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准新人被逼婚:人不到就放照片举办仪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3 11:15:00 来源:海峡都市报
准新人被逼婚:人不到就放照片举办仪式

8月22日,广东一女士发文称,男友父亲催婚未果,竟“单方面通知”两人中秋国庆回家结婚,请柬写好了,酒店酒席、婚车司仪等都订好了,光酒水定金就超10万元。她补充说明,由于她和她的男朋友结婚计划一推再推,未来公公已经等不及了。视频中,男方的父亲发语音称,日子定在10月1日,请柬已写好,即将发给亲戚朋友。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男友父亲放言人不到场就放照片举办仪式。

为什么中国家长喜欢逼婚?

中国文化一贯就是一种注重“相互联系”的“群体本位”文化,用梁漱溟的话说,其核心精神是“人人互以对方为重”,这种社会互动关系不突出每个人作为具有自我意志的独立个体,而是强调重视他人的感受与评价,并据此来调整自己行为的愿望与要求。

对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逼婚的父母”大概可算得上是“新三座大山”之一。这些为了让自己子女早日结婚的父母,不仅挖空心思地安排相亲对象、去公园里摆摊一样打探消息(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甚至被Atlas Obscura一书收录为中国的“奇观”之一),甚至为了让子女早点结婚,会通过电话、微信等远程催婚,哪怕天涯海角。

有个女孩,父母为了逼婚,到她公司里坐着不走,她迫于无奈,于是和父母推荐的对象相亲结婚,但一个月后就离婚了。这当然是个悲剧,但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在她离婚之后,父母反倒也没催她再婚。她很难理解这种逻辑——是不是在父母眼里,一个成熟的女性只有在经历过婚姻(哪怕是失败的婚姻)之后,才算是成了一个正常的、被社会接纳的女性?

准新人被逼婚:人不到就放照片举办仪式

▲ 2014年9月27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内人头攒动,父母将子女的征婚信息贴在雨伞上。

▌中国的父母为什么焦虑?

如果从父母的心理着眼,他们这样行事的逻辑其实并不难以索解。很多中国父母身上都遗留着一种传统心态:如果子女没结婚生子,父母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大事尚未完结。有些人病逝前,膝下子女未婚,不免觉得自己尚未尽到责任,大事未了,死不瞑目;相反,儿女完婚,子孙满堂,他们就觉人生再无挂碍,至少自己已经圆满完成一生使命。

在我老家崇明乡下,所谓“事体下落”,就是指盖房、子女成婚等一系列大事都顺利达成,那被视为一个中年人最轻松自在的阶段,除了安度晚年,就没有什么再需要操心、忧虑的事了。

正因此,很多中国父母潜意识里都有一张“时间表”。但麻烦的是,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不仅在恋爱、婚姻、生子上对精神性的要求大大不同以往,而且更不愿意按部就班地生活,于是,当父母发现自己的“时间表”被完全打乱时,就变得异常焦虑。

除此之外,这种焦虑也来自于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在中国社会的网络下,成为异类需要承受巨大压力。我妈虽然曾多次催我们要孩子,但有了一个孙儿后,却坚决反对生二胎,因为她并不是喜欢多子多福,而仅仅是觉得“一个也没有”不好,但已经达到“大家都具备的资格”后,她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还要再生一个。这里的逻辑在于,在她看来,重要的是“至少得先和大家一样”,这样才能被看作是“正常”的而免受闲言碎语议论。由于很多年轻一代已经从这样的传统社会网络中脱嵌出来,所以很多父母都觉得是自己在承受这些舆论压力——你们是听不见了,我可是天天被人说闲话。

这种焦虑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我们每个人可能多多少少经历过这样的焦虑:当一件事悬在那儿,老是不能了结的时候,有时甚至觉得不管怎么样,先有个结果——这种结果未必伴随着一切都好起来,但至少有种“暂时告一段落”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催逼其实是在缓解自己身为社区异类的焦虑,只不过将其转移到作为责任人的孩子身上。至于逼婚后,日后会不会离婚,那是将来的事,至少当下心安;然而这其实是相当自私的,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下一代身上了。他们错将缓解自己的不安等同于缓解下一代的不安,并且往往是注重“这件事快了结”多过“子女会不会幸福”——当然他们或许也真心觉得“结婚比单着好”,但这还是忽视了子女的独立意志。

准新人被逼婚:人不到就放照片举办仪式

▲ 2014年10月,南京江宁一楼盘“婚房售楼处”,为焦虑的家庭提供“买房、装修、结婚”一条龙服务。

▌礼法传统和个人主义的冲突

如果找几个父母谈谈,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就会发现,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晚几年结婚可以,甚至结婚后再离婚也都能忍受,但是不能不结婚——离婚是另一回事,因为他们至少自己尽到了责任。他们不觉得是自己在逼婚,反倒认为是现在的孩子太没有责任心,太让家长操心。这里面的根本问题,倒不是说“不结婚不算成人”,而在于父母并没有认识到:子女是独立的另一个成年人,他结不结婚是他自己的事,从个人主义的立场出发,父母的逼婚在本质上是“人我不分”,也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子女婚后与父母的往来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在个人主义氛围浓厚的英美社会,两代人之间往来稀少,往往是因为女婿与岳父母气场不合而疏远;但在中国,往往却是父母以断绝关系来向子女施压,并且这都未必是因为气场不合,而是一听到子女交往的对象在“硬指标”(例如低收入、低学历)上不合他们的心意,还没见面就已经激烈反对。

“逼婚”真的无解吗?

江苏的单身女白领小夏因长辈们催婚倍感压力,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上班。春节7天假期,小夏更是被安排了6场相亲。经诊断,她患上了“节前综合征”。专家表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年轻人应学会自我调节,家长也应充分尊重孩子意愿。

春节是中国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然而,由于亲友长辈对年轻人婚恋问题的关心,让不少未婚青年倍感压力。每逢佳节就逼婚,成了一再上演的传统节目。

据南都民调中心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未婚青年婚恋观与婚俗观调查报告》,超四成未婚受访者认为单身自由无约束,近半数单身受访者迫切想脱单,父母亲友频繁催婚是“单身压力”的重要来源。

父母们的逼婚不只是挂在嘴上,还常常亲自付诸行动,公园里的相亲角不时引发舆论热议。据媒体报道,广州天河公园相亲角挤满了为孩子操心的家长。家长帮忙物色对象,安排相亲,但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简历被放在相亲角上。

如此“逼婚”真的无解吗?或许不见得。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自然规律。含辛茹苦把儿女抚养成人的父母们,当然渴望儿女们有个好归宿。处于婚嫁年龄的年轻人,也没有谁是真正不愿意嫁娶的,只是由于诸多原因,一时没能找到意中人而已。

父母与儿女的目标本是高度一致的,之所以上演“逼婚”大战,大抵可归之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充满遐想的年轻人,难免带有理想化浪漫化色彩,不愿随意将就,而作为过来人的父母们则大多立足于现实考虑,常常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以现代的眼光审视,结婚和不结婚都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完全应该由当事人自主抉择。但无论是出于传统观念的思维,还是周围亲朋的压力,抑或是为子女的现实幸福考虑,父母们都会竭尽全力地督促子女解决终身大事。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被父母逼婚的经历,那种群起围攻、哭笑不得的滋味的确不好受!

作为一个曾经的“受害者”,我不支持如此“逼婚”,也不赞同对其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说什么这是传统观念中家长权威的体现,严重侵犯年轻人的自由和独立平等的人格地位等等。且不说在放眼尽是“小皇帝”、“小公主”的今日社会,所谓的家长权威已经所剩无几,即便父母真的“威逼”一下子女,也犯不着抬到侵犯自由和人格的高度。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连父母对于子女的无私关爱都要打上这种可怕的烙印,岂非冷血动物乎?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说法不仅玷污了父母对儿女的至诚之爱,还于事无补,只能加剧甚至激化矛盾。

遭遇逼婚固然令人心烦无奈,但也需要抱着理解和感恩之心进行换位思考。转换一下角度,或许就会发现逼婚背后蕴含着的浓郁关爱,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吗?简历被爸妈拿去相亲角,年轻人无需暴怒也不必麻木。一念之转,或许与父母的沟通就会容易很多,有利于齐心协力更好地解决终身大事,何乐不为呢?

当然,年轻人之所以排斥逼婚,父母也要适当反躬自问。大部分年轻人认为,如果与父母在一个互相沟通、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他们也是能够接受相亲这一交友方式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父母们也得好好注意方式方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准新人被逼婚:人不到就放照片举办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男友父亲放言人不到场就放照片举办仪式。这种行为干涉了新人对于婚姻的自由,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无奈,在潜意识里给新人和家庭当中带来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影响
2023-08-23 11:26:00
520,甜度超标!广东超1.2万对新人领证 夫妻情侣花式秀恩爱
...女士先去天河公园拍照留念,后来又参加了户外集体颁证仪式。“预约结婚登记时看到有这项活动就报名了,只要有特别的活动我们都安排上,会让这一天更加特别。”何先生说。 天河区民政局
2023-05-21 09:20:00
新人婚礼上第一次见,此前照片都未曾看过,亲戚:父母之命!
...到那个“盲婚盲嫁”的时代?最近,一段来自甘肃的回族新人结婚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让人不禁对这个看似古老却又充满争议的话题产生了新的思考。一、未曾谋面的“夫妻”在甘肃的某个回
2024-06-13 06:36:00
...者来到上海一处婚姻登记中心看到,服务大厅内外每一对新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们手牵手,有的在休息处等待,有的合影留念。一对新人告诉记者,他们只带了身
2025-05-10 13:02:00
@全国朋友们,2023(癸卯)年贵阳孔学堂“中华婚礼”公益活动征集令来啦
...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活动为公益性质,参加仪式不收取任何费用。(2)凡报名参加者婚礼仪式需配合主办方统一安排,以确保集体婚礼正常举行。(3)本次活动邀请新人的双方父母
2023-08-02 15:56:00
38岁男子结婚,新娘表情生无可恋,网友:新娘不想嫁给他
...南,有这样一场婚礼,在一个农村小院子,举行一场结婚仪式,新郎新娘坐在一起,可是他们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喜悦之情人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这对新人的表情各异,没有看出来高兴的样子
2024-01-28 10:06:00
年轻人婚礼最新鄙视链顶端,是“旅游时顺便结婚”
...存款。但眼下,一种新的结婚方式,却在重新定义什么叫仪式感——婚礼现场,可能没有父母,通常没有亲朋,仪式举办地不是荒郊就是野外,司仪张嘴全英文,甚至直到婚礼前一刻,你才知道自己
2023-10-27 23:51:00
...见的繁琐流程、高昂成本、盛大排场以及缺乏个性的传统仪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爆改”婚礼,他们打破常规、删繁就简,只保留几个最精华的环节;他们倡导极简主义,主打自由化、个性化
2024-11-13 02:52:00
胸花还是父母30年前结婚戴过的!主打简朴轻松 池州这对新人办了一场极简婚礼
...是一场简单的草坪婚礼。当时没有安排什么复杂的流程和仪式,也没有穿西装,大家都觉得挺新颖的,也比较轻松,所以这次在池州老家,我们也准备这么办。”采访中,胡祖庆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4-10-12 17: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