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为科研人员减负,向“搞材料跑关系”说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05 10:27:00 来源:新黄河

*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22期内容

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能够持续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近年来,我国开展多轮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行动,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写材料、跑会议、搞评审、忙接待等非科研工作仍耗费科研人员过多精力,令其啧有烦言。

“大家都围着这些事在转圈”

在半月谈记者采访中,多名科研人员反映,他们被繁杂的非科研工作所累,真正搞科研的时间“都不够用了”。

需要填写的材料五花八门。一位专家说,申请基金项目书、评审意见、检查考核和评估材料等,一年要写几十万字,问题是这样并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写这些东西产生不了直接成果。”

“很大精力都花在写申请基金项目书上。”华东地区一名高校特任教授说,自己一个项目书,图片就打磨至少10遍。如果有的科研人员头上没有人才“帽子”,申请项目则要付出更多精力。“拿不到项目,考核就完不成,理论上说可能被降职降薪,甚至被辞退。”

为科研人员减负,向“搞材料跑关系”说不!

主动或被动参加各种会议,成为一些科研人员的“烦心事”。有科研人员以学术研讨会举例,此类会议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进步作用巨大,但近年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学术研讨会一定程度存在泛滥走偏的情况。

“一些领域类似主题的研讨会在不同城市、单位多次举办。如果科研人员频繁到各种会议上作报告,就很难有足够时间做研究。”中部地区一名高校教授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同质化、低质量的学术研讨会占用科研人员大量时间,尤其有的会议还要求有领导职务、有头衔、有“帽子”的人参加。

参加科研项目评审,本是科研人员“分内事”,但为了争戴各类“帽子”,有的四处“求人”,甚至请托、“打招呼”。一位高校教授反映,为了维护关系、拿到经费、得到资源、戴上“帽子”,一些科研人员不得不学着与人交际、迎来送往。

在一些本应专注于高精尖科研的重点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的精力被接待、参观等事务占用。“我们实验室平均每3天接待一次。”一名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说,参观方来自相关院校、政府部门等,每次接到参观任务后,就要安排相关科研人员介绍,不时遇到“走过场”式参观。

部分科研人员还反映,他们要应付各种非科研类考核,如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方面任务,并上报各种奖项,“大家都围着这些事在转圈”。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越是顶尖、高水平团队,越应专注科研,但现实似乎陷入“水平越高、负担越多”的怪圈。

苦了专家、误了科研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繁重的非科研工作负担不仅挤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还束缚住手脚和创造力,影响科研效果和成果产出。

背后原因令人深思。有高校人事处干部认为,相关人才评价体系还不够多元,破“五唯”(即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时,一些体制机制的惯性仍然存在,如人才“帽子”与个人待遇、项目、经费等挂钩。此外,有的不合理工作负担还与焦虑心理和学术风气走偏有关。

多位科研人员直言,“评来评去”的“帽子”工程、“报来报去”的“格子”工程、“请来请去”的“面子”工程,苦了专家、误了科研。

“现在不敢申报项目,报了就要去‘求人’。越大的项目、越大的‘帽子’,就越需要做‘工作’,有的最终变成谁关系好谁上。”一位行业领军人才对科研不正之风表示担忧,认为一些项目申报,报来报去,最后变成“考验人性、考验人心”。

为科研人员减负,向“搞材料跑关系”说不!

这种担忧有一定普遍性。今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此次通报的10起学术不端案例中,某高校教师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请托、约定答辩问题,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案例,位列其中。

让受访科研人员忧心的是,此类风气之下,有的人无法心无旁骛地攻坚克难,容易患上科研“浮躁症”。“科研人员的心态一旦乱了,就再也坐不住‘冷板凳’了。”一名高校科研人员说,长此以往,对学术环境、学术氛围和科技创新活动恐造成不利影响。

以钉钉子精神为科研人员“减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落细、见行见效,还须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加减法”:一方面,做减负的“减法”;另一方面,做技术赋能、多元评价的“加法”。

长三角地区一所重点高校研究员认为,可在充分调研了解科研人员负担种类、根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减负”举措,比如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摒弃唯“帽子”倾向,简化项目评审意见、检查考核评估等材料要求、评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低质量会议等,预防“不合理负担”新“变种”,保障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另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各地可整合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赋能项目评审、材料申报等,让科研人员能从表格、材料中解脱出来。

目前,一些高校开始探索不以论文为评价人才的单一依据,并拓展到以实践型、应用型成果来多元评价人才。受访科研人员期盼逐步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实际效果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半月谈记者:姜刚 周畅

原标题《“搞材料跑关系”仍制约科研生产力》

来源:半月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5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常碧罗近日,重庆市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行前动员会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举行。重庆市实施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是推动科技创新
2024-02-28 16:46:00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科研申报流程是一个系统且严谨的过程,它涉及多个环节,旨在确保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今天带你了解一下医学类科研课题申报的流程及其要点。一、确定研究的主
2024-05-26 15:13:00
是什么牵住了青年科研人员时间“牛鼻子”
...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时间都去哪儿了”曾一度成为科研人员热议的话题,多位院士专家呼吁,坚决杜绝把宝贵科研时间浪费在迎来送往和应景性工作上。参加站台性、应景性工作是困扰科研工
2023-09-11 10:47:00
...年的研发沉淀,包头稀土研究院积累了大量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亟待转化落地。2013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建成我国稀土行业第一个“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重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题,
2023-02-23 00:13:00
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科技部青年干部赴浙江省开展“根在基层”调研
...8月20日至25日,科技部政体司组织青年干部以“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为主题,赴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宁波市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科技部政体司副司长郑玉琪担任调研团导
2023-09-01 09:01:00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促进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我省组织申报中法杰出青年科研人员交流计划本报讯 (记者 赵艺)为促进中法两国青年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我省日前组织申报2
2023-04-24 06:15:00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我市一批留学人才科研项目结项项目最高产值近千万元本报讯(记者 何无痕)12月27日上午,市人社局举办2023年厦门市留学人才科研项目结项颁证暨创新创业座谈交流会
2023-12-31 07:45:00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科研创新关键在人才,如何让人才集中精力搞科研?今年8月,我区制定出台《关于改革完善自治区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等七大类25
2022-12-22 07:12:00
欧洲经济研究院中国香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5年度招收公告
欧洲经济研究院中国香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收2025年度第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请有意向者将申报材料提交至欧洲经济研究院博士后评审委员会
2025-02-21 18: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发生3.7级地震
华商网讯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日10时32分,在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塌陷)(北纬27.28度,东经111.64度)发生3.7级地震。来源:华商网 编辑:唐港
2025-10-03 12:57:00
武当山景区“小红帽”高效救助走失男孩,多方联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许海芳 通讯员 王菡萏)10月3日,武当山景区上演暖心一幕:景区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高效协作,成功帮助一名11岁走失男孩与亲属团聚
2025-10-03 13:20:00
贵阳民生路“双节”人气爆棚!真空包装让美味“装进行李箱”
“早就听说贵阳民生路是美食天堂,这次特地带家人来体验。”10月2日,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提着刚买的香酥鸭,满脸期待地说道
2025-10-03 12:08:00
闻令而动!德江人民医院联动多部门点亮“生命希望”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国庆佳节的梦乡时,德江县人民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深夜救援正在上演。一名伤者坠入5米深坑,情况危急。医院120急救团队闻令而动
2025-10-03 08:33:00
石家庄市鹿泉区:畅游“小三亚”
10月1日,游客在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项目游玩。国庆假期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长青森林康养城“小三亚”举行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10月1日
2025-10-03 08:01:00
记者走基层|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一家人的“云”团圆
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一家人的“云”团圆10月1日,在雄安新区财富大厦项目现场,工地“夫妻档”梁俊岭(左)和李随连(右)在讨论项目建设情况
2025-10-03 08:02:00
华商网讯 江苏东海县应急管理局10月2日发布情况通报: 10月2日11时许,东海县牛山街道富华西路88号名家厨房酒店三楼屋面局部倾塌
2025-10-03 07:33:00
记者走基层|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假日挂上专家号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假日挂上专家号10月1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学科带头人耿翠芝正在与患者交流病情。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摄10月1日8时许
2025-10-03 07:57: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二十五年间的江南月饼
文|戴发利父亲去世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来,每到中秋前几天,母亲都会收到由江苏江阴寄来的一个邮件包裹,打开看,是四包江南当地特产老式月饼
2025-10-02 08:13:00
记者走基层|秦皇岛国际旅游港:76条帆船“为祖国升帆”
秦皇岛国际旅游港76条帆船“为祖国升帆”10月1日,参加2025年“为祖国升帆”活动的杨雅思晗(左一)操作帆船,用升帆礼节为祖国庆生
2025-10-02 08:44:00
记者走基层|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我和天安门“合个影”
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我和天安门“合个影”10月1日上午,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老年病区,截瘫伤员付兰荣(中)向护士分享自己的视频作品
2025-10-02 08:5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布局,日前,《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优化落户条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外发布
2025-10-02 08:5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国庆假期单双号限行措施今日开始实行,请您留意绕行。此次假期单双号限行时间为10月2日至7日
2025-10-02 08:57:00
江西“鸡排哥”谈打算:国庆假期后不准备休息,每天就是这种工作状态
大皖新闻讯 结束了忙碌,10月1日晚9时44分,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把塑料箱等放上电动三轮车车厢,戴上头盔,驾车离开
2025-10-02 0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