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学校食堂吃出青虫?人大代表:食品安全是底线,陪餐制不能流于形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9 20:34:00 来源:缘之心

近日,上海奉贤区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被曝在食堂吃出虫子以及食品过期等问题。上海市人大代表呼吁,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学生的身体健康,牵动千家万户最敏感的神经,应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11月28日深夜,奉贤区教育局针对此事发布《情况通报》。根据通报,奉贤区教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将家长指认的存疑原辅料就地封存,经抽样检验,味精、白糖、食用油、汤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学生家长反映的蔬菜中发现青虫、蜗牛等异物的情况,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已立案调查。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确保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安全,更是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11月29日,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潘书鸿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校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令人痛心,呼吁围绕学校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管,采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处罚,保障食品安全。

上海市教委曾在2023年4月介绍,上海目前承包经营的学校食堂有2000余家,涉及的承包经营企业170余家,均采用原材料配送、食堂加工等方式。其中,最大供餐单位为全市10个区的300余所学校食堂供餐;为10所以上学校食堂供餐的单位有30余家,多家供餐单位拥有自己的仓储、物流、种植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潘书鸿说,许多学校采用食堂供餐或者外购食品(包括从供餐单位订餐)等形式为师生提供食品,涉及多方监管,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比如,教育部门要监督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对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卫健部门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健康监测,学校管理方更要时刻坚守校园安全职责。

当前,全国多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集中用餐陪餐制度,被视为一道食品安全防线。11月27日,新修订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起施行,其中要求实行集中用餐的学校,每餐应由校方人员与学生同标准共同用餐,按规定做好陪餐记录。

上海也出台过相关规定。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制定《上海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学校制定陪餐制度和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和要求,做好陪餐记录。

2023年,上海市教委在答复市政协提案时表示,上海市教委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学校负责人陪餐制等规定,要求校长必须做到亲自抓、直接抓、天天抓,负责人每周至少要到食堂检查1次,组织家委会成员不定期到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查看,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和供餐工作规范、有序。

潘书鸿认为,陪餐制度如果流于形式,就无法发挥作用。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出现,说明全链条的监管上仍然存在漏洞,只有“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才能让校园食品安全落到实处。

潘书鸿特别提出,现阶段预制菜不应进校园。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在企业和产品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

潘书鸿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食品标准和安全举措不一而足,无论如何,各学校都应有食品安全的底线标准,设置“负面清单”制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同时,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关注营养配比,让学生都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近年来,多地实行的“校长陪餐制”流于形式。由于无法判定“陪餐人”与“配餐人”之间是否具有利益相关性,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餐”问题。“在配餐方面,家长没
2025-01-17 07:43:00
...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问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校校长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未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经调查,云南润升物业服务
2024-10-19 22:55:00
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和山)为进一步保障学校师生用餐安全,全面排查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4月9日,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党委书记王涛带队到店子镇中心小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人大代表、政协委
2025-04-12 21:51:00
...监控等设施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食品安全、安全教育、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等情况,对排查出的有关问题,现场要求学校立即整改落实,抓实抓细,切实保障校园环境和谐稳
2023-04-20 08:12:00
...,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持续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全省持证学校食堂27995家和持证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下称“供
2022-12-30 19:21:00
民意连心桥 办理见真章丨代表建议落实地,“舌尖安全”得保障
...会议期间,胡成国等多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收到建议后,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会同相关部门专题研究,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以扎实的办理成效
2025-11-10 20:39:00
...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问题,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校校长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未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经调查,云南润升物业服务
2024-10-20 11:52:00
武汉经开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美好”
...配送等环节进行了细致检查,了解了食堂日常管理流程和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一致认为学校食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注重细节、举措得力。新华小学、奥林小学及子林小学也分别邀请了各方代表走进
2024-12-14 19:53:00
...道市场监管以及食安办负责人走进社区老年食堂,对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要求,面对面倾听就餐老人心声,协助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活动。督查期间,代表们根据“老年助餐”行动要求,随机
2023-06-26 00: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石家庄晋州市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日前,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举办期间,由商务部主办的“交流互促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发布了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2025-11-17 11:47:00
本科直升| 中留服更新韩国高等教育机构认证名单:15所院校被移出,5所新纳入
鲁网11月17日讯近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下称“中留服”)更新了韩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证名单,此次调整共涉及20所院校
2025-11-17 11:30:00
为折翼的生命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
鲁网11月17日讯一夜新凉,数日秋风。当梧桐叶开始飘落,身体似乎也最先感知到这季节的变换——那些藏在身体上的伤,是否也在提醒您
2025-11-17 10:58:00
星愿妈妈:让阳光照进心里
鲁网11月17日讯和面、揉团、醒发、蒸制……这些动作在家长的碎片时间里重复了上千遍,却从不曾机械。面粉在指腹间流转的温度
2025-11-17 10:57:00
无棣县棣丰街道棣州社区开展 “雅韵流芳,花悦生活” 主题文化插花活动
鲁网11月17日讯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品质,营造人文宜居的良好氛围,近日,无棣县棣丰街道棣州社区开展了“雅韵流芳
2025-11-17 10:58:00
近日,富德生命人寿永年支公司组织内外勤员工携带水果、挂面、米、面、食用油、纸抽等生活物资,走进永年养老院,看望在院的老人们
2025-11-17 10:17:00
艺术城市建设--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结业展开幕
2025年11月1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艺术城市建设创意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V10报告厅举行开展仪式
2025-11-17 10:55:00
“十四五”·大图景 小目标|孕妈宝妈的“定心丸”
11月5日,在邯郸市新育幼儿园托大班,老师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 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摄11月5日,邯郸市妇幼保健院二楼孕产保健门诊
2025-11-17 08:01:00
400多年前,明代士大夫李之藻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彩绘中文版世界地图。如今
2025-11-17 08:01:00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全体参保人提供规范、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如今,医疗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部分参保人在医保待遇享受方面仍然存在认知误区
2025-11-17 08:03:00
11月15日,由华文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山西大学承办的“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在太原结课。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60位华文教师齐聚太原
2025-11-17 07:08:00
每逢“双11”,预售、满减、秒杀、折扣各种优惠让人眼花缭乱。此刻的你也许还沉浸在“剁手”的快感中,翘首等待自己的“宝贝”送达
2025-11-17 07:51:00
一场由犬只伤人引发的邻里纠纷,最终演变为一死一重伤、一人涉嫌故意伤害被公诉的悲剧。11月13日,山西长治“狗咬人引发的血案”一审在山西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11-17 07:51:00
距离“十四五”收官还有不到两个月,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陆续揭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GDP万亿城市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
2025-11-17 07:53:00
没花一分钱却得到了一处总价313万元的房产,这对任何人而言,除非“撞大运”、否则无法想象。然而,它却在来西安创业的河南人小谢身上发生了
2025-11-16 0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