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5-21 20:34:00 来源:卡卡爱汽车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明面上,特斯拉、理想、广汽本田大裁员,背面上,头部企业都在人员优化。

明面上,高合迎来10亿美元的自救,背面上,天际,甚至威马还在寻求重组重生。

连续一年半的价格战,没有打出车市繁荣,而是将车企陆续打自闭,进入自保状态。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这次裁员初期是主动报名形式的,能拿到N+5的赔偿,目前还没有能主动申请转岗的消息。”刘宗,在广汽本田已经工作了超过5年的时间,如果这次他最终被裁员,能一次性拿到10个月的工资。这在2024年的经济环境里,算是很不错的结果。而这一次广汽本田的裁员,是先通知各个部门,将要裁撤哪些岗位,然后让员工进行主动申报。

而此次广汽本田的裁员,相对业内还有一定差别,即赔偿为N+5,后期可能逐月递减,但整体高于近期上汽大众N+4的水准,也高于丰田等企业N+3的水准。而更大的激励幅度,更友好的态度,透出的信号是,要加速精简和调整自己的体系架构。最终,涉及的人员规模目前在1000-2000人之间,裁员主要关于生产制造部分,因为燃油车的销量在整个市场中走低,不需要原本规划的产量。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与广汽本田的裁员不同,同期理想汽车的裁员则更加刚硬,且裁员的板块也不同。眼前5月被爆出18%,涉及人员超5000人的裁员,实际只是2024年的第二波。因为早在今年年初开始,理想已经在内部加速清理低绩效员工,2023年被评定为I与F绩效的员工。此次理想裁员基本是李想再次跟上了马斯克的节奏,裁撤的是非核心职能部门,譬如销服部门(主要是交付服务等)优化幅度超400人,招聘部门、智驾团队。

而从裁员工龄和赔偿金额上看,理想汽车裁撤的更多是近几年招聘的偏新员工,赔偿金额也是标准的N+1。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除了裁员潮开始之外,高合的重组更加迷离。提供10亿美元的iauto集团,背后是正道集团,一家2023年零收入,亏损超2000万港元的集团。关于高合的自救,只能与此前中东说,如果有大集团介入担保,就愿意继续注入资金,开始转账相关。裁员为了深蹲,是下一轮价格战的催化剂?

关于裁员的猜测与解读有很多,但无外乎绕不过2个点,一个是企业储粮、转型,准备过冬,另一个是为了省出成本,接下来继续打价格战。尤其是后者,让人关注。

从企业裁员的行为上看,偏向于前者的更多,偏向于后者的企业原本并非少数,但随着先行动车企的数据陆续出炉,被发现在5月打价格战的意义和价值都是有限,所以陆续转向前者。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4月15日,马斯克发布内部信,预告开启全球裁员,涉及人数超1万人。随后,裁员开启,特斯拉价格战随之打响。海外市场的降价感知效果不大,但中国市场的降价,但并没有带来持续的明显好结果。

公开数据具体为:

2024年4月,全球开始释放裁员和降价的消息(4月15日到4月21日),特斯拉中国交付量约5200辆,环比下滑55.6%,同比下滑49.5%,ModelY约4600辆,Model3约400辆。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4月第4周,特斯拉官宣ModelY后驱版官降1.4万元至24.99万元,再叠加北京车展开始,马斯克突访中国,FSD即将入华的消息甚嚣尘上。多重刺激之下,特斯拉在中国销量终于回暖,单周销量为1.48万辆。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但紧随其后5月第一周,特斯拉中国销量约1.1万辆,其中ModelY约1.04万辆,Model3约600辆;

5月第二周,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0.98万辆。

1个月时间里,特斯拉单周销量从1900辆,通过价格战直接爬升到1.48万辆,数据上表现不错。但,如果结合整个车市的订单与销量增长,特斯拉通过新的价格战所取的的效果其实有限。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同期数据中,华为公布的鸿蒙智行为5月1日-5月5日全系车型大定突破1.1万辆;

理想汽车公布的5月1日-5月5日全系车型大定突破3万辆。虽然上险量和大定的统计口径不同,但整体呈现的局面是,特斯拉开打价格战后有回暖,但从五一开始逐渐进入平峰。不降价刺激不到订单,而太大的降价刺激,特斯拉目前还不准备给,或者给不到。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截至目前,朱晓彤返回上海办公后,特斯拉已经分别对中国的销售服务、大客户、分期保险等团队进行裁员,并在5月9日开始对客服、工程师、物流、生产线团队裁员。赔偿为N+3,而在这一裁员发生之后,特斯拉最新给出的销售刺激力度不大,基本延续了4月中旬的政策,即0首付、0利率。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简言之,从商业角度上看,特斯拉此轮在中国的裁员,并未获得完美结果。因为,完成换代后的Model3销量持续没能得到拉升,它当前相对陷入了老款车靠降价拉动销量的内耗中。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它留给理想以及其他车企的意义则是,小打小闹的价格战性价比不高,在当前这个环境里,要动就动整个价格体系。至于理想汽车的裁员,也并不只是看个热闹的事。毕竟,作为细分市场销量最高的车企,毛利率超过20%,2023年财报中现金储备超1000亿元人民币,它的回缩也意味着,头部企业对市场的短期预测增长空间有限,保持稳中有升更好,而不是继续寻求击穿底线。毕竟,原计划2024年要推出的几款纯电动车型,已经传出在重新进行造型设计的消息,后面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北京车圈涌向小米,国产车冲向海外,也是价格战无力继续

所以,未达预期,快速调整,才是这次裁员的主线,强行与价格战相挂钩,未免牵强。

2024年年初,理想汽车规划年销量为80万辆,所以整个企业结构的搭建也是照着80万辆而去。但,随着MEGA在3月初上市,后续引发大量的争议,以及对其他产品线订单和交付的影响,其第一季度交付预期主动下调超25%,从原本的10-10.3万辆下调至7.6万至7.8万辆。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而在合资品牌范畴,除了广汽本田的明示之外,其实本田、丰田、大众、通用等头部企业,也一样在进行相关的人员调整,只不过人数幅度不算大。

企业的过冬和收缩倾向越来越大,而人员的流动,也是越来越大。这背后,除了资金原因,更多也体现着员工对企业的前景与信心。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不谈高管、中层管理的流向,毕竟各企业的高级别位置有限。仅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人员流动来看,多数企业的人员开始流向小米。部分小鹏的员工,在进入2024年之后,陆续加入小米,有的加入小米集团,有的加入小米汽车。理想汽车此次的裁员,则侧面为小米的人才提供支援,不过,小米当前缺的是制造相关人才,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人员短缺不大。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而小鹏人员流动留下的信息也体现出一点,即便是品牌建立时的核心员工,在不断的降价,但却无法完成销量快速提升之下,人总会有树挪死、人挪活的变通想法。

变数很大的,如今还进一步包括头部合资企业。有人说,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合资车的逐步没落只是时间问题,但德国汽车工业对中国车市的影响力,如今依然肉眼可见。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大众汽车的最新消息是,开始放弃原定的Allin纯电动计划,当然,这并不是全盘放弃,而是发现纯电动短期内无法取得竞争优势之后,它开始放缓纯电,而是开始全力推动更有其内部认为更有竞争力的插混。上汽大众的换代帕萨特,将使用上汽集团插电混动技术进行升级,高度本土化之后,价格较大幅度下探,同时能够保证大众的盈利数字和销量目标,这才是它们要的。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实际上,广汽本田宣布裁员之后的几天里,本田已经在日本发布了最新的i-MMD进展,第4.5代i-MMD的核心变化就是,发动机改用阿特金森循环,为油电混动的电池提供更好的充电能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但提升电动机功率,这与目前的增程从实现路径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并且,进一步加入了P4电机,简言之,本田准备用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逻辑做油车,这样的表现,能令其在海外市场里保持竞争力,也保持较高的利润收益。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至于在中国市场,这套新技术能带来的帮助,短期看不大。中国车市里的各项数据已经卷到了瓶颈,手握每种预算都有着大把可以选择的车型,仅仅靠着省油这一项来吸引购买,靠着每百公里省0.几L燃油,省3块钱,对网约车的吸引力更大,而非大基盘的家庭用户。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另外,还有一点在于,随着价格战越打越凶,4月的总销量成绩上已经呈现出了“国内销量增长放缓,出口和海外销量激增”的局面。中汽协数据为,2024年4月中国汽车整体销量235.9万辆,同比增长9.3%;乘用车:4月销量200.1万辆,同比增长10.5%;4月出口量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0%。

价格战越打越伤,本田理想裁员高合重组,车市进入自保潮?

北京车展里,几乎所有有能力的车企都在提及一件事,加速出海。已有海外业务的奇瑞,即将在欧洲建厂,墨西哥已经被比亚迪、江淮等陆续站稳,比亚迪甚至在泰国打起了价格战,主力车型价格下调20%,得到了4月的快速增长。向海外冲,海外没有高烈度的价格战,这是一种共识。对比而来则是,国内的价格战,打到了瓶颈。写在最后:

所以,大量的猜测,其实可以停下了。继续以2023-2024年5月的幅度来打价格战,如今并没有几家车企做得到。随着子弹慢慢打空,头部车企开始陆续收缩过剩的业务范围,保证自己较长期应对市场变化的竞争力。且,头部车企每家都带有示范效应。

特斯拉的收缩,也是整个纯电动市场的缩影,目前的意义是,除了超充不要乱砍之外,其他可以动;

理想的收缩,意义是预期增量空间有限的保守化,所以,即便是刚刚由负转正的华为问界,也要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市场进展。

广汽本田的收缩,并不是合资品牌的孤案,而是同质化的普世行为,只不过幅度有所不同。面对更好的需求,注重盈利的合资车企,如今并不准备快速扩张,而是寻求一场平稳的收割和过度。

简言之,随着头部企业的陆续收兵,价格战短时间无力高烈度继续。而至于偏小众的品牌,以及二三线品牌能否带起新变量,比如15万的小鹏MONA。看着这家企业,当前的影响力逐渐走低,陷入越降越卖不动的循环,观望的情绪,其实不言自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6: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一轮补贴开始,多地车企打价格战!为何今年车市大降价?
...湖北开始,逐步席卷全国多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加入价格战的车企已有近50家。这场“疯狂内卷”的大降价有提振消费的意图,更有滞销燃油车忍痛清库存的无奈。不过,大降价透支未来消费
2023-03-17 08:02:00
车市竞赛开始适用摩尔定律:新车研发周期缩短到1年内,车企...
仅仅靠“价格战”已经无法适应中国车市的惨烈竞争,车企正愈发密集地推出新产品来抢夺市场。4月18日,理想汽车发布了重磅产品理想L6,Pro版本售价为24.98万元,Max版本售价为
2024-04-19 08:52:00
车市“6·18”:“卷”不动车价,“卷”周边
...导价基础上推出限时万元级别的优惠,但国内车市新一轮价格战开打已近半年,近期车价在终端市场已经探底,因此官方给出的优惠吸引力并不大。面对车市“内卷”加剧,车企开始通过“周边产品
2024-06-19 21:50:00
“这种价格战不是零和博弈,这是负和博弈,是‘自杀式’的降价。”不同于消费者的热情高涨,在谈及近日轰轰烈烈的车市价格战时,车企内部人士刘白(化名)难掩悲观情绪。东风汽车近日掀起的降
2023-03-11 09:23:00
看完广汽集团5月销量,你可能会明白其董事长为何痛批价格战
...价上一直都很坚挺的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也加入到了国内价格战的行列。即便如此,从市场表现上来看降价似乎并没有对上述两家日系车企销量的提升起到太大的作用。这就导致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
2024-06-11 17:35:00
丰田本田电动车越降价越难卖!造车新势力销量吊打,比亚迪更是推出“日系杀手”
汽车价格战近日如火如荼,继湖北东风汽车“杀疯了”,地方政府、主机厂、经销商前仆后继,政企大额补贴、终端大幅降价比比皆是。日系电动车加入“大促阵营”。周五最新消息,成都龙泉驿区购买
2023-03-19 17:49:00
广汽本田凌派长度接近4米8,轴距2米73,外观时尚大气
...震!雪铁龙C6直降9万、比亚迪也搞促销,近30个品牌打响价格战!湖北地区车企大幅降价之后,山东地区迅速跟进!2022款锐·混动1.5L锐·舒适版广汽本田凌派,作为混动入门版车
2023-03-14 15:50:00
日系搞特供,德系玩偷袭,2024北京车展合资车躺平了?
...结束之后汽车行业第一个待复兴的关键节点,而原因二,价格战打到2024年至今已经超过了16个月的时间,车企的策略不断的调整之后,已经有很多企业选择了不跟,比如更改车辆电动化的进
2024-04-15 16:08:00
铜价和电池出变数,汽车价格战结束,没买车的人赢麻了
...不是德系,也不是日系。中国车市从2023年1月开始至今,价格战和降价潮开打17个月,最新的局面忽然转变成了,车企整体开始回缩保守。N+1,是理想裁员的分手费,N+3是特斯拉裁
2024-05-30 18:5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