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医生回应钢丝球清创,感动全网的“烧伤妈妈”最新情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26 10:39:00 来源:大众网

近日,浙江烧伤妈妈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

浙江绍兴的一位妈妈在做饭时遭遇了煤气爆炸,全身60%至70%的面积被严重烧伤。在极度痛苦中,她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她的孩子,将孩子放置到安全区域,这一幕被记录下来,感动了无数网友。

“烧伤妈妈”丈夫发声:已关闭捐赠通道

事发几天后,网友已为“烧伤妈妈”黄女士捐款上百万元,第一期手术也已顺利完成。她的丈夫许先生利用每天的探视时间陪伴和劝导,也在网络发长文与网友同步黄女士的康复进展。

许先生表示,妻子的救命钱已经够了,他已关闭所有捐款通道。

医生回应钢丝球清创,感动全网的“烧伤妈妈”最新情况

事发后,黄女士被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她的伤情稳定了吗?最新治疗进展如何?

目前处于创面修复期

仍面临较大风险

10月24日是事发第10天,黄女士神志清醒,已能跟医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浙大二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负责人王新刚主任医师表示,他在给黄女士换药时为她打气加油,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求生欲望强烈。

王新刚介绍,按照烧伤分类,黄女士属于特重度烧伤,占总体表面积的65%左右,烧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肢体暴露在外的位置,比如面部、颈部、两个上肢的中远端,加上两个下肢的中远端。经过前期的积极救治,目前黄女士的病情进一步趋于稳定,但仍然处于创面修复期和感染期的阶段,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医生回应钢丝球清创,感动全网的“烧伤妈妈”最新情况

王新刚说,目前,治疗方案最关键的一部分是烧伤创面的处理,通过积极的创面处理及定期换药,能够确保伤口不感染并尽可能自身愈合。比较深的创口,不排除后续植皮的可能性。

对这类特重度的烧伤来说,患者最大风险来自于感染,包括创面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至于颜面部损伤,医生团队采取了创面覆盖措施,希望能在1—2周内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留疤的机会。

“钢丝球清创”引发讨论

医生回应

近十几天来,各类视频在网上传播,出现了不同的解读。如很多网友质疑,患者创面皮肤要用钢丝球搓掉,这种治疗方案不太人道。对此,王新刚也作出了解释。

医生回应钢丝球清创,感动全网的“烧伤妈妈”最新情况

王新刚介绍,烧烫伤确实十分痛苦,刚开始没感觉到痛,之后会瞬间脱皮,起疱,红肿,那种钻心的疼,难以忍受。这位妈妈爆炸后已皮肤大面积脱落,身体的白色物质已经不是皮了,而是软组织。手术的第一步就是用钢丝球把坏死的皮肤全部擦掉。医生表示,这也是最佳治疗手段。

所谓的“钢丝球”、磨削器等处理伤口的这种方法,在烧伤医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磨痂术”。

“磨痂术”的优势第一是手术速度快,第二是出血少,第三是可以更加精准地把坏死组织去掉,尽可能保留有活力的组织,促使浅创面自行愈合,在未来可以减少植皮的面积。此外,整个操作在麻醉下进行,网传这是“非人折磨”,是极大的误解。

专业康复团队介入心理疏导

除稳定病情外,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心理关”也是一道坎。医生称,从黄女士受伤入院后,医院心理康复团队就已介入,对她进行全程的心理疏导。

网友们也纷纷为这位年轻的妈妈加油打气,希望她保持乐观坚强,多想想爱人亲人,挺过这最困难的时期。

来源:央视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抱回安全区域的过程,更是让无数人泪目。这一事件引发全网关注。10月19日,“烧伤妈妈”接受了第一次手术,之后又被送入了ICU。笔者注意到,今天是“烧伤妈妈”的生日,其丈夫许晓
2024-10-28 16:29:00
...妈的心态也发生微妙变化,变得更积极更坚强。医生称“钢丝球清创”是最佳治疗方案10月24日是事发第10天。记者从浙大二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了解到,黄妈妈目前神志清醒,已能跟医生进
2024-10-24 20:13:00
10月14日,一段十几秒的监控视频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37岁的黄女士在家做饭时,厨房突然发生煤气爆炸,站在厨房门边的儿子瞬间被弹出几米远。被严重烧伤的妈妈哭喊着冲出来,强忍剧痛抱
2024-10-24 17:12:00
医生回应烧伤妈妈“钢丝球清创” :这是最佳治疗手段
...质已非皮肤,而是深层的软组织。手术的第一步,便是用钢丝球将坏死的皮肤全部清除,尽管这听起来残忍无比,但医生强调,这却是当前最佳的治疗手段。【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2024-10-24 19:26:00
【天眼问医】用“钢丝球”清创伤口引关注 专家:使用“磨痂术”治疗烧伤优势明显
...,感动了无数网友。不过,在女子治疗过程中,医生用“钢丝球”为其擦掉受伤创面(坏死组织)一事,引起广大网友质疑。麻醉下进行磨痂术。10月31日,针对网友质疑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贵
2024-11-03 23:00:00
...色色的错误解读。例如很多网友认为“患者受伤创面要用钢丝球使劲擦掉,直到皮肤表面出血”的做法未免太不人道,过于残忍。对此,王新刚解释,所谓的“金属丝球”“磨削器”等处理伤口的方
2024-10-25 07:01:00
感动全网的“烧伤妈妈”今天将在ICU度过生日
浙江“烧伤妈妈”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10月28日是她的生日,其丈夫许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今天是我家丫头的生日,希望有缘刷到的朋友留下一句生日快乐,希望她熬过劫难,迎来新生,以
2024-10-28 11:58:00
如果孩子被烫伤,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的你会怎么治疗?想必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去医院,找医生。但总有些人迷信偏方,导致孩子致伤致残。最近,深圳儿童医院来了一个年仅2岁,背部有严重烫伤的孩子,隔着马赛克都能隐约看到
2023-06-16 11:31:00
...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网友。早前报道:厨房爆燃,感动全网的年轻妈妈全身65%烧伤,10天过去了,在杭州治疗情况如何?事发后,黄女士全身65%的皮肤深度烧伤,从绍兴紧急转院到浙江
2024-11-14 13:2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初秋晨光中,一群即将参加太马的跑者,沿着迎泽公园的塑胶步道,匀速而轻盈地迈着步子。他们已准备就绪
2025-09-20 07:2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张宁摄制 实习记者 赵子健
2025-09-20 07:26:00
说好的话费没有返还,人也失联,李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市民反映参加充值返话费送手机活动感觉上当要退掉被“业务员”拉黑西安李女士今年41岁
2025-09-20 07:34:00
【天眼调查】半夜跑操扰民?时间规划不当?当事各方有话说!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不少网友反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的溪南高中,近期,开始组织学生分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跑操锻炼
2025-09-20 06:53:00
筑牢“防火墙”安心享保障——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金融知识宣传月聚焦保险网络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的宣传人员走进乡村大集,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堂聚焦于保险领域的网络安全科普课。宣传人员重点围绕保险消费环节
2025-09-19 17:14: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威海市文登区居民赵女士在转售2024年11月于老冯二手车购置的现代伊兰特轿车时,发现车辆存在双重猫腻——不仅里程数被大幅“下调”
2025-09-19 17:17:00
流感疫苗要不要“每年打”?天津怎么预约?一篇文章说清楚!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近日,包括天津在内,北京、上海
2025-09-19 17:17:00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失信 被暂停相关采购资格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失信,被暂停参加相关采购活动资格,引发信息产业及采购领域关注
2025-09-19 17:17:00
老人被骗购买十九万金条,民警及时出手帮其挽回损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杨 杨其峰近日,省城的刘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被人诱导购买了价值十九万元的金条,并准备邮寄给对方
2025-09-19 17:17:00
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厚植学生科学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2025-09-19 17:19:00
蓝色车身配金色线条,这列“赛湖蓝”与“胡杨金”交织的豪华旅游列车,正载着旅客穿梭于新疆的雪山、草原与沙漠之间,重新定义着火车旅行的意义
2025-09-19 17:19:00
养老不离社区,银发生活更便利!9部门联合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鲁网9月19日讯今后,您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餐饮、医疗、养老、休闲等一站式服务。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2025-09-19 17:19:00
9月19日,西安市民杨先生通过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18日早上他带孩子前往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金地西沣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
2025-09-19 17:34:00
山东举行2025年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应急演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9月19日上午,全省2025年自然灾害救灾救助应急演练在潍坊昌邑举行。省应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2025-09-19 17:51:00
26次按压唤醒生命!菏泽俞传安急救晕倒老师…
“01,02,03……25,26!”随着连贯的心肺复苏操作,原本倒地无意识的女老师手指微动,逐渐恢复意识——这紧张又暖心的一幕
2025-09-19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