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江东|从“大三甲”到“家门口”,医疗资源下沉让看病更便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8 11: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五年”系列观察⑭

大江东|从“大三甲”到“家门口”,医疗资源下沉让看病更便利

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社区医院;有“划片签约”帮助居民开展健康管理的家庭医生团队,也有既看全科又看专病的医疗资源布局——近年来,上海在人民城市建设中着力构建分级诊疗体系,让更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获得就近、方便、满意的治疗。

看病,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三甲医院的医疗实力雄厚,“家门口”社区医院的服务贴心,两者的贯通融合,让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

社区卫生中心,汇集多种资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康复基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远程医疗协作单位”“慢性肾脏病筛查与管理基地”“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医疗集团皮肤科专科联盟合作单位”……在万源路2439号,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外墙上挂了20多块这样的授牌。

走进一楼大厅,除了中心全科医生和中医科等专科医生的简介,还有一长溜对专家门诊、名医工作室的介绍: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侯剑刚、闵行医院儿科主任姚泽忠、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团队、新华医院吴敏名中医工作室团队……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更多专家、专病门诊以及义诊咨询、科普讲座等诊疗安排。

“居民通过‘闵行捷医’小程序也能看到专家到社区坐诊的时间,预约参加活动。”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钟华打开手机说,“这是10月的专家专病专科门诊一览表,有需求的居民,提前就能锁定专家门诊时间。”

“这些专家门诊在大医院也很难挂到号,反倒是在社区就能预约上,挂号费还便宜,报销比例也高。社区医院真是越来越好了!”来配药的居民吴阿婆说。

来到二楼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基地”,一间宽敞而安静的运动治疗室内,4个孩子正在治疗师和家长帮助下利用器械设备做着各自不同的练习。最小的孩子才2岁,因为早产、低体重,一直喂养困难,发育落后。“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大医院病人多环境杂,在这里挂号、付费、治疗不需要排队,很方便。”孩子的母亲李女士说,经过半年治疗,孩子吃得下饭了,睡觉也变得踏实,身体有了很大改善。

大江东|从“大三甲”到“家门口”,医疗资源下沉让看病更便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师为儿童做康复治疗。

畅通下沉上转,诊疗同质高效

李女士不是闵行区居民,吸引她每周两次带孩子坐近两个小时公交赶来的,是这里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同质化的康复训练,以及来自新华医院的中医儿科门诊治疗——这两家医院,可都是上海儿科医疗的“天花板”。

不到现场,很难想到一个设在社区的儿童康复服务基地,就有10多名治疗师,分出了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治疗等多个功能区,能开展10多项康复项目。来自复旦儿科、闵行医院的康复科专家定时下沉坐诊,让患者得到同质化、连续性、优质的康复治疗。

与康复基地一样占了半个楼面的中医科,同样“藏龙卧虎”。由新华医院吴敏医生领衔的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团队,每周二下午在此开设门诊,吴敏医生本人也每月一次前来坐诊。奔着康复基地而来的李女士知晓后,又让孩子同时接受中药调理肠胃和中医推拿整脊等康复治疗。“三管齐下”,孩子的健康进步让年轻的妈妈有了活泼笑容。她说,因为社区医保报销比例高,还有优惠政策,每次孩子康复治疗费用中个人承担部分,不过五六十元。

“除了这里,我们还在宝山区友谊街道、普陀区石泉街道开设了门诊,让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跟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很受家长欢迎。”吴敏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新华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碧涛说,下沉基层社区,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是上海市对名中医工作室的要求。这样做,既让老百姓受了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甲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医生高负荷工作的现象。

大江东|从“大三甲”到“家门口”,医疗资源下沉让看病更便利

上海市名中医吴敏一边接诊病人、一边带教社区医生。

“邀请哪些大医院的专家来坐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依据是本地居民的就医需求。”钟华介绍说,家庭医生团队在居民健康管理和全科诊疗过程中获得的患者意见,闵行区医疗平台积累的居民就诊数据等,都为承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规划中心学科发展提供了帮助,让决策变得更科学、更精准。

除了“请进来”,还有“转出去”。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可以通过“专家号源下沉市级平台”,提前5天预约到36家市级医院、116家区属医院开诊的专家号,加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签约居民顺畅找到合适的专家就诊。

打造服务体系,居民更有依靠

裴力娇是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主治医生。每周二下午,她在吴敏名医工作室的门诊跟诊,听专家见缝插针地讲解诊病思路,回家后还忙着记录整理医案、分析典型病例。

她是中医专业硕士,来上海就业5年,一直在跟着专家学习,或到上级医院培训,并在专家团队指导下从事科研,今年的研究课题还入选了市级项目。“上海的社区医院也很‘卷’的。”这样说的裴医生其实很开心,“因为感觉到自己一直在进步。”

目前,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4名医生在吴敏名中医工作室长期跟诊学习。马碧涛说,带教年轻医生,传承团队的特色徐氏儿科中医传统,促进社区医院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提升,是工作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同目标。

大江东|从“大三甲”到“家门口”,医疗资源下沉让看病更便利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生汪军在社区为幼儿做早期评估。

“夯实社区医务人员能力1个关键、推进10项全覆盖赋能举措、推动X项差异化特色服务”,锚定这个目标,闵行区不断提升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

闵行区卫健委主任杭文权说,赋能社区10项同质化发展“全覆盖”举措,包括在资源衔接方面,全覆盖冠名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参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在服务供给方面,全覆盖配置社区CT检查设备、全覆盖开展社区“晚门诊”服务;在学科建设方面,全覆盖建成社区儿科标准化诊室、全覆盖建设标准化专科专病门诊、全覆盖建成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全覆盖建成闵行区社区口腔防治中心、全覆盖完成社区护理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名中医工作室或工作站。“全区的社区医疗正在实现同质化,同时各有特色服务。”杭文权说。

“顶天、立地、强腰”,上海持续打造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说,全市27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纳入55个医联体,发挥牵头的二三级医院对社区医疗技术、资源与管理的支撑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四大功能”不断强化: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诊疗和转诊能力,吸引居民就近看病;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依托家庭医生与居民长期的服务关系,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加强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和护理等服务供给,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多种形式康复护理服务。

处在闵行与徐汇、长宁三个区相邻地带的虹桥镇,周围的大医院、知名专科医院不少,但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诊人数,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靠的就是居民的感受度和口碑。”钟华说,“让看病更便捷可靠,让患者更满意放心,就是人民城市的一个本色。”

(本文图片由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泰安市中心医院:让居民在“家门口”看上三甲医院“专家号”
...斌 供图)活动现场(赵斌 供图) 得知“家门口”来了三甲医院的大专家,社区居民纷纷“组团”来到活动现场,向专家咨询健康事宜。义诊过程中,医务人员认真为居民开展心电图、彩超、
2023-11-21 13:15:00
三甲医院专家“家门口”坐诊,毓璜顶医院惠民义诊走进福山区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专家下沉基层”惠民义诊活动,让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沉”到百姓身边,真正实现健康服务“零距离”。此次义诊由毓璜顶医院急诊科、心内科、高压氧科、变态反应科等
2025-05-07 09:29:00
大江东|基层抗疫⑳:看上海这个人口大区,如何做到了救治关口前移
...前,就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社区留下一个轻症,三甲能多治一个重症”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轻诊室”,不少患者在就诊“看片子,显示肺部可能有炎症,再去验个血吧!”1月5日,
2023-01-08 18:00:00
...京日报朝阳打通上下转诊渠道,办好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三甲”医生去社区查房本报记者 朱松梅大医院医术高,但床位不够、人手有限;社区医院离家近、更敞亮,可难以处置危急重症。朝阳区打
2023-01-03 05:15:00
...九人民医院过去,优质医疗资源往往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三甲医院,许多患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不得不长途跋涉,前往大城市就医。然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正在
2025-06-14 05:59: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福安市推动基层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打造大医疗资源共享机制——三甲医院病房“搬”到社区里□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李广“刚才帮您推拿拔
2023-09-12 06:55:00
泸州泸县:优质医疗下基层 群众家门口享受“三甲”诊疗服务
...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号召,为我们泸县的老百姓提供三甲公立医院教授的专业诊疗服务,活动的开展也切切实实为泸县的老百姓在颈肩腰腿痛慢性疾病的诊疗上提供了便利。”泸州福欣医院院长
2024-12-16 14:08:00
...区域分级诊疗合作新模式,尤其是如何探索在二甲医院和三甲医院间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等新课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皇姑区中心医院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之间的紧密合作为探索
2023-08-04 04:05:00
人民日报|黑龙江省安达市: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属医院等组建了医联体,并与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地的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每周都有三甲医院专家到安达出诊。最近,安达市医院合作达成帕金森农民患者长期义诊筛查计划,通过开
2024-03-28 15: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我省与中国保利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27日,省委书记徐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在贵阳会见中国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一行,共同出席《贵州省人民政府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025-08-28 05:31:00
【2025数博会】AI驱动智慧交易!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有了新助手
8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联合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
2025-08-28 06:03:00
【2025数博会】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低空经济有望成长为万亿级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兴赛道,正从概念验证快步走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8月27日,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2025-08-28 06:04:00
幸福河湖“江西样板”不断涌现
8月27日下午,“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水安全保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十四五”以来
2025-08-28 06:46:00
问政快报(2025.08.28)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8月26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24条,其中,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红谷滩区教育体育局
2025-08-28 06:46:00
昌九高铁全线轨枕生产收官 已完成总投资计划81%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8月26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昌九高铁全线轨枕生产任务全面收官,双块式轨枕预制总量达43
2025-08-28 06:46:00
赣超“下半场”怎么踢?
本报讯 陈乃川、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珺报道:8月26日上午,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赣超”)征求意见座谈会在省体育局召开
2025-08-28 06:46:00
8月27日,市政协举办“丹青鉴峥嵘 同心著华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笔会。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
2025-08-28 06:48:00
8月25日,山西网约配送员培训基地揭牌成立,首批百名骑手同步接受技能培训,助推我市网约配送行业向规范化、高端化迈进。山西网约配送员培训基地由太原市外卖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办
2025-08-28 07:19:00
市发展改革委8月26日发布公告,太原植物园拟制定门票价格为50元/人·次,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限价管理,可向下浮动,下浮幅度不限
2025-08-28 07:19:00
8月27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三部门日前表彰的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获奖者名单中
2025-08-28 07:19:00
我市近日迎来较强降雨,为切实防范雨季天气可能引发的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太原天然气公司大井峪管线所车检组与晋源区综合管廊管理中心密切协作
2025-08-28 07:19:00
8月25日,尖草坪区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向抗战老兵传递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关怀
2025-08-28 07:19:00
8月27日,由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太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协办的山西省新闻战线增强“四力”宣讲活动首站在我市举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丁伟跃出席并讲话
2025-08-28 07:20:00
近日,梗阳集团举办2025年度金秋助学活动,向127名员工子女发放64万元助学金,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经营理念,为员工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
2025-08-28 0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