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 □ 冯晓曦
今年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非常有利于病害传播,特别是气传性病害,如南方锈病,孢子体主要靠气流由南向北传播。台风“杜苏芮”过后,带来了大量的南方锈病病菌。往年8月下旬才会发病的南方锈病,今年8月上旬就已经出现,提前了半个月左右。
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到田间巡视,重点关注玉米下部叶片,如果出现铁锈色病斑,说明已经感染南方锈病,要尽早防治。南方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也可浸染苞叶和雄穗,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成熟,严重时全株干枯、植株早衰,重病田可造成玉米减产20%以上。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早发现、早防治,防治越早效果越好。可选用植保无人机或大型喷雾设备,及时选用含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等成分的药剂进行防治,视发病严重度和天气条件,隔7~10天再防治一次。
此外,和南方锈病一样,弯孢叶斑病、小斑病等叶斑病类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影响光合作用。以茎腐病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害会导致茎秆中空、全株早衰。这两类病害都在温热湿润条件下传播,可选用农用链霉素或噻菌铜、喹啉铜等铜制剂防治茎基腐病,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防控弯孢叶斑病和小斑病。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或者用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化学防治。最好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和含微量元素叶面肥复配药剂进行综合防控,达到“一喷多效”。
(作者系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副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