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
[读者来论]
螺蛳粉添加增臭酱,是对食客的欺诈
□ 然玉
近日,成都市场监管部门发布视频,监管人员突击检查一家螺蛳粉店。监管人员进入后厨巡查后发现,该店铺环境脏乱,食材质量堪忧。此外,监管人员还在后厨发现了专门给螺蛳粉加臭的加臭剂、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目前,该店铺被暂停营业。记者在电商平台查询发现,涉事店铺所用的螺蛳粉增臭酱价格约为每公斤47.6元。增臭酱商品详情页写着“每斤螺蛳粉汤只需加2g即可”。大致测算,一袋增臭酱可以完成500碗螺蛳粉的“增臭”工作。(3月21日中新社)
螺蛳粉拥有着迷之魅力,几乎在一片“嫌弃”声中,席卷大江南北,一跃成为经久不衰的爆款单品。时至今日,螺蛳粉店遍地开花,与之相关的争议话题,其实一直未曾平息。而此番,职能部门的一番调查取证,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一部分消费者的猜疑。事实上,通过各方此前的持续科普,螺蛳粉的制作工艺早已不是秘密。
按照业界说法,螺蛳粉的特殊风味,主要由酸笋赋予。很多食客战胜心理障碍一试,乃至越陷越深、欲罢不能,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前提。“嗜臭”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舌尖偏好,其一方面不吝自诩“懂吃会吃”“就爱这一口”的特立独行,另一方面也要诸如“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干净又卫生”的心理建设。所以我们看到,在长沙臭豆腐、柳州螺蛳粉等地方小吃全国推广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解释与说服”往往率先开路。
在“螺蛳粉增臭剂”冲上热搜后,不少螺蛳粉爱好者表示“塌房了,无法接受”。这种错愕、失望的情绪弥漫,实在情有可原。当加臭剂“点石成金”,让螺蛳粉汤秒变“酸爽鲜香”,市面上的那些螺蛳粉,似乎也变得面目可疑起来。一袋增臭酱可为500碗螺蛳粉“增臭”,在这种模式下,一碗原本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沦为了勾兑调制的流水线式工业食品。这不仅是烹制过程的偷工减料,更是一种食物本身的降格、是对食客的欺诈。
当然应该厘清的是,调味膏、添加剂等,并非就都不安全。增臭剂是否合乎标准、无毒无害,后续还需详细鉴定甄别。
增臭剂事件曝出后,各家头部螺蛳粉连锁品牌迅速出面撇清,强调“没有添加任何增臭剂”。因此,大可不必风声鹤唳对螺蛳粉一棍子打死。用心烹调、诚信经营者,在此次风波后,大概率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相信在有关部门的严打之下,更多的消费者可以吃上更加安全、健康,且没有添加任何增臭剂的螺蛳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