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这一方小院,究竟“美”在哪?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4 08: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海南省三家科技小院获评全国“最美科技小院”——

这一方小院,究竟“美”在哪?

记者 邱江华

这一方小院,究竟“美”在哪?

这一方小院,究竟“美”在哪?

乐东尖峰镇三合火龙果种植基地夜景。受访者供图

这一方小院,究竟“美”在哪?

在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学生们在收集用来培育菌包的秸秆。受访者供图

这一方小院,究竟“美”在哪?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廖万杰在进行相关实验。受访者供图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农民李叔种植火龙果多年,最近,他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来自海南大学的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师生。

“我第一次在田里跟大学生打交道。”李叔直言,科技小院成立时,他没想过和这群学生有多少交集。可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学生们还真解决了一些困扰他很久的种植问题,特别是通过标准化种植,让火龙果品质提升了不少。

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正为海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日前,海南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以及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获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最美科技小院”。这些科技小院何以“最美”?小院里发生的故事,正在给出答案。

A 美在接地气

一改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三合火龙果种植基地,一条长达百米的科技长廊成了老乡们常去的地方。“火龙果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养分需求有什么变化?”看着展板,李叔积极地向身旁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提问。

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李叔也没想到,他这个公认的“土专家”有朝一日竟成了“小学生”,而他求教的“老师”,是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段耀威和周义良。

“我们都是按老经验种地,不明白里面蕴含的科学知识,现在行不通啦。这群学生能指导我们更加科学、专业地种植,当然要听他们的!”李叔笑呵呵地说。

自2021年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成立以来,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

“科技小院最大的特色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就是‘接地气’。”该小院指导老师、海南大学副教授高伟说,借助这种不同于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理论知识接地气,不仅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农民长了见识。

白天,学生们扛着农具到果园里一泡就是一整天:跟踪火龙果生长、分析土壤数据、做补光实验等,样样不落下。晚上,他们回到宿舍里,还要开研讨会、整理数据写论文。

“每天我们会记录火龙果的生长趋势,倒推分析流程,看哪些地方能够改进,再去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段耀威说,来到科技小院的这段时间,他深切感受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重要的是让农民听得懂。”

同样的场景也在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上演。若不是黝黑的脸庞上还带有一丝青涩,一身朴素打扮的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倪世豪和王露做起农活来,老练得不像个学生。

“别看现在熟练,我来海南前压根没见过百香果,更别提掌握种植管理技术了。”来自安徽的王露坦言,他到了田间地头实践才知道,种植并非挖个坑、埋个苗那么简单,挖坑有深浅、播种有间距、浇水有早晚,每一项都需要到地里实践才得知。

设立在乡野村间的科技小院,学生们一年要待上200多天,生活作息跟着农时走,隔三差五就要到地里观察作物生长,放假也不能回家,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常态。农业生产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经常一场风雨,就把学生们辛苦培育的“实验成果”摧毁。

“无助,孤独。”起初,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段耀威非常不适应。“我知道,学农是要吃苦的,但刚到小院,炎热的天气、陌生的环境、简陋的条件,都让我无所适从。”那时,他常常坐在床上发呆,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

生活之苦尚可克服,最难熬的还是对发展方向的迷茫。在科技小院待久了,不只段耀威,有不少学生都会陷入低迷的情绪:“这样‘自讨苦吃’的大学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答是有力的。通过在科技小院的历练,曾经寡言内向的段耀威,如今面对几十个老乡能自信大方地讲上好几个小时;还有的学生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洗衣做饭样样精通,回家时惊呆了父母。

学生们的变化让高伟欣喜又感动,他认为,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他们未来进入社会更加重要。科技小院之“美”就在于足够接地气,提供了一个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平台。

B 美在暖民心

帮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小院师生生动演绎科技助农

科技小院是什么?能带来什么?一开始,许多农民搞不懂。

初来乍到,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认可科技小院,师生们去做技术培训,来的农民寥寥无几,大家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类似的培训太多了,专家讲完课就走,地里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科技小院会不会也是一阵风?”

“百香果是白沙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指导老师、海南大学副教授房传营说,为了能够快速贴近农业生产一线,他带着学生在全岛范围内开展百香果种植调研。

百香果病虫害是如何发生的?不同季节又有什么差异?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高质量发展产业才有依据。师生们说干就干的劲头、朴实无华的行动,无一不打动着每一位种植户,黄良伟就是其一。

在海口东山镇建丰村,黄良伟夫妇有30余亩百香果地,长期以来都是粗放式管理,每年五、六月份,海南雨水频繁,高温高湿的田间环境容易诱发多种病害,导致果园产量一直不高。

得知黄良伟夫妇的困境后,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的团队成员前往实地考察,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种植管理方案,从水肥管理、规范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2023年6月,黄良伟夫妇的果园迎来丰收,第一批百香果产量达2万多斤,远远超出同期,且果实品质好,收购商评价很高。黄良伟夫妇惊叹了:“没想到第一次‘试水’,果园就有如此大的改善,我们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这群科技小院的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不服输、踏实肯干的精神,让我对种植百香果的前景十分有信心。”黄良伟说,周围不少农户看他的果园发展越来越好,纷纷前来向科技小院的师生取经。

“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落地以来,在省内进行科技服务是常态。”房传营说,如今有不少技术员和种植户主动联系他们,大伙儿都想多学一点技术。农民有了技术后能增智、增收,他们的科技服务就算落到了实处。

在房传营看来,科技兴农,这就是科技小院的“美”。通过科技小院,学生和老师深入生产一线,零距离、零时差掌握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开展科学研究,再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形成农业生产新质生产力。

在科技小院一年多,有一件事让倪世豪十分感动,“村民们看到我们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忙完农活时,主动拉我们回家吃饭,专门做了招待客人的菜,这说明他们打心底里认可我们。”

如今,在黄良伟看来,科技小院虽然只是几间平房、三两学生,却是能让人暖心、安心的地方。

C 美在有实力

服务海南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人才队伍

将科研生产一线搬到田间地头,让“象牙塔”和“泥土地”互济交融,科技小院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更孕育着发展现代农业的无穷力量。

“培养了许多有深深爱农情怀的研究生,这也是科技小院的‘美丽’之处。这些学生大多数有志于毕业后从事涉农方面的工作,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指导老师、海南大学教授聂立孝说。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廖万杰和邹瑞龙,一进校就跟着聂立孝开展林下经济研究:海南橡胶种植面积800万亩左右,近年来胶价低迷,对胶农生产积极性造成打击,大片橡胶林没有好好被利用,如何发展橡胶林下经济?

经过全岛调研,师生们发现,橡胶林下少光和水分适宜的环境十分符合食用菌生长要求,且目前海南食用菌产业还不成熟,非常具有发展潜力。于是,他们在橡胶林下引入食用菌,并进行系列研究。

近年来,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师生们攻克了橡胶林下食用菌轻简高产栽培技术,使得每亩橡胶林可产鲜菇450公斤,利润最高可达5万元,极大提高了胶农的生产积极性。这项技术还入选“海南省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

此外,师生们还在儋州和昌江等地建立菌种生产车间和栽培示范基地,为海南橡胶林下食用菌产业提供种源输出、技术输出、品牌输出等服务。

“有了技术还不够,还要有懂技术的人。”小院师生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他们通过微信、抖音等线上宣讲,让超过40万人了解到这个产业;通过基地参观、技术培训等线下活动,直接培训近200人掌握了橡胶林下轻简高产栽培技术。

在聂立孝看来,科技小院中萌生的,不仅是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还有涉农专业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以及承担起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

在海南大学求学这些年,廖万杰先后获得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特等奖等荣誉,还获国家授权专利15项。目前,他还自主创立公司,从事海南橡胶林下食用菌栽培示范推广。

“把技术真正地推广到哪怕一户农民的家中,都是值得的。”有了科技小院的经历,廖万杰更加坚定了在海南投身助农事业的决心,而在他的影响下,邹瑞龙等一批优秀学子也计划留琼发展,服务海南乡村振兴战略。

实际上,海南日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不止这三家“最美科技小院”,近年来海南大力推动科技小院建设,目前已建成53家科技小院,均围绕海南重点农业产业进行布局,涉及水稻、菠萝、文昌鸡等产业,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

当年轻而青涩的面孔站在乡村的土地上,是充满想象力的。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小院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科技小院的示范作用,打造更多“最美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和人才力量。

海南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

依托专业的科研团队

走遍儋州市17个镇、10个国营农场公司

通过各类方式,培训1000人次

带动从业100人

为当地平均每亩橡胶林

增收5000元

海南乐东火龙果科技小院

在乐东、东方两个市县建立了10个规模500亩以上的种植农场和1个火龙果育种中心

其中

红心火龙果种植面积5000余亩

全年累计总产量超4000万斤

通过新技术使基地经济效益

累计增加约200万元/年

海南白沙百香果科技小院

自2022年正式运作以来

累计入驻硕士研究生4人

小院师生拥有发明专利6项、高水平论文7篇

累计培训800余人次

拥有航天育种群体约4万份

目前海南已建成53家科技小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教授阮云泽:借助科技小院 促进科研创新■ 本报记者 邱江华作为一名农业教育科技工作者,科技小院建设是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教授阮云泽长期以来主
2023-01-12 07:06:00
海南本土黑山羊改良本土黑山羊改良后效益显著
...液……”秦宝春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三亚牛羊科技小院工作日志》里,中国农业大学海南三亚牛羊科技小院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中国农业大学海南三亚牛羊科技小院成员记录黑山羊体尺
2023-05-15 08:21:00
...日报本报讯(记者邱江华)近日,第三批海南省科协科技小院名单公布。海南美兰蔬菜科技小院、海南美兰文昌鸡科技小院等39家科技小院入选。据了解,科技小院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把研究生长期
2023-11-26 07:05:00
海南科技小院培养农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月,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化学)与海南大学签订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海南省十种特色作物科学施肥体系研究,共建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凝聚农户、科研人员、产业技
2024-04-07 07:17:00
田间学本领 为热带水果提质护航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海南大学科技小院田间学本领为热带水果提质护航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浩软糯香甜的黄晶果、爆浆手指柠檬、脆甜的燕窝果、纯甜不扎嘴的菠萝……海南多家科技小院的学生正
2024-05-10 06:38:00
昌江成立科技小院为新时代农业产业赋能
...江科协供图金秋时节,在昌江蜜瓜科技小院的实验田里,海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惠明和种植人员挥洒着汗水,种植新一轮金香玉蜜瓜。据介绍,省科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昌江相关部门联
2023-10-13 12:52:00
...日,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大学阮云泽教授团队合作共建的中国海油首个科技小院——五指山大叶茶科技小院正式落户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因生长在热带雨林的优
2023-12-10 15:36:00
...果。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通过在东方建立火龙果科技小院,将课题研究、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以研究生驻地研究为主,研究解决火龙果实际生产遇到的问题,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化解难题
2023-05-15 08:20:00
...硕士研究生正式入驻位于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的蔬菜科技小院,开启她们在蔬菜生产一线为期一年半的求学、科研与服务生涯,这也标志着海口首家科技小院正式设立。海南美兰蔬菜科技小院由中国
2023-10-09 15: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