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入沪160周年的徽墨“曹素功”旧址被纳入旧改范围,相关博物馆计划提出文保申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30 13:44:00 来源:红星新闻

曹素功,清代徽墨“四大家”之首,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制墨家族名、墨名和商标名,是中国制墨史上延续时间最久、名气最大的老字号之一。1864年,曹素功墨在上海开店销售,而后设厂生产,“徽墨”有了海派的印记。2024年,恰好是“曹素功”入沪160周年。

据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位于黄浦区天灯弄120号的“曹素功”墨厂旧址,便是曹素功墨在上海最早的自有工厂。20世纪上半叶,墨厂在该旧址运营,直至1958年搬至它处。目前,旧址内仍保留了彼时木制石库门结构。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计划对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120号曹素功墨厂旧址提出文物保护相关申请。据黄浦区政府公开资料,该旧址所在地块为旧区改造实施计划项目之一。

入沪160周年的徽墨“曹素功”旧址被纳入旧改范围,相关博物馆计划提出文保申请

▲天灯弄现状

记者走访看到,涉及区域已被围栏遮挡,无法进入。当地居委会称,涉及区域居民已搬走。黄浦区文物局答复红星新闻,已收到相关线索,具体文物价值及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等,需专家评议后确认。

20世纪上半叶建成

天灯弄曹素功墨厂曾见证国货运动

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司徒文介绍,“曹素功”是上海开埠后迁入沪上的第一家制墨品牌。曹素功为清代徽墨“四大家”之首。清末,曹素功后人在上海小东门开设了上海首店;1890年,曾有官府文书提及该店。在上海开店后,约20世纪20年代,曹素功墨厂在今天的天灯弄120号开办。

关于墨厂开办的具体时间,暂时为推论。司徒文解释,1907年,曹素功安徽炼烟厂来信写到将烟料送至上海工厂,而1922年的一份契约显示,曹素功后人已拥有位于天灯弄房屋的产权,“推测在1907至1922年间,墨厂在天灯弄建成。”一份1946年的产权证显示,业主为曹素功后人,产权内容包括天灯街120号双间楼房三幢、平房九间等。“这是抗战胜利后重新统计了土地情况,重发了权证。”她介绍,1958年,“曹素功”合并了上海其他墨坊并转公有,天灯弄工厂不再适应生产规模,工厂搬迁至它处。

该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林仕亨提到,在天灯弄开办工厂期间,曹素功品牌曾参与国货运动。据光明日报报道,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升温,1933年曾被定为“国货年”。而一份1934年的联名书信中,以“曹素功尧千氏介绍启”开头,提及彼时洋烟所制的墨“其膏如糊、其色如煤,不可以笔”,有商人牟利而使用,但曹素功品牌仍坚持古法炼烟制墨,书信由王一亭撰写,联名者包括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1946年,冯玉祥为曹素功笔墨庄题词“艺林至宝”。

在博物馆成立之初,2008年,筹建组成员等人就曾在曹素功后人、老员工陪同下重访天灯弄120号。彼时,博物馆曾考虑是否可以活化使用旧址,但由于产权问题而搁置。走访时,旧址已多用于民居。据当时参与走访的副馆长汪凡介绍,“天灯弄120号,原本是包括了墨厂本身、员工宿舍。制墨主要是手工艺,所以并没有大的仪器。有一些老员工依然住在那儿。走访时发现,新增了一些建筑,而一些老建筑的结构保留了下来。”

保留木制石库门

院内有棵大朴树,或已上百年

司徒文提及,近期,该博物馆举办了“曹素功与天灯弄”特展,一名天灯弄居民陆先生曾写作回忆曹素功墨厂旧址。在这篇文章中,陆先生称,童年时代,曹素功墨厂旧址东侧已出现两栋联立住宅,不过,街坊们仍称呼天灯弄120号为“曹素功”。

据陆先生和家人回忆,在墨厂尚未搬迁前,平房里进行过和料、杵捣坯料。而后,坯料被搬到客堂间再捶打,压入木模成形,放入厢房内晾干,楼上则是给墨锭描金绘色和包装成品的地方,后天井则有小升降机运送墨锭。陆先生的家人居住在墨厂周边,“厨房的窗正对着工厂,墨工锤打坯料的声音一日响到夜。”

陆先生称,2007年,自己曾重回天灯弄120号,“看到的是一幢三开间、一幢二开间的联立石库门,简单的条石门框,没有后厢房和晒台,狭长的后天井后面有双坡一层平房,典型的早期石库门,可惜没有拍摄。”2008年走访拍摄的照片显示,旧址民居仍为木制房梁结构。

今年6月,该博物馆尝试联系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司徒文回忆,“我们本身是研究曹素功历史为主,而基金会有很多城市古建筑保护的经验,我们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意见。”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告诉红星新闻,在收到相关信息后,她走访过天灯弄120号,注意到建筑风格,“比较早期的木制石库门,可能是清末建造的。在上海开埠以后,西风东渐,直接影响建筑,很多西式的花样就在石库门的门头等装饰上表现明显。”

此外,丁枫注意到,在旧址内有一棵朴树。据其观测,树木目前健康,“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朴树。”司徒文称,在2008年走访时,彼时60多岁的一位老职工曾回忆,年幼时便已见到这棵树,推断可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入沪160周年的徽墨“曹素功”旧址被纳入旧改范围,相关博物馆计划提出文保申请

▲大朴树 博物馆供图

位于历史文化风貌区

目前居民已搬离,当地文旅局回应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天灯弄120号位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开资料,这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

在丁枫看来,曹素功墨厂旧址与多个周边建筑都可能有所关联。距离曹素功旧址约几分钟步行路程,是上海社会活动家王一亭曾居住的梓园,而王一亭也在国货运动中为曹素功制墨书写联名信。在天灯弄另一侧,则是建于乾隆年间的藏书楼书隐楼,“据考证,曹素功墨厂旧址和书隐楼,都在明代上海著名园林日涉园的遗址范围。”

司徒文也提及,当时,“曹素功”是海派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天灯弄所在的乔家路历史风貌区也是上海古城文脉所在。而天灯弄“曹素功”又可以与周围的历史建筑串联起上海古城发展的脉络,比较早可以追溯至明朝“眼看世界第一人”徐光启(徐光启故居)、抗倭名将乔一琦(乔家故居)、江南藏书楼书隐楼,再到开埠后众多名人故居,这些历史遗迹串联起来相当于还原了一个上海古城发展史。

据黄浦区政府公开文件,2019年,区政府发布乔家路东块房屋征收决定,天灯弄120号属于该地块。2020年公开资料显示,其为旧区改造实施计划之一。

2024年10月14日,小东门街道天灯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天灯弄120号一带居民已经搬离。10月17日,记者实地走访,天灯弄入口已设置铁门。工作人员告知,出于安全考虑,目前不允许进出。

入沪160周年的徽墨“曹素功”旧址被纳入旧改范围,相关博物馆计划提出文保申请

▲天灯弄现状

2021年,黄浦区政府曾印发《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提及“保护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文化根脉,促进文化传承与商贸活力相得益彰,彰显老城厢‘红色、江南、海派’文化品牌”,“以福佑地块、乔家路地块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老城厢宜居品质;做好梓园、书隐楼、徐光启故居、小南门火警钟楼等老建筑规划方案,保护好一批历史建筑遗产。”

2023年,《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发布,普查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其中,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丁枫告诉红星新闻,本次文物普查期间,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博物馆计划对上海市黄浦区天灯弄120号曹素功墨厂旧址提出文物保护相关申请。

10月18日,上海市文旅局文物保护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答复红星新闻,已就此情况进行记录,相关线索可以向区级文物相关单位报送,可以提供建筑历史材料、保护价值等说明。同日,黄浦区文旅局文物科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相关线索,具体文物价值将由专家评定等,如确有保留价值,将予以保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清江苏学子能买到什么样的文房四宝?快来看看吧
...买到什么样的呢?村童闹学图(局部)明·仇英今藏大英博物馆先说笔。明清时期最有名的属湖笔。湖笔原产湖州。元代以前,湖笔不算有名。南唐时,最顶尖的笔是宣州的诸葛笔。北宋时,苏东坡
2023-09-01 21:17:00
长影旧址博物馆为啥这么吸引人今年春节假期已经结束
2月18日上午,虽然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但长影旧址博物馆内,依旧是游客云集。要问长影旧址博物馆为啥这么吸引人?正好在这里参观的来自南京的大学生沈奕或许说出了很多游客的心声。他说:“
2024-02-20 00:25:00
端午去看绿蜗牛!长影旧址博物馆公共艺术展端午免费限时开放
6月22日-24日,长影旧址博物馆联合长春万象城特别策划端午节主题活动——@night长影旧址博物馆限时展X意大利Cracking Art公共艺术巡展
2023-06-20 20:47:00
长影旧址博物馆NPC演出上线新剧《刘三姐》
长影旧址博物馆NPC演出改变了博物馆一成不变的参观形式,深受年轻人喜爱,近日,长影旧址博物馆NPC演出上线了最新剧目《刘三姐》。《刘三姐》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风光音乐片。由长春电影
2025-02-25 18:45:00
聚焦第1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 感受新中国电影的脉动
...春市红旗街1118号,这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长影旧址博物馆所在地。在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召开之际,媒体走进长影,体验新中国电影的脉动。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记录着长影78年
2023-08-31 18:44:00
长影旧址博物馆全新推出舞台剧《长歌影魂》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去博物馆打卡”逐渐成为年轻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种类丰富、主题多元的博物馆也层出不穷。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长影旧址博物馆不断推出各类
2024-04-29 21:17: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4月29日,长影旧址博物馆洗印车间展区将以公益形式免费对外开放,所有游客无需购票即可参观。展区内展现了原底冲洗、底片鉴定、样片制作等电影洗印工艺流程,胶
2023-04-24 11:09:00
国际博物馆日,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推出“电波循迹”直播探馆
...“红色堡垒”,谱写隐蔽战线不朽传奇。在四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推出“电波循迹”——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探馆直播,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探寻风云激荡
2024-05-18 20:37:00
长影经典电影“变身”话剧 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在长影小剧场进行上演。话剧开演之前,长春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吉林艺术学院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的签约和揭牌仪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
2023-12-21 19: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