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5:30:00 来源:精彩生活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史记》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古人有厚葬的习惯。一旦发现一个古人的陵墓,伴随而来的是数之不尽的贵重陪葬品。中国有名的文物,比如说:湖南省博物馆的蝉衣、甘肃博物馆的马踏飞燕,都是从坟墓里找出来的。关于挖文物,没有人比西安人更有发言权。作为六朝古都,西安地下埋的王公贵族不比地上的人少。那么不小心挖到文物该怎么办呢?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如果挖到了文物,首先要做的就是联系文物局,上交给国家保管。文物是古人的艺术结晶,不是私人能够占有的。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找到了文物不上交,这是违法的。而且倒卖文物,也是违法的。作为中国公民,应该维护民族瑰宝,主动上交文物,为保护文物做出一份贡献。

内蒙古东胜市碾房渠的村民辛大哥就曾经挖出来一块金砖,他带着这块金砖去东胜文物局鉴定。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这是有古老的文物,立马追问辛大哥文物的由来。辛大哥一开始还不愿意说,后来工作人员说要报警,大家又一顿劝说,辛大哥才交代文物的来龙去脉。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原来这块精美的金砖是辛大哥在自家土地里挖出来的。当时,他正在自己菜地里挖土。一锄头下去,一块硬邦邦的砖块出来了。辛大哥捡起砖块,把上面的泥土扣下来。只见原本毫不起眼的土块,露出了金灿灿的花纹。辛大哥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这重量、这颜色,自己不会是挖到金砖了吧?

一开始,辛大哥只是粗略的把泥土掰掉,看不出这是个文物。他还以为是一块金砖,本来打算融成金子。后来,辛大哥回到家,仔细的把金砖清洗一遍,上面的花纹渐渐露出来。金砖上雕刻着一直老虎,它正在撕咬一匹狼。老虎和狼上面还有特殊的纹路,制作工艺一看就不简单。此时,辛大哥意识到这不是一块简单的金砖,而是某个朝代的文物。如果是文物的话,那可比融成金子值钱多了。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村里有人知道辛大哥挖到金砖,想高价购买。辛大哥想着如果是文物的话,肯定不止这个价格。辛大哥不懂文物方面的知识,就拿着这块金砖去东胜文物站鉴定。辛大哥的本意只是去鉴定,哪知道文物站的人把他留下来,非要问出这个文物的来龙去脉。一般来说,文物不会单独出现的。当年挖出一个兵马俑,紧接着就挖掘出了好几个兵马俑的坑位。这块金砖附近,一定还要其他的文物。

辛大哥一开始还不愿说,后来东胜文物站的说,不上交文物是犯法的,但是上交文物的话,我们会送一面锦旗给你表达感谢。辛大哥权衡了一下,终于说出了文物的来源。工作人员马上带着人去了挖出金砖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考古人员陆陆续续挖出了更多的珍宝。比如说:龙纹金饰品、金色串珠、金马老、绿松石等等。不过里面最值钱的,还要数辛大哥挖出来的金砖。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这些宝物被挖出来之后,文物局对辛大哥表达了感谢之情。如果不是他主动说出了文物的下落,东胜不会挖掘出这么多宝物。这些文物的出土,将补充东胜历史上的一些空白。不过这些文物究竟怎么回事?怎么埋在内蒙古这么偏僻的地方呢?又是谁在这里建了一个宝藏库呢?

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这批文物的年代是战国晚期。“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王征服了林胡地区,而林胡地区就是今天的东胜。东胜被征服之后,来了不少贵族居住在胡林。由此专家推断,这些金银财宝是胡林贵族埋在这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的后人似乎不知道这个宝藏,才让辛大哥挖出来了。

内蒙男子锄地挖到一块战国金牌,拒绝高价收购,找专家鉴定被收缴

这次在东胜挖出来的文物,正好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在战国时期的历史空白。通过这些文物,专家更好的了解那个时代东胜的风土人情。这一次挖掘文物,有考古人员的努力,更离不开辛大哥的帮助。如果不是他主动说出文物的来龙去脉,这一次考古工作不会这么顺利。文物站对辛大哥由衷的表达了感谢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男子在河边钓鱼,意外捡到一块金牌,专家看后激动不已
...性的破坏,给考古界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比如说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就在河边意外的捡到了一块辽国金牌,专家看后非常的激动,可是来自辽国的珍贵文物,有着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专家希
2022-12-30 20:08:00
英国男子发现3000年前黄金,已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预计将拍出高价
...10克,此类物品在英格兰一共只被发现7件,预计会拍卖出高价,并最终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英国,出售宝物所得的钱款由土地所有者和发现者分享,李约瑟先生希望未来他可以带着赚
2024-02-04 09:33:00
内蒙古一男子怀疑妻子有外遇,殴打妻子后发生性关系被告强奸
...案正处于检方审查起诉阶段。6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致电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表示,与案件有关的情况不能透露。6月24日,刘女士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弟弟刘军今年40
2025-06-24 19:48:00
“十四冬”冰上比赛单日产生6枚金牌
...(简称“十四冬”)短道速滑(青年组)、速度滑冰(公开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进行了7个单项的比赛,产生6枚金牌
2024-01-13 09:44: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4月8日讯 (记者 柴思源)4月2日至6日,2024年全国柔道锦标赛在河北省迁安市举行,内蒙古柔道健儿斩获3金。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省、自治区、市、
2024-04-09 03:18:00
“十四冬”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青年组男子比赛 内蒙古代表队斩获一金一铜
...组男子比赛在赤峰市喀喇沁赛区开赛,来自吉林、四川、内蒙古等10个省、自治区的31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内蒙古代表队彭玥熙夺得金牌,杜秉聪获得铜牌。当日10时,随
2024-01-24 01:0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网呼和浩特2月14日电 (记者 齐浩男)2月14日,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冬季项目派出韩梅、徐萌、李智超、
2025-02-14 21:13:00
内蒙古,第12金!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内蒙古队运动员杨昊夺冠。 本报记者 李新军 摄 本报呼伦贝尔2月17日电 (记者 刘玉荣)2月17日,“十四冬”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
2024-02-18 10:23:00
在云南昆明一家二手奢侈品店,店主廖先生和妻子段女士惊讶地发现,店里一块价值15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不知何时被调包了,变成了一块廉价的高仿表。廖先生发现后立马报了警,据廖先生回忆,这块
2024-08-11 08: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