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檀道济:南朝第一名将的盖世功勋与悲剧结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3 15:48:00 来源:戏说三国

乱世出英雄,这是国家动乱之际不变的场面。英雄们凭借着自己立下的功业,得到了兵民的一致爱戴,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许多人来说,用兵如神的岳飞无疑是英雄中的典型,他不仅以杰出的军事才能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兵峰直捣黄龙,更爱民如子,深得百姓之心,堪称英雄中的佼佼者,难以想出能和他相比的大英雄。

但中国历史上并不只有南宋这一个南北对峙的时代,还有一个南北朝。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文韬武略足以和岳飞相提并论的英雄,他不仅为新王朝建立了盖世功勋,还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三十六计》。这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就是那位南朝第一名将—檀道济。

01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奇怪的巧合。檀道济与岳飞,这两个人身上实在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两人都出身寒微,一路摸爬滚打,靠着自己的军功和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成为南方政权中足以和北方硬刚的尖刀利器,可赫赫的战功并未能给他俩带来美好的结局,岳飞被害于风波亭,从死的是他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可相较之下檀道济却更加惨烈,据史书记载,他死后,亲随皆被害!

檀道济出生不久,便遭逢了父母双亡的重大变故。幼年时的他,就已经是一个体恤家人的好孩子,并因为自己和睦恭敬的行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等到檀道济长成以后,他先加入了东晋大将谢玄创办的北府兵,积累了宝贵的军队经验。过了几年,看人颇有眼力的他选择投入宋武帝刘裕麾下,并在讨伐叛臣桓玄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被封授辅国参军、南阳太守等职。

檀道济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还深谙驭人之术。公元410年,他率军镇压卢循起义,(这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长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虽然最终失败,但对东晋政权的支柱-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为后来南朝寒门的上台创造了条件。)在平叛的过程中,檀道济在战场上展现了身先士卒的勇气,还处处以身作则,来激发文武官员们的信心。在他的英明领导之下,大军战无不胜,很快便平定了棘手的叛乱,稳固了动荡多年的政局。

当时已经掌握东晋实权的刘裕见檀道济在沙场上屡建奇功,便将他视作自己将来的股肱之臣,委以很多重任。正是在如此信任的基础之上,公元416年刘裕挥师北伐,并任命檀道济为先锋,为大军扫清前进的障碍。凭着对敌我形势的准确判断,檀道济不负众望地一路攻城略地,连克新蔡、洛阳、潼关,有问鼎中原的气势。

在北伐的过程中,檀道济也很注意争取民心。当有人提议把俘虏全部杀掉以壮军威时,檀道济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伐罪吊民,正在今日。”(讨伐罪人,安抚百姓,这正是今日应该做的事。)说罢便释放了所有俘虏,并让他们回家。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当北方的戎、夷等少数民族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纷纷率领自己的家族前来拜见檀道济,并表示归顺,这一政策也为北伐扫除了众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作为决策者,檀道济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02

几年以后,刘裕代晋建宋,他不仅任命檀道济总理边境事务,之后更是让檀道济成为自己的辅政大臣之一,可以说是倚之甚深。檀道济丝毫没有辜负刘裕的重托,他不仅稳定了刘宋政权的形势,还在刘裕死后剿灭了图谋不轨的作乱奸臣。

等到宋文帝继位以后,檀道济更是凭借着当世无匹的能力,挑起了北伐的重担。无奈宋文帝刘义隆的见识实在浅薄,再加上朝廷里有不少人嫉妒他的功业,对檀道济的行为处处掣肘,导致北伐难以扩大战果。

檀道济:南朝第一名将的盖世功勋与悲剧结局

而檀道济的老对手对他丝毫不敢大意,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以平心头之患。公元430年,他们终于趁着其他路北伐宋失利的机会,以重兵将檀道济团团围住,想将他彻底消灭。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檀道济军中有个士兵趁乱投敌,还告知了敌人军中缺粮的情况。按理说,这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十分凶险了,十分考验一个将领的领导能力。可檀道济经受住了这个考验,明知附近有敌军探子的他,不急不躁地公然清点起了军粮,魏军探子一看,宋军的米袋个个丰实,完全没有一点缺粮的样子。

北魏将领听到消息后,还以为这是檀道济在行反间计,于是杀了告密的降军,随即撤军。其实,檀道济军中缺粮确实是事实,那些粮袋里只有最上面的才是真正的白米,下面则全都只是充量的砂石。檀道济就是这样以过人的谋略保住了全军。

03

但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即使檀道济深谙用兵之道,并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总结出了《三十六计》,可他不善权谋的短处也在文帝在位时慢慢暴露了出来。多年的征战为檀道济积累了巨大的人望,而且他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手下的部将也各个身经百战,几个儿子还都有良好的名声。鉴于这些因素,宋文帝刘义隆对檀道济一直心有忌惮,更何况宋文帝的身体一直不好,他的心腹朝臣一直害怕檀道济会在宋文帝死后谋反,便一直在皇帝耳边嚼舌根。这些复杂的因素叠加到一起,终于拨动了宋文帝的那颗杀心!

檀道济:南朝第一名将的盖世功勋与悲剧结局

公元435年,宋文帝病重,急诏檀道济入朝。这时,他的妻子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不利局势,她说:“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来如此。朝廷今无事相招,恐有大祸!”可檀道济并没有听从妻子的意见,反而从容赴京朝见皇帝。当第二年春天他将要返回自己驻地的时候,对他忌惮已久的宋文帝终于挥下了自己的屠刀,派人将他论罪处死,和他一起遇害的除了他的儿子们以外,还有檀道济的得力助手——当时因勇武而被人比作张飞、关羽的薛彤和高进之。

对于檀道济的结局,宋史记载得清清楚楚:当檀道济被捕的时候,他气得将头巾掷在地上说:“乃复怀汝万里之长城!”(这是在损坏国家的根基!)可昏聩无能的宋文帝不仅不以为意,更在处死檀道济的第二天,以庆祝檀道济为由大赦天下。

而另一边,北魏将领们听闻闻檀道济的死讯,也纷纷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南方就再也没有值得畏惧的人了!”这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刘宋领导者而言,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嘛?以宋文帝刘义隆为首的刘宋领导者们,不仅没有先祖刘裕的治国统兵之才,更没有身居高位之气量,有如此之才而不知用,致使北伐屡屡失败,国祚(王朝维持的时间)不长,真是昏聩无能啊。

04

对于刘宋政权自毁长城的这段历史,大词人、南宋将领辛弃疾曾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檀道济死后,宋文帝又亲自组织过北伐,最终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险些将整个江山输给北魏,白白沦为了后人的笑柄。

综上所述,檀道济之所以落得个全家被害的下场,原因有三:第一,檀道济缺少足够的政治才能,对以宋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没有清晰的认识;第二,以宋文帝为首的刘宋领导者昏聩无能,只知道一味提防内部威胁;第三,刘宋政权以军队夺取了东晋的天下,一旦统治者无能,军队就会容易成为野心者谋权篡位的工具,尽管檀道济对皇帝毫无二心,可统治者本身能力的匮乏,让他对能否一直控制檀道济缺少信心,正是这一点,最终酿成了檀道济的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元嘉盛世到元嘉草草:宋文帝刘义隆的历史悲歌
对于宋文帝这个人在历史上一直是较为争议的一个人物:一方面他在位期间南方的经济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虽然彼时战乱连连,但刘宋呈现的始终是一幅朝气蓬勃的样子,百姓安居乐业,也由此打造出
2024-04-02 13:19:00
...就让刘义恭担任南豫州刺史,镇守历阳,成为封疆大吏。宋文帝时,刘义恭册封江夏王,世袭罔替。刘义隆亲征谢晦,刘义恭镇守京口,保护京师东大门。刘义康被流放后,刘义恭三次出任宰相,并
2024-07-08 21:22:00
南朝宋的哪位开国功臣,战功赫赫,却被皇帝冤杀
...,刘义隆还未到,檀道济入内守卫朝堂。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后来,谢晦起兵叛乱,忽然听闻檀道济来到,谢晦军心动荡,不战自溃。二谢晦叛乱平定后,檀
2024-08-01 16:17:00
刘义康与刘义宣的真实结局是什么
...继被杀,三子刘义隆后来坐稳了皇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文帝。其他四个儿子,除了最小的刘义季终日饮酒逃避现世没有卷入政治斗争,其他三人都没能有好的结局。刘义康电视剧中,刘义康是大
2024-07-03 17:17:00
刘宋第三位皇帝,为何结局十分悲惨
...为他不宜为君。于是,刘义隆获得了南朝宋皇帝的宝座。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对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权臣优待有加,比如进徐羡之为司徒,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同意谢晦的赴任荆州刺史的请求
2023-01-17 17:40:00
袁齐妫:被命运选中的皇后,却难逃悲惨结局
袁齐妫是刘宋文帝刘义隆的皇后。她的父亲袁湛是当时的左光禄大夫,而母亲只是个侍妾。按理说袁齐妫是没有资格进入皇家的。不过长大之后,她生的端庄秀丽、远近闻名,也成了选王妃的对象。刘义
2024-03-11 14:57:00
此人是刘宋第一名将,他被杀后敌军弹冠相庆
...济和徐羡之等人发动兵变,废少帝,立刘义隆为帝,史称宋文帝。刘义隆登基后不久,谢晦发动叛乱,无人是其敌手,最终檀道济领军出征才将其平定。之后他又奉命北伐,在张县和高梁亭等地和魏
2023-05-22 05:47:00
聊聊刘宋开国功臣、文学家——王昙首
...称赞“沉毅有器度,宰相之才”。景平二年(424年),支持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凭借拥戴功勋,历任侍中、骁骑将军、太子詹事。谋划诛除徐羡之、傅亮及谢晦,兼管东宫及内朝事务,规劝兄长
2023-06-09 10:28:00
南宋悲歌:刘劭弑父篡位,宋文帝的血泪之路
前言453年,宋文帝被太子密谋弑父。这件惊天大事,不仅震惊了当时的朝野,也开创了历史上弑父篡位的先例。在中国历史上,弑父篡位的案件屈指可数,但宋文帝的悲剧却成为最惨绝人寰的行为之
2024-04-24 11: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