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09:04:00 来源:戏说三国

纳兰性德于1655年生于北京,原名成德,安容若。后改名为性德。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纳兰晨珠。母亲也是五族的女儿。纳兰性德小时又被叫做冬郎,因为出生在冬季。他自幼天资聪每颖,读书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准备参加会试,会因病缺席殿试。二十岁时娶妻子卢氏。

卢氏出生生满清福地沈阳,父亲是镶白旗人,官至两广总督,兵部佑侍郎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小时又受过读书礼仪的熏陶,卢氏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知书达理,气质若兰。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她深深地吸引着忧郁高贵的纳兰性德。也只有她才能懂纳兰性德的寂寞及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个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忧伤。

正因卢氏不追问纳兰性德忧郁、悲伤的原因,纳兰性德几乎可以说是个未婚一样的“自由”人。从而也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放在学业上。

1676年,二十二岁的纳兰性德以殿试二甲第七名的的成绩考中进士,后被康熙授予三等侍卫。考上进士后,纳兰性德并未进入仕途,他想有更多的时间与卢氏享受爱情,享受自由与快乐。

这才有“记巡檐花罢,共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然”此般柔情。他们在吟诗作画里时的温柔缠绵,在酒盏烛光下卿卿我我。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爱有时是希望有人分享的,情至深处就希望永远延续。卢氏怀孕了,像所有即将为人父为你母一样,他们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以充实他们的爱情与生活。

小生命终于降临了。然而卢氏是难产。最终纳兰夫妻俩还未来得及享受小生命降临的喜悦,卢氏就生命垂危,不久香消玉殒。

那年,可怜的卢氏才二十一岁。这个年龄离开,太年轻,实在太年轻了。原本这才是一个花正好,月正圆的年龄的啊!

一直深爱娇妻的纳兰德从此开始了“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更深”的忧伤而悲痛的生活。此时纳兰写道:“瞬处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世间情事往往是,爱有多深,伤就有多深。纳兰性德与卢氏往日的幸福与快乐,都因卢氏的离去而成了纳兰今日痛苦与忧伤之源。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对痴情的纳兰性德而言,并非人故去的人不能亡,而在于“情在不能醒”。某天,纳兰看着卢氏的画像,伤不知所起,一发而不可收,涕泪之下这下这首著名的悼亡妻词——《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太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低眉浅笑,温柔静默,刚一着眼,还未深思,却已是泪咽不成声。如果当初对你好一点,宠一点,我今天的苦痛是不是就可以少一点?你的低声轻语仿佛还在耳边,可我去寻你,却不见你的身影。独留我在伤心,听夜雨风铃,为谁伤心为谁痛?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也许,离开这个伤心地,痛苦会少些,忘却可能会更快些。就在亡妻去世的那一年,纳兰性德接受康熙的任命,出任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

每当夜晚降临,纳兰性德望着空寂的天空,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不觉又想起曾经的卢氏,那埋藏在心底的忧伤依然让他不能自己。于是纳兰又写下了《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脱。唱罢秋坟愁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都说时间可以治好一切。可对纳兰而言,时间并不是一味良药,反而是催痛药,时间越久,枘兰对卢氏的思念就越深。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越深就越痛。故此,那首让人读罢潸然泪下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就此诞生:此恨何时已。滴阶前,寒声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依。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二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生命不息,相思不止。几回魂梦盼相逢,醒来却是冷清一片。曾经的钗钿之约,是否已经抛弃和忘却?没有你的陪伴,一切都没有了意味。

曾经那么相爱的你我,如今却已是天上人间。我很想很想知道,你在那边还好吗?有人陪你说话吗?有人给你快乐吗?有否也像我想你一样,常常想我?

也许真的日有所思,夜就有所梦。有天纳兰还真的就梦到了卢氏。梦里的卢氏穿着素衣,轻轻低泣,明明说了很多的话,可纳兰却一句都记不得。

梦醒,纳兰性德对卢氏更加思念。那丝丝缕缕的思念,最终化成丝丝缕缕的忧伤,哪怕再坚强的人,都无法忍住这种忧伤,这种悲痛。

千古情种纳兰性德,为爱而生为爱而亡

忧伤是有毒的。伤久毒就大。长年陷入对卢氏的思念而伤心不已的纳兰性德,就受到思念之毒所害,他忧郁成疾,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最终病倒了。

1685年,也就是妻子卢氏去世的八年后,纳兰性德也跟随妻子而去。那一年的纳兰性德比现在的我还要小几岁,三十又一而已。

我们这些后来人,都哀叹纳兰性德的早逝,而对纳兰性德而言,他不过是去和妻子团圆而已,这对他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话在纳兰性德身上得到最好的印证。纳兰用情太深,同时又过于聪慧,这样的人恐怕连老天都会嫉妒吧。

嫉妒就嫉妒吧!纳兰毕竟深深地爱过,同时又有盖世的才华。他既是情种,又是才华的符号,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记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纳兰容若与卢氏的爱情故事
纳兰容若,清朝康熙年间的才子,以诗词见长,情感丰富。在他的一生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与卢氏的爱情故事。卢氏,名不详,是纳兰容若最爱的女人,也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一、相遇:
2024-10-26 20:52:00
纳兰性德:满洲明珠下的悲情才子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十二月十二日,也因此有了个小名叫冬郎。他是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他的本名
2023-11-15 15:14:00
聊聊纳兰容若的三段爱情,三个女人
纳兰容若是个“痴情种”,也是个可怜人,他的一生只爱过3个女人,但最后却都离他而去。青梅竹马小表妹顺治十一年,纳兰明珠喜得贵子,纳兰成德。当康熙被封为太子后,纳兰成德父母便将他的名
2023-02-20 14:59:00
清朝才子纳兰性德的爱情故事
人生如逆旅,我本惆怅客,是纳兰性德短暂一生的写照。他天赐富贵,满腹才气,生而多情,却为忧愁所伤。他的一生,一半是坦途,一半是荆棘。坦途在身,荆棘在心。他自己也说:“予生未三十,忧
2023-07-13 20:17:00
纳兰容若:爱一个人到极致是什么感觉
翩翩浊世佳公子,书成一卷饮水词。纳兰容若的词,总是能够轻易地牵动着人心,他笔下的一草一木,皆是多情的样子。他的词就是在这凛冽的寒冬里来读,寻一个冬日暖阳的午后,沏一壶热茶,手捧着
2024-02-10 10:53:00
清朝称的上才子的,也只有他了吧
...对待过去美好只如初见的回顾,这句诗就出自于清朝词人纳兰容若。若说起才子那非纳兰容若莫属,自幼便饱读诗书十七岁便可得入国子监,十八岁考取举人,十九岁成为当时的贡士。纳兰容若不仅
2023-01-04 20:15:00
他是个前途无量的年少英才,却因痛失爱人忧郁而终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名副其实的满清第一词人。他不但身世显赫,学问更好。他的父亲就是康熙朝一代权臣明珠。他的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2023-02-24 21:16:00
一代才女沈宛最终结果如何
...沈宛却不为所动。因为,在她的内心里装着一位大才子:纳兰性德。沈宛与爱人纳兰性德谱写了一段爱恋传奇,被后人津津乐道。据记载,沈宛是名将沈均之女,而她的母亲是著名才女肖婉。父亲战
2023-08-06 21:17:00
清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的传奇故事
...算太出色,诗人、词人和才子也不算多。不过,明珠家的纳兰容若可以算是清朝第一才子。说起纳兰容若,我们会想起“人生若只如初见”,会想起“我是人间惆怅客”,会想起“一生一代一双人,
2023-07-09 09: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