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文帝为什么被称为帝王典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6:25:00 来源:戏说三国

1.短暂的王朝

说到历史上的著名的流星王朝,就不得不提到秦王朝和隋王朝。历史上那么多短暂的朝代,为什么单独这两个这么出名这么有面子呢?

当然是因为他们建立的意义非同凡响,秦王朝不必多说,横扫六合,华夏民族的大统一,那么隋朝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功绩呢?他将很多少数民族整合进了中原的统治范围内,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统一。

今天要来了解的就是隋文帝,他传奇的经历,还有,他为什么被称为帝王典范。

2.杨氏祖先

史书上记载他的祖先是弘农杨氏,是名门望族,还出过大儒,也是文化世家,这是真的吗?这点有疑点。

这家出过的那位大儒叫做杨震,他的曾祖父就叫做杨忠,这不巧了,隋文帝的父亲也叫杨忠,可是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姓是会传下来的,但是后代的名字是会避讳祖先的,尤其是家族内名人的名讳,其实不只是家族内的名人,近乎很多有名气的人,家里人起名都会避讳一下。

所以从这一点上,杨坚的祖先是弘农杨氏这个说法,就有点说不通。

还有就是杨坚的母亲,后来还被追封为皇后,杨坚母亲的名字非常朴素,吕苦桃,一看就是那种朴实劳动人民的名字,而且她的出身确实非常贫寒。古代士族的阶级观念是非常重的,如果真的出身弘农杨氏,哪怕没落了,骨子里那股骄傲也不会让他们去跟贫寒家庭结亲的。

那么为什么一些正史中记载这么记载的呢?当然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血脉高贵,天生的血脉高贵和后天的还是不一样的。

那么杨坚是因为家里贫寒,所以才从小被尼姑收养长大吗?

3.家境贫寒,尼姑抚养?

杨坚的父亲,杨忠虽然早年奔波坎坷,但后来也算安定下来了,成为了大将军,哪怕从前家境贫寒,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甚至可以算是国家的顶梁柱之一。

但是此时的杨忠膝下还没有一个孩子,他已经三十有六,快四十岁了,哪怕放在现在,这年纪都算是不小了,更不要说放在极度重视子嗣的古代。

在杨忠三十六岁这年,杨坚出生了,可以想象,杨忠是多么重视这个孩子。

“有尼来自河东……躬自抚养。”

记载中说杨坚出生的时候,有一个来自河东的尼姑说,这个孩子不是常人,不可以将他放在俗世之间养育。于是这个尼姑将杨坚带到了别处去,亲自抚养。

不管记载怎么说,实际上,隋文帝幼时确实是由一位尼姑抚养的。这正是杨坚的父亲对他宠爱的结果,老来得子,实在爱惜的很,想让他在佛门的庇佑下健康长大,于是请了当时一位非常有声望的尼姑来照料他。

但是怕他在外面有什么意外,于是在自己家分割出一块地改成寺庙,让他们住进去,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这种环境下,杨坚从小就非常稳重,深沉,有常人不能比肩的心态。

在他做了皇帝之后,又做了哪些事呢?

4.帝王典范

说隋文帝勤政,这点几乎没人反驳,每天上朝,从早上忙到晚上,有时候连个饭都不能好好吃,连唐朝的宰相大臣都夸他。

再就是非常俭朴,不仅对手下的官员们要求很高,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不要奢侈之风,要简朴。

这些可不只是表面功夫,这一系列政策下来,效果也很可观,看一个朝代的兴盛,往往会看这个朝代的人口和粮食,说到人口,在之前人口一直走下坡路之后,隋朝的人口到了五千万。

再就是粮食,隋朝的粮仓不可谓不出名,六大粮仓。太宗曾评价它储藏的粮食可以养活天下的百姓五六十年,实在令人震惊。

隋文帝确实称得上是古代帝王中的典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坚屡被点评有帝王之相,周武帝宇文邕为什么不杀他?
...史官们想借此给君主身上再添加一点神性而已。不过关于隋文帝杨坚的相貌可能还真不是杜撰的,而且是得到过好几位皇帝认证的。杨坚和他的父亲杨忠还在效命北周的时候,周太祖宇文泰就说杨坚
2023-05-19 08:39:00
隋朝皇室不是真正的弘农杨氏,而是来自山东的寒族
...而且中间少了杨惠嘏。换言之,在《隋书》中,杨元寿是隋文帝的五世祖,到了《周书》就成为四世祖了。在《隋书》中,杨铉是杨坚的六世祖,是杨震的八世孙,但是根据《新唐书》中宰相谱系的
2023-08-27 10:52:00
他出生时自带异象,因太丑被抛弃于尼姑庵,最后成千古一帝
...族,由随国公进封隋王,最终成功夺权建立隋王朝,史称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晚年却离奇死亡在文化上,建立隋王朝后骨子里认同自身汉人血统的杨坚立马废除“普六茹”氏将家族改为杨氏
2023-04-26 15:22:00
杨坚原名普六茹坚,李世民原名大野世民,有什么证据?
...叫大野世民,为何说李世民的原名不是大野世民呢?这与隋文帝杨坚有关。据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皇祖讳虎……仍赐姓大野氏,至隋文帝作相,还复本姓”,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掌握朝政
2023-05-05 16:19:00
谁因割下项羽大腿被封侯,800年后子孙称帝
...况在杨忠的儿子身上体现地更为明显。杨忠的儿子是谁?隋文帝杨坚,那个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一直分裂割据的大乱世的皇帝。杨坚在称帝之前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幸好当时有独孤
2024-06-11 15:28:00
杨坚用了什么样的谎言欺骗后人几千年
...方式,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名义上的外公,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但众所周知,虽说名义是让位,可如果不让,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对当时的老百姓老说,新上任的领导者才刚刚40多
2022-12-29 14:36:00
隋文帝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没想到却当上了皇帝
很多人不知道,隋朝的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是个美男子。虽然《隋书》把杨坚的相貌写得盘根错节,如同鬼怪投胎,神龙下凡,但请不要相信,这些都是后来史官为“君权天授”所造的势。我们看一下,
2024-05-20 20:11:00
此皇帝得江山最易,失天下也最快最易
...六位帝王,元世祖忽必烈也在其间,独不见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这不明摆着看不起杨坚吗?嘉靖帝于北京修建历代帝王庙时,也没有将其选入内,有他自己的一点想法在内。同样,清朝入主中
2023-02-22 20:08:00
看看隋文帝杨坚的强大关系网
...来。精英阶层在充分的物质精神保障下,治理这个国家。隋文帝杨坚唐朝开元年间,一位叫柳冲的读书人,写了一本《族姓系录》的书,里面列举了南北朝至隋唐期间二十几家大姓门阀:江南为侨姓
2024-04-28 10: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