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打通“充电最后一公里”难在哪里
上海拟建2万个充换电柜 市民最在意价格与安全
徐汇区田林花苑门口,外卖骑手正在使用换电柜为电动自行车更换电池。
■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文/摄
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递增,令人触目惊心。杜绝飞线充电、入户充电,规范充电模式,这些都是减少电动自行车起火的重要举措。仅靠在小区内安装集中简易充电棚捉襟见肘,以上海850万电动自行车用户为例,不够用、充不上、喷淋装置老化、安全系数下降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业部门调查显示,投放合格的充换电柜,是解决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据悉,上海目前正在研究“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模式,提出规划在全市建设充换电柜2万个,希望能够在源头上“浇”灭电动自行车火灾。但记者在实地采访后发现,换电柜的推广之路并不好走,如何打通安全充电的“最后一公里”刻不容缓。
快递外卖小哥
青睐包月换电
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在上海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群体中使用广泛。午餐送餐高峰过后,仅田林花苑这个点位,短短15分钟的时间内,就先后有3位骑手前来换电柜更换电池。
小刘在徐汇田林地区周边跑外卖,每天大概要跑150公里。一块锂电池显然难以达到续航要求,而购置两块锂电池的成本又太高。综合考虑后,小刘买了一辆不含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花费2000元左右,然后就开始使用换电套餐,每月300元。小刘告诉记者,电动车在电量多的时候速度快,快没电的时候速度慢,所以不能把电耗尽再充电。“一块电池一般大概能跑30到40公里,每天需要换四五次,一个月下来需要换150次左右。”
如此计算,平均换一次电2元钱,“这价格还能接受。”小刘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比直接充电要方便,“我们这里附近有两三个换电柜,随到随换不用等。”
使用价格
成接受度“硬指标”
在徐汇的中原新村内,一墙之隔,一侧是换电柜,另一侧则是小区提供集中充电的停车棚。在记者现场观察的半个小时内,换电柜无人问津,而集中充电棚里却热闹非凡,30个充电口约1/3都处在充电使用状态。
居民宗先生买完菜回家后,将车停在了停车棚,投币2元后,就开启了8小时的充电模式,“挺方便的,我这车也就买买菜,送送小孩,一个礼拜最多充2次,4块钱够了。”
但是,一些年长的电动自行车用户因为价格问题对换电柜不太能接受。
“贵,就是贵。”市民邹老伯算了一笔账,以一辆常规的锂电池电动自行车计算,如果夜间在家中拉飞线充电,电费可享半价,充一次电花费一般在0.6元。倘若将车子推到小区指定车棚或是集中充电装置处充电,除去每月停车棚的停车费外,一般充一次电价格为1元至2元,时间为4小时至8小时。
由于普通市民的换电需求不像快递外卖小哥如此频繁,因此,他们一般都不会购买包月卡,而是选择用一次支付一次费用。一般来说,换电柜的价格为单次5元,部分品牌可能价格还会有所上浮。
“换电柜换一次电瓶我都能投币充电三次了。就算一个礼拜充一两次的话,也能省下不少买菜钱。”邹老伯表示。
小区集中充电
仅能解决半数需求
南京火灾事件发生后,小区停车棚里的集中充电就变得紧俏起来。在上海,已有1.25万个住宅小区配备了这一充电设施,但由于“一对一”的充电方式,只能满足40~50%用户的充电需求,在流转率上存在一定短板。
于是,一些电动自行车用户为了规避居委与物业的检查,将电池偷偷地带入楼道或室内充电。甚至自行加装“扩容”电池板,就为了能够让续航里程长一些。记者就在部分集中充电区域看见,一些60V的超标电池赫然被装在了电动自行车里,相比48V的标准容量超出了不少。
近年来,车棚车库内的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发生连烧事件也呈现出上升态势。4月9日凌晨,闵行一小区内,一辆正在室外集中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发生自燃并引起火灾,造成周边停放的2辆机动车、9辆电动自行车及1辆自行车烧毁烧损。经查,这辆自燃电动自行车所装载使用的60V锂电池属于违规改装。
另外,部分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维修店铺私下经营拼装锂电池生意,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其优劣。这些劣质锂电池进入到消费者手中就成了安全隐患,老百姓即便采用了室外集中充电,但依然无法完全避免火灾隐患。
打通充换电柜使用
“最后一公里”不容易
大量投放充换电柜,从而在源头上杜绝非法电池流通和私自充电,是解决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今年3月,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推动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规划在全市建设充换电柜2万个,具备满足30万辆以上从业车辆的充换电需求,以此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及效率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打通换电柜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并非易事。
国内现有300多家两轮车换电企业,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换电企业有30多家。 以“国动换电”为例,目前已在上海地区投放了1200个换电柜,但仍然处在“贴钱”运营的阶段。
在国动加锂(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群看来,换电柜就是个烧钱的行业。“锂电池加上空柜子,一个换电柜的总价值在5万元左右,再加上电费、点位费、推广费,整体的成本并不低。”
作为企业方,想要把价格打下来一直都是他们拓展业务的重要目标。因为只有用的人多了,点位才能铺的越开,用户粘性才会更高,企业才有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
据刘群透露,5元一次的换电费用中,商业电费、点位租金费基本就占到了50%。“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将换电柜作为民生项目,在商业用电模式上进行调整,减免点位租金等,那就能减去一大笔开支,从而降低单次换电费用。”他坦言,只有实打实地把价格打下来,老百姓才能敢用、肯用,然后养成换电习惯,从而在源头上杜绝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
换电柜的安全性也是市民担忧的另一因素。不少老百姓对于换电柜进小区显得比较抵触。“一个柜子里装了这么多电瓶电池,万一自燃了,会不会爆炸?小区安全问题怎么办?”
据统计,上海目前约有1万个换电柜,确实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换电柜主要为锂电池提供充电换电,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都是极高的。”市消防协会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分会会长周敏生告诉记者,根据2023年7月1日施行的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简称为换电柜国标)的要求,必须满足核心的五大要求。
主要包括:具有独立的电源系统,满足60分钟的正常通电;每一个换电柜内都有独立的声光报警装置,时刻监视着电池充电状态,一旦电池仓内温度升高或者有烟雾,将及时触发报警进行提醒;换电柜无论是有多少个仓门,灭火介质必须送到到每一个电池充电仓门内;具有手动或自动的灭火功能,不会因自动失灵或手动失灵失去灭火功能;必须进行换电柜消防灭火测试。
目前,上海还在推进“锂康码”的普及使用。据悉,未来,其将发挥消防哨兵的作用,通过将换电运营商的锂电池、换电柜数据全量接入消防“锂康码”平台,对全量数据进行监控。
“一旦有哪个锂电池发生爆燃,换电柜将第一时间启动灭火,平台可以获得及时警告信息,第一时间掌握锂电池发生爆燃的数据,起到消防安全哨兵的作用。”已经接入“锂康码”平台的国动换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推动充换电柜落地
还需政策支持
据悉,上海市电动自行车目前的保有量在850万辆左右。近几年,上海每年电动自行车销量为120万辆左右,自2019年4月15日实行新国标以来,配备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销量超过50%。可见,市民群众对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
市人大代表洪程栋调研发现,目前,充换电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成本比较高。他建议,由市政府或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出台推动换电柜落地的相关政策,各区政府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对换电柜落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实施。同时,对行业中从事换电运营的企业进行规范管理、有序经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加强对标准宣贯、推广和检查力度。 “各区政府在行政区域内统一规划换电柜建设场所,减免供电等相关费用,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