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从计划经济到海淘全球,从科技跟跑到科创领先,从粮食定量到端牢14亿人的饭碗……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间,与祖国共成长的“50后”“60后”是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活的教科书”,他们是新中国“闪耀的群星”!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网推出大型互动类系列报道“聚光成束 听祖辈讲强国故事”。以“00后”对话祖辈的方式,与您一同聆听新中国的蜕变故事,勾起跨时代的爱国共鸣,共同为新时代喝彩、为祖国庆生!
80年代初
一秒钟算一亿次就是巨型计算机
现在我们的手机都比它强很多
回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可谓斗转星移
这数十年对中国而言
更是乾坤巨变
从儿时第一次在无线电杂志上看到计算机
到80年代上大学时初次接触计算机
他直言
那时的计算机领域还是欧美国家主导
早期的计算机是一个占据巨大空间的庞然大物
上面闪着各种灯
用的是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
他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庞大笨拙的初代机器到如今小巧智能的移动设备
从欧美国家全域主导到中国科研自主创新
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
他坚守科研道路
为中国的技术“破壁”不断攻坚
从一个青涩的学子变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
他见证了中国计算机技术从蹒跚起步
到跻身世界前列的艰辛历程
他为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自己的力量
他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
在计算机视觉表示、建模和理解等方面作出系统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留下了坚实的步伐
也为后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从最初的仿制国外计算机
到逐渐掌握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系统
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
如今
中国计算机技术正朝着
更加智能化 高效化 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全面突破
5G 通信技术的普及
量子计算的探索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曙光、神威、天河等超级计算机的问世
展现出强大的计算能力
让世界为之瞩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批批科学家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从零开始
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陈熙霖的“追梦”之路
总监制:薛立胜
监制:蔡晓娟
策划:刘佳
视觉:陶一辉
设计:司诚
采写:韩雅洁 孙晓彤 仝选
编审:张艳玲 王月博
导演:周海伟
拍摄:王宏宇
后期:贾红亮 刘佃水
特别鸣谢: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责任编辑:刘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