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中东国家呼吁团结协作,共同行动应对极端天气(国际视点)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8-31 06:1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沈小晓 张志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1日 第 17 版)

今年夏天,中东地区国家普遍经历极端高温天气,不少地方气温接连“爆表”,民众生活遭遇多方面挑战。中东国家纷纷呼吁团结协作,共同行动应对极端天气。地区各国相继制定并明确碳减排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努力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今年7、8月份,中东地区经历酷热天气挑战,一些国家的气温创下历史新高。

近日,伊拉克气温突破50摄氏度,部分省份最高气温达51摄氏度,天气预报预测“高温将持续到9月底”。联合国报告称,伊拉克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5个国家之一,目前该国正经历连续4年的干旱。伊朗气象组织表示,伊朗气温上升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由于天气炎热干燥,7月叙利亚西北部至少发生134起火灾。黎巴嫩、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面临不同程度的高温热浪。

极端高温天气使居民用电需求激增,加剧电力供应问题。部分国家采取强制休假或断电方式节省电力。7月中旬起,埃及开始实施限电政策。政府表示如果高温持续,限电政策将持续到9月份;当前,伊拉克家庭每天最多只能从国家电网获得10小时电力;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每天停电时间约4小时;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持续停电对企业经营、医疗设施运转等产生直接影响;8月2日和3日,伊朗政府要求学校、银行和公共机构关闭两天,以减轻电网负荷。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在中东地区,高温天气、淡水供应稀缺、干旱或强降雨等情况愈发普遍。这些极端天气令本已陷入困境的社区更加脆弱:获取洁净用水变得愈发困难,生计系统被迫中断,营养不良、介水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等健康危害不断增加。

科学杂志《地球物理学评论》报告显示,如果未来不采取行动,中东地区干旱气候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而海平面上升“会对沿海基础设施和农业构成严峻挑战”,特别是对人口稠密的尼罗河三角洲等地。

加快推进绿色转型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自2020年底起,中东多国逐步更新“国家自主贡献”,明确减排目标。埃及已启动《2050年国家气候变化战略》;沙特提出“绿色沙特”和“绿色中东”倡议,宣布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阿联酋推动实施《2015—2030年绿色议程》,成立绿色发展委员会,并成为首个宣布碳中和战略的中东产油国;卡塔尔、阿曼、巴林等国也相继提出碳减排、碳中和目标,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工业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

地区多国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埃及在《2035年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中提出,到2035年,埃及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6100万千瓦,其中太阳能装机规模4300万千瓦、风能1800万千瓦;到2035年,42%以上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也制定了太阳能发电规划,阿联酋宰夫拉太阳能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在氢能源战略布局方面,阿曼、沙特等国提出要在2030年成为全球主要的氢生产国和出口国,阿联酋提出将成为中东乃至世界的绿氢集散中心的目标。

中东国家重视区域内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达成一系列清洁能源合作协议。第二届“绿色中东”倡议峰会提出要加强中东国家区域性合作,减少区域内碳排放6.7亿吨。埃及与阿联酋签署新能源合作协议,将在埃及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在岸风力发电设施。阿联酋、约旦和以色列三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繁荣计划”的谅解备忘录,将在约旦联合建设600兆瓦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并配有电力存储设施,用于生产清洁能源并出口到以色列。阿曼与沙特签署多项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减碳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各国金融机构、企业等也加强对清洁能源投资。沙特宣布设立15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基金,重点投资支持绿色能源转型所需的技术;阿联酋发展银行表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银行将最高给予项目价值100%的融资、最长15年的融资期限和2年的宽限期。

阿联酋政策中心主席埃卜特萨姆·凯比对本报记者表示,中东各国正在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以有效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时也更加重视和推进经济多元化进程和产业转型,从而发展成为更具气变适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

加强合作统筹发展

如何统筹好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中东国家来说仍是一项艰巨挑战。中东各国政府呼吁气候变化利益攸关方持续提供多部门、多层次政策、金融、技术等支持,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分析认为,中东多国应在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转化食品、绿色氢能、塑料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转制能源等技术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合作、打造有利于行业生态的监管环境、激励年轻人参与等方式,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今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在阿联酋举行。大会候任主席苏丹·贾比尔表示,各方需要在气候金融、人力资本、政策和技术4个关键领域加大努力,力争把气候挑战转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全球适应中心的报告表示,西方国家要为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大部分损失负责,发达国家应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承诺。伊拉克总统拉希德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是金融支持与落实”。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持续深化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中东国家建设水电、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如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东地区首个清洁燃煤电站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全球在建最大海水淡化工程阿联酋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塔式光热电站摩洛哥努奥太阳能聚热电站三期等项目,均为中东地区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助力。

中国与中东国家正努力打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南南合作样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南南合作必不可少。“通过南南合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

(本报开罗、迪拜8月30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况报告》强调——以更有力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视点)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在这份全球气候年度“体检报告”中,一系列关键气候指标和数据显示,
2023-05-09 05:59:00
加强国际合作  加快气候行动(国际视点)
...,多国代表呼吁——加强国际合作 加快气候行动(国际视点)本报记者 尚凯元《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7日 第 15 版)受气候变暖影响
2024-03-27 06:02:00
...牌电瓶车提供接送服务。现场观众纳吉拉告诉记者:“在中东地区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电动车。COP28期间使用电动汽车提供接送服务,是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期待看到更
2023-12-13 07:44:00
...展望》报告——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国际视点)本报记者 刘 刚《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5日 第 14 版)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
2024-11-05 05:55:00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厄尔尼诺,气候专家:今年极端天气或更明显最近,我国中东部经历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冻雨面积大。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了
2024-03-04 09:33:00
中东部多地暖到破纪录今夏是否会遭遇极端高温?
...逼近30℃。10日至1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及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温明显,并伴有大风、沙尘、雨雪。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表示,冷空气过后,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由
2023-03-10 10:22:00
...物风险预防能力——加强防灾预警 保护文化遗产(国际视点)本报记者 黄培昭 尚凯元 宋亦然《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5日 第 15 版)海水侵蚀、森林火灾、洪涝干旱
2024-04-15 05:39:00
撒哈拉沙漠为何“洪水滔滔”?
...印度洋经阿拉伯海和海湾转变为飓风的强烈低气压影响,中东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阿联酋艾因地区不到24小时的降水量就高达254.8毫米,阿曼多地连降暴雨引
2024-10-17 10:56:00
...中国推动沙伊复交为对话协商解决矛盾树立良好示范——中东地区出现“和解潮”(国际视点)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叙利亚外长12年来首次访问沙特,也门和平进程出现积极进展,卡塔尔和
2023-04-25 06:1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
长图丨田间的对话
编辑:陈梦伊
2025-09-29 19:17:00
2025年“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上线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
2025-09-29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