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4 10:31:00 来源:戏说三国

目前我们有北京和南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明朝的影响。然而,南京与北京之间却有一块相当大的区域,却没有一个中京,这让人感到有些奇怪。

虽然并没有造成什么困扰,但明朝为何没有设立一个中京呢?朱元璋其实是有安排中京的,然而我们为什么从未见过呢?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登基为帝

在鄱阳湖之战中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又经过了五年的时间。

在这五年里,朱元璋消灭了南方的部分余留势力,成功地使南方局势得以稳定。

朱元璋的目的并不是与蒙古人分享天下,而是要将这些蒙古人驱赶回去,绝不能让他们再祸害中原的百姓。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因此,朱元璋在公元1367年发布了《谕中原檄》,正式向元军宣战。

元朝确实是一个正式的国家,作为送葬人的朱元璋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必须要有个值得信赖的名号。

总不能老是自称为白莲教的红巾军吧?这个名字一提出来就显得有些丢面子。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为了证明自己的正当性,特意撰写了檄文,而现在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名号了。

朱元璋之前一直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如今他已建立了坚实的应天府,并拥有富饶的江南,这些都满足了他称帝的基本条件。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因此,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在应天城登基,建立大明国,以洪武为年号,首都设在应天府。

尽管应天府对朱元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实际上并不太满足于这个地方。

朱元璋在应天府待了这么久,为什么会突然对这里产生厌倦呢?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的“中央城市构想”

朱元璋并不是对应天有偏见,他只是认为这里作为国都十分不吉利。因为历史上很多朝代选择在此建都,但统治时间均很短,没有一个能够维持几百年的大王朝。

古人普遍比较迷信,朱元璋尤为明显。他担忧自己的朝廷会像以前的那些王朝一样,在短时间内就走向灭亡。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并不知道南京和北京的具体含义,他只是感到南京存在一些问题。

撇去一些迷信因素,现在的南京真的不再适合作为都城了吗?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评估了当时的形势,最终得出结论:应天已经不再适合担任大明的首都。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位置太南了。

自从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北方的国土面积显著扩大。如果国界线依旧沿着黄河,那么南京作为首都将毫无问题。

然而,徐达他们成功地夺回了被占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因此南京的位置显得有些不太重要了。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远征军要将战报传回南京,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战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北方军队一旦结束战斗,战报通常需要七天才能送达南京,这就有些麻烦。

不仅仅是眼前的事情,未来的事务也在催促朱元璋向北方进发。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召集了身边的一些大臣,共同讨论迁都的计划,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地点就是洛阳。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备受青睐的都城,多个朝代均选择在此建立都邑,因此朱元璋也自然将其作为首选之地。

经过实地考察,朱元璋决定放弃洛阳和开封。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这两个河南的城市在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如今都显得十分衰败。如果要把这两个地方指定为都城,首先必须对整个城池进行修缮,这样做就显得不太划算。

接着,朱元璋又前往长安城查看情况,这里的状况与中原相比并无太大改善,再加上他对这里的气候不太适应,因此长安也被排除在外。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经过反复思考,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将都城迁回自己的故乡。

朱元璋的故乡濠州,现今位于安徽省东北部。

虽然这里比南京的位置稍微靠北一些,但实际上也只是略微向北移动了一点而已。不过朱元璋已经表态,其他人自然也就不再多言了。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南京召集了众多能工巧匠,并指派李善长带领他们前往临濠准备选址。随后,他又招募了百万军民,分批次前往临濠。

朱元璋小时候,他家乡确实被称为濠州,但在他从张士诚手中夺回濠州后,便将其更名为临濠。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后来朱元璋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好,便将其改为“凤凰山的阳面”,因此称之为凤阳,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朱元璋为建设这座都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不仅召集了全国的工匠,还动用了上百万的劳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朝初期,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每一个劳动者都极其珍贵。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没过多久,一份详细的图纸被递交给朱元璋,朱元璋对此十分满意,随即指派李善长负责监督施工。

凤阳皇宫的占地面积达到五十万平方公里,拥有三道城墙。仅内城的面积就超过了故宫十二万平方米。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凤阳皇宫的建造并不是工匠们随意创作,而是严格遵循《周礼》的规范来修建的皇家城池。

如果凤阳皇城能够修缮完成,并且保持完整,那么凤阳将会超越故宫,成为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凤阳皇宫并未如愿修复,也没有得到妥善保存。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明中都的悲哀

从洪武二年到洪武八年,凤阳皇宫的修建持续了整整八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超过一百万的劳工奋力工作,使得宫殿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为了建造这座凤阳皇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那时,人们为了搬运重型建筑材料,还创造出了需要数百人才能拉动的大车。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对这些事情一直都毫不知情,李善长很可能在蒙骗他。

内城建设接近尾声时,朱元璋亲自回到凤阳,打算奖励一下当地的劳工。

然而,朱元璋抵达当天便下令暂停凤阳皇宫的建设,正在进行中的宫殿可以完工,但不允许再进行新的施工。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尽管凤阳皇宫的建设已接近完工,朱元璋却鲜有入住的情况。至于他为何中断工程,众说纷纭,各有不同看法。

许多人推测,这与李善长征用民工的事情有关。李善长在朱元璋不知情的情况下动用了大量百姓,结果导致朱元璋的声望持续下滑,人们开始纷纷指责他忘恩负义。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朱元璋亲自前往那里查看后,才领悟到百姓为什么会如此评价自己,因此为了恢复自己的名声,他决定暂停皇宫的建设。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朱元璋修建这座宫殿过于耗费人力物力,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因此那些工人在皇宫之下给他“施了一种法”,破坏了这座宫殿的风水。

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有比故宫大的皇城却闲置,如今沦为一个县

总而言之,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凤阳宫殿的建设就此画上了句号。在过去的岁月里,凤阳宫殿遭受了无数次破坏,如今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那些精美绝伦的建筑也早已化为灰烬。

2017年12月,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明中都的遗迹再度展现在大众面前,为人们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个地方曾与北京齐名,建了比故宫还大的皇城却成摆设
...象深刻的大概就建立西汉王朝的刘邦。但是,千百年后的朱元璋,也毫不逊色。 都知道的是,朱元璋的老家在凤阳县,当他称帝之后,他便决定在自己的老家建立都城。而这个都城曾与北京南京
2023-05-09 17:33:00
明朝在凤阳修建的中都城为什么突然间就烂尾了
...与风雨,如今只剩下皇城遗址。大明统一中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乡情难舍,打算在他的故乡凤阳营建皇宫。并未了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经过对南京、关中、洛阳、开封、北平,建都利弊分析
2023-04-22 10:09:00
南京明故宫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残垣断壁的废墟。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该年,朱元璋包围了张士诚驻扎的平江城,又将小明王乘坐的渡船凿漏,将小明王翰林儿沉入了江底溺亡。朱元璋控制了江南大局,便自称吴王,开
2023-09-06 21:07: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座“爷爷辈”的皇城
...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被民间称为“爷爷辈”的皇城。大皖新闻跟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组,一睹这座“国宝”的风采。4月17日,风和日丽。记者跟随采访组,
2025-04-18 19:36:00
朱元璋修建的南京明故宫,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
...故宫建筑的蓝本。南京明故宫于1366年开始兴建,此时的朱元璋是以吴王身份修建新宫。两年后,朱元璋称帝,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于1392年建成了占地面积达101万平方米的明故宫,
2024-05-21 16:23:00
南京故宫到底有多大?
...明朝初年建立的,它就是南京故宫!众所周知,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其实早在朱元璋逐鹿群雄的时候,就一直以南京作为根据地。南京故宫始建于1366
2023-08-29 13:30:00
北京故宫的蓝本!安徽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阳明中都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自己家乡凤阳悉心营建的明代第一座都城,被国内古建筑学界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丽堂皇的都城。它的规划遵循《
2024-05-20 14:53:00
中法合拍纪录片《发现皇城》登陆央视 中方导演吴卓: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中国皇家建筑技术的演变和沿袭、发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和他家乡的传奇人生当然是本篇的一个铺底。我们想说,把宏大的历史叙述转变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我始终记得钱穆前辈说过的
2025-08-01 22:34:00
刘伯温说了九个字,让朱元璋放弃定都凤阳的念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然而他却始终没打算把南京应天府作为首都,因为在他看来,自古以来定都南京的政权都非常短命。一般人选个宅子看个坟还都讲究吉利呢,
2024-10-25 12: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