处穿珠江,7处穿铁路,11处穿断裂带影响,21处穿高架或市政隧道等,地层及周边环境非常复杂,环境、技术等风险高,管控难度非常大。

此外,线路多处穿越断裂带、岩溶发育区等复杂地质,地下建筑物基础类型多样、桩基托换频繁,技术难度高,技术攻关任务重。

为此,项目先后进场15台盾构机掘进,还应用了多项创新施工技术。针对部分施工区段位于老旧城区,盾构施工风险高的问题,工程创新采用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基于设计图纸进行参数化建模,模拟隧道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关系以及结构相冲突现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盾构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形成空间图像,实现预测预报。

值得一提的是,施工中,管廊28#-27#区间曾2次下穿珠江,穿越江面宽度680米,穿越段珠江水深度最大7米,隧道顶距离江底最小净距仅10.1米,是国内罕见的浅覆土、长距离、软弱地层盾构法穿江施工。为此,特别采用了“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配置有较强的四道盾尾刷,两道铰接密封,双闸门螺机出土口,从设备性能上满足穿越珠江的需求。穿越期间使用进口巴斯夫盾尾油脂,安排专人每环巡视检查,保证三处密封可靠,避免发生喷涌漏水事件。

监测

2000多个摄像头全天候监控

综合管廊埋在地下,其自身的“健康”状况怎么掌握?针对廊体结构安全,项目采用变形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沉降、收敛、振动、裂缝等进行监测,将变形信息实时采集、上传、分析,智能识别病害与危险,实时发出预警。

环城管廊全长45.7公里,全线设有2000多个摄像头监控,视频监控系统跟应急响应机制对接,实现事故预案联动、事故截屏、录像截取等。报警时,视频自动切换到该报警分区,确保应急响应与处理及时。

此外,项目还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出一个与真实情况同步的数字化模型,将廊体、设备、管线真实地还原到系统中,从而实现线上巡检。尤其是发生应急事件后,可在该系统中及时查看事故发生点附近的资源设备情况等,便于决策处置。

综合管廊内设有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它是机电设备(含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的“管家”。该系统将废水泵、温度变送器、温湿度变送器、氧气浓度变送器、水位传感器的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实时监测机电设备状态。

针对综合管廊的日常运营,项目还有统一管理平台,对综合管廊以及内部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以联盟链的方式与各管线单位建立互信机制,所有流程线上解决,达到巡检、维护、办公的高效化。

穿“钢盔铁甲” 兼顾人防要求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生命线工程,战时冲击波容易通过综合管廊的口部进入,在冲击波作用下综合管廊内部管线容易损毁,威胁城市的正常运行,因此综合管廊必须兼顾人防要求。

当前,国内尚未出台防护技术要求和设计规范标准,尚未研制出适合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护设备,尚无可借鉴的经验。环城管廊公司主动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落实防护要求试点工作,并完成试点任务,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防护方面开创先河,标志着广州市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落实国家地下综合管廊防护要求的城市,为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落实人防要求提供了有效示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昌天然气环城高压管网完成184.35公里管道敷设
...计划全长227公里,由东线、南线、北线、西线组成城市“大动脉”。继北线通气后,目前南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通气,为南昌实现天然气“一张网”的供气格局打下坚实基础。□唐
2023-02-24 06:46:00
...速路的“中心段”,是疏解城市中心区域通行的一条交通大动脉,也是杭州亚运会重要交通保障工程。这条路对杭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起来也实属不易。“一方面是工程本身的难度,另一方面
2023-08-07 07:3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电力、给水、通信、雨水、燃气、江水源等多种管线错落有致;在智慧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各色图表实时呈现管廊环境与设备运行状态……3月14日下午,“宁创
2025-03-16 09:54:00
开展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以来,岳池县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4.43亿元——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交通网络铺就发展通途。交通建设,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岳池县以交通建设为引擎,贯通城乡血脉,通过扎实开展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4.43
2025-03-26 12:43:00
...技创新如何更好进行助力?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拓宽“大动脉”,交通建设“硬技术”大幅提升伶仃洋上,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流入深中通道万顷沙互通匝道桥,深中通道S06标全线822根桩
2023-05-23 08:35:00
“钢铁大动脉”成新引擎 打通经济增长“黄金通道”
...要驱动力,为带动区域发展增添了新引擎。一条条“钢铁大动脉”的建成投运,改变并丰富着区域的交通格局,打开了广阔的经济腹地。衢宁铁路助力宁德智造走向世界衢宁铁路位于浙西南和闽东北
2023-06-21 22:46:00
重庆科学大道二期工程一跨线桥通车 进一步打通西部槽谷交通大动脉
...,完善区域内的交通路网布局,进一步打通西部槽谷交通大动脉。(刘迪明)
2023-11-08 17:54:00
石家庄:电子管家助力全市公路安全度汛
...供有力保障。国道G307是一条连通河北和山西两省的交通大动脉,交通量很大。微水桥是国道G307跨越冶河的重要桥梁,每年汛期,冶河的水位都会上涨,历史最高水位几乎与岸堤齐平。为
2025-07-10 22:15:00
本文转自:拂晓报本报讯 近年来,萧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资源整合”思路,积极依托“四好农村路”和“快递进村点”设施基础,不断完善县内交通网和外输通道,增加“客货邮
2023-12-20 10: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石家庄:打卡织音1953
10月2日,游客在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内观看纺织展览。国庆中秋假日众多游客来到省城新的网红打卡地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在这里感受城市繁华和时尚的同时参观石家庄纺织展览感受石家庄纺织工业厚重的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古法织布的乐趣10月2日
2025-10-04 08:09:00
1—8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链”就生态“圈” 产业栖“高”枝□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25-10-04 08:13:00
无事不扰!683家“白名单”企业“轻装上阵”南京创新全省首个工业领域AEO制度,为企业送上“政策礼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实习生黄倩“成为‘白名单’企业后
2025-10-04 08:14: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高压氧疗:安全规范护航,“氧”护生命健康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高压氧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不仅成为危急重症抢救中的“生命方舟”,更逐渐成为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健康加速器”
2025-10-04 08:14:00
市总工会打造特色“工人大思政课”,超5万人次职工沉浸式参与——理论学习有“知”有“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吴頔“南京白局是传承几百年的本地‘说唱’
2025-10-04 08:14:00
责任编辑:张山
2025-10-04 08:14:00
联通基站车开进明水古城 科技助力国庆通信畅通
鲁网10月3日讯联通驰援古城盛会,网络守护万众同享。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章丘明水古城再度成为市民与游客热衷打卡的热门景区
2025-10-04 08:14:00
以体育“开球”,以文旅“传球”“苏超”引力波,掀起南京“观赛+旅游”新潮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很幸运这次抽中了第一场淘汰赛的门票
2025-10-04 08:14:00
400多名志愿者助力游客“畅游钟山”
“红马甲”志愿者沿路提供指引服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储笑抒《钟山风景名胜区交通优化提升措施的通告》实施后的首个长假
2025-10-04 08:14:00
共庆双节、共叙情谊 社区中秋“家宴”联结两岸情谊
两岸“家宴”菜品评选“以食为媒、以厨会友”。(兴隆社区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湖里区殿前街道党工委
2025-10-04 09:2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今日19时至22时,王源2025宇宙超级无敌大狂欢巡回演唱会-厦门站将开唱,相关部门预计将有4
2025-10-04 09:20:00
五通金融商务区安置房(B09地块)项目确保如期封顶
外墙喷涂机器人正在进行喷涂作业。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徐婧如)国庆中秋假期,中建四局承建的五通金融商务区安置房(B09地块)项目现场
2025-10-04 09:20:00
项目攻坚热潮涌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稳步推进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700余吨下横梁安装到位。(厦门日报记者 陈立新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汪智齐)记者昨日从代建单位厦门路桥工程公司获悉
2025-10-04 09:20:00
厦门向餐饮行业发出倡议:以诚信守底线 让文明餐桌点亮长假
我市餐饮商家餐桌上设置的宣传标语。(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詹骐 陈星颖)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4 09:20:00
河北大名:穿越古今 乐享假期
10月2日,游客在大名古城观看演出,乐享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今年国庆假期大名县紧扣“北京大名府·运河夜未央”品牌深挖北宋陪都文化与大运河文脉以“我上大名府·小城故事多”和“北宋江
2025-10-04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