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衔远科技周伯文:大模型需要与应用场景相结合,中美GPT追赶是个动态过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5-31 11:00:00 来源:钛媒体APP
衔远科技周伯文:大模型需要与应用场景相结合,中美GPT追赶是个动态过程

衔远科技创始人、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 周伯文

“现在像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进展很快,但问题在于它可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尤其在专业领域,外行看它像内行,内行看它像外行;内容的原作者视其剽窃,但普通用户则视其在创造,实际它尚不具备原创性的思想。”5月28日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人工智能(AI)技术公司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对钛媒体App表示。

周伯文强调,大模型需要与应用场景相结合,衔远科技从一开始就把底层的 AI 技术跟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ProductGPT的生成式AI、多轮对话人机协同,以软件即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实现 AI 时代的产品创新以及对数智化的正确认知。

据悉,衔远科技成立于2021年底,是全球领先的致力于链接消费者与商品的 AI 公司。以前沿的 AI 技术帮助企业数实融合,自主研发并建立领衔CIP平台,实现从需求洞察到产品创新全过程数智化。

建立衔远科技之前,周伯文是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更早之前则是美国 IBM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院长,目前任职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以及协同交互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周伯文提出的“自注意力融合多头机制”的自然语言表征机理,成为ChatGPT背后所使用的Transformer架构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还曾与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在NLP方向合作发表论文,至今已被引用超2000次,其论文总引数已近15000次。

随着ChatGPT引发微软、谷歌、阿里等科技巨头竞逐大模型,作为深耕 AI 领域二十年的产学研老兵,周伯文也不例外。今年3月,衔远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经纬创投跟投。同时,周伯文发布了一则 AI 英雄帖,誓言要打造中国版ChatGPT。

周伯文表示,中国的ChatGPT需要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即垂直整合从自有基础大模型到应用、到终端用户的全场景闭环,以实现生成式 AI 技术与商业价值“双落地”。目前,衔远科技基于 AI 的多模态理解、推理与生成能力,通过ProductGPT支持多轮对话,与专业人员深度交互与协同,帮助企业高效打造爆款创新产品并实现业务增长价值。

在2023中关村论坛 AI 大模型发展论坛上,周伯文提到这轮GPT热潮和之前 AI 技术的不同:一是深层次 AI 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必经之路,以前是理解做 AI,判断出的结果是模糊的,如今是倒逼通过生成式 AI 来清晰的解决问题;二是之前的 AI 是通过击败人类来获得广泛的注意力,而本轮 AI 技术的成功是人与 AI 协同交互的结果,即人与机器共同创造了GPT大模型的成功,并带来新的技术突破。

周伯文告诉钛媒体App,衔远科技研发的大模型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统一的大模型,在五个阶段帮助企业去做全周期数字化升级,总结有四点:衔远科技在做的是一个具备通用能力的大模型,能够解决不同用户的实际问题。在专业领域内,衔远大模型不仅能够做阅读理解、做数学推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更高效地连接消费者,共同完成从创新到交付、再到营销的全流程任务,让 AI 大模型切实促进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与数智化变革。衔远把整个大模型商业交付分为五个D阶段:洞察(Discovery,发现和洞察市场上的消费趋势)、定义(Define,根据企业能力去定义产品)、设计(design,产品外观、供给侧营销策略设计)、开发(Develop,驱动整个研发流程,将设计变为产品),以及交付分发(Distribute,通过营销使消费者更高效地找到产品)。衔远大模型ProductGPT尤其在商品和消费者连接的领域具备专长和优势,它有37项大模型评测指标,其中三分之二是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通用能力,剩下三分之一则是围绕上述5个D来做,专门应用于产品和消费者的连接。

周伯文表示,衔远科技从一开始就将底层 AI 技术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把核心能力和应用场景相结合,所以我们从技术、产品到市场的整个商业化路径非常清晰。

“现在一方面,是帮助企业端去提升产品全周期创新效率。另一方面我希望衔远科技走出一条有自己坚持和判断的路径。同时,在商业模式上持续迭代底层能力,做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周伯文对钛媒体App表示。

他认为,大模型的创业和之前互联网时代“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产品逻辑完全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之前大模型圈子有两个技术路线,一个是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另一个是self-attention自注意力机制,如果那时的技术团队没有选择去走后者即GPT的路径,那么即使小步快跑一样会输掉,再靠快速迭代也已来不及了。

“互联网竞争时期资金效率更高,商业模式更成立。而现在,由于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技术本身已不具备最终的确定性。”周伯文表示。

对于中美大模型差距与追赶话题,周伯文对钛媒体App表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是纯粹从追赶角度来说,两个国家的 AI 产业发展速度都很快。

“我不是一个对追赶这件事愿意发表预测的人,因为我觉得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大模型)路线。”周伯文强调。(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11: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模型能否落地生根,关键还要看能否与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而这需要对特定行业和应用场景具有深入的理解,以便将大模型与具体业务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数据
2023-09-14 07:18:00
华为联合WPS AI,见证昇腾大模型推理应用启航
...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办公体验。大模型只有与应用场景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昇腾与WPS的联合是在大模型落地行业场景道路上走出的坚实一步,将为这些场景在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服
2024-07-08 11:01:00
《2023人工智能赋能网络视听产业观察报告》在青发布
...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方向,关注如何将大模型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应用。网络视听始终是信息网络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前沿领域,未来也将进一步成为大模型垂直应用探索落地的核
2023-10-21 19:06:00
...的优势在于它真的可以解决问题,能和每个行业的使用场景相结合,这其中“有太多的想象力”。周鸿祎相信未来三到五年内,大模型将重塑每个行业,不会使用GPT的人,未来可能会被淘汰。最
2023-05-18 10:51:00
周鸿祎:留给谷歌的时间不多了 建议把所有产品开源
...这种入口的场景,应该把这些大模型的能力和很多应用场景相结合。按照周鸿祎的说法,如果能找到几个杀手级的场景,做几个杀手级的功能,那么在安卓中推广就可以获得几十亿的用户。一旦有这
2024-05-17 09:07:00
...从较为单一的算法发展阶段跨越到了软件、硬件与应用场景相结合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发展阶段,AI算法的更新迭代,使得传统安全分析技术无法适应人工智能领域出现的新算法和新模型。冯登国
2024-11-03 14:09:00
容联七陌获评2023智能客服领域最具商业合作价值企业
...陌必将ChatGPT大模型技术与智能客服在各行业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打造体系化的智能商业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完成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
2023-05-18 19:00:00
对话科大讯飞刘聪:中美大模型的差距在缩小,GPT-5提升更多是在局部
...从去年开始追赶GPT-3.5,再到追赶GPT-4,刘聪也越发感觉到中美大模型的差距正在缩小。“无论是正式的榜单,还是实际任务表现,无论是语言模型、多模态,还是语音、视频、搜索
2024-08-07 07:05:00
...加高效的合作机制,将阿里云优势技术与杭州地铁应用场景相结合,共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数智化水平和服务品质。阿里云智能集团高级副总裁、政企事业部总裁李津表示,杭州地铁作为杭州市重
2024-11-26 06:4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