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若此君尚存,三国早已归一,曹操刘备皆成过往云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3 10:17:00 来源:戏说三国

若此君尚在人世,三国之局势恐早已改写,曹操与刘备亦难成气候,这般能主宰三国命运之人究竟是谁?可定乾坤之豪杰

若此君尚存,三国早已归一,曹操刘备皆成过往云烟

提及能一统三国之猛士,诸多之人脑海中率先浮现者,当属曹操。毕竟曹操于魏蜀吴三国之中,势力最为雄厚,其不仅以三国军事才能翘楚之名著称于世,且颇具领袖魅力,麾下汇聚一众贤能之士。毫不夸张而言,若非曹操于赤壁之战中有所疏失,或许早已达成统一天下之大业。亦有部分人以为刘备具此等一统天下之潜能。虽说刘备起点甚低,前期历经诸多坎坷磨难,然其百折不挠之精神令人钦佩。在其不懈努力之下,团队终于荆州崭露头角,渐显席卷天下之磅礴气势。

若此君尚存,三国早已归一,曹操刘备皆成过往云烟

赤壁之战后,刘备率众成功夺取荆南四郡,并以此为根基,迅猛扩充自身实力。而后,刘备趁刘璋邀其入蜀之机,顺利拿下益州,奠定坚实基业。自此,刘备之实力仅次于曹操、孙权,已然拥有了逐鹿中原之雄厚资本。攻占益州未久,刘备便剑指汉中,并于定军山之战中斩杀夏侯渊,一举奠定汉中胜局。即便是曹操亲率大军前来增援,亦被刘备击退,只能铩羽而归。至此,刘备已坐拥半个荆州、整个益州以及汉中之地,其治下人口达数百万之众,已然具备与曹操正面抗衡之实力。实则,从汉中之战之表现观之,刘备之陆军足以与曹军相匹敌,而关羽于荆州操练之水军,亦不逊色于东吴水军。故而此时之刘备集团,实力已隐隐超越孙权。正因如此,孙权方会出奇兵偷袭关羽,实乃担忧刘备翻脸,举兵灭吴。简而言之,汉中之战后的刘备,实力臻至巅峰,连东吴亦难以与之抗衡。若再奋力前行,刘备极有可能击败曹操,逐鹿中原,确有一统天下之良机。然可惜可叹,曹操与刘备虽皆曾手握一统天下之机遇,却皆功败垂成。最终,天下竟为司马家所窃取,令人不胜唏嘘……刘备与曹操错失天下之事,令无数人为之深感遗憾。实则,相较曹操与刘备,三国中另有一人之境遇,更令人惋惜不已。盖因若此人不死,天下早已归于一统,曹操与刘备恐连发展壮大之契机皆难觅得,此人便是袁绍。若其不死,三国早归一统

若此君尚存,三国早已归一,曹操刘备皆成过往云烟

东汉末年,天下间最为强盛之诸侯,实则乃袁绍。曹操起初甚至为袁绍之部属,即便曹操日后势力渐强,其综合实力亦未超越袁绍,此乃诸多之人未曾知晓之事。直至官渡之战,此情形亦未有所改变。官渡之战之最终胜利虽归属于曹操,然实则此战前中期乃至后期,曹操皆处于劣势。真正致使曹操扭转战局、逆风翻盘者,乃许攸之背叛。从地盘而论,曹操与袁绍虽皆拥有四州之地,然袁绍所据之地鲜经战事,综合实力颇为强劲。而曹操所占之地,常年征战不休,战争潜力早已消耗殆尽。正因如此,曹操与袁绍对峙期间,粮草极度匮乏,曹操甚至一度萌生退兵之意,欲认怂求和。依此情形发展,曹操必败无疑,袁绍则必胜在望。袁绍亦洞察此点,故而决定稳扎稳打,凭借强大之后勤补给拖垮曹操。然许攸对此却持有异议,许攸以为,如此拼后勤之呆板战法实无趣味,应主动出击方显自身才能。既无法正面击破曹操,便应分兵攻打曹操后方,迫使曹操撤兵回援。

若此君尚存,三国早已归一,曹操刘备皆成过往云烟

然遗憾者,袁绍并不认同许攸之策略,其自认为胜券在握,何必多生枝节?万一出现差池,岂不尴尬。于是许攸怒发冲冠,深感袁绍气度狭小。恰于此时,后方传来消息,称许攸家人因贪腐而遭逮捕。许攸心生恐惧,担忧依袁绍之计划作战,自己难以立功,待获胜归返,恐还会因家人之事而受牵连。故而其毅然决定铤而走险,转投曹操,助力曹操击败袁绍。如此,许攸选择投靠曹操,并将袁绍之布防机密尽皆告知曹操,且协助曹操谋划如何突袭袁绍之粮草大营,随军攻克沿途袁军哨所,令袁军措手不及。在许攸之助力下,袁绍大败亏输,官渡之战以曹操之胜利告终。未久,袁绍因病辞世,曹操耗费数年时光成功占据袁绍之领地。吞并袁绍势力后之曹操,一跃成为三国中最为强大之诸侯,此时之他,已无限趋近于一统天下之宏伟目标。

若此君尚存,三国早已归一,曹操刘备皆成过往云烟

见此情形,诸多之人皆误以为袁绍乃因难以承受官渡之败的沉重打击,自觉无望一统天下,故而郁郁而终。殊不知,众人皆高估了官渡之战之影响力。官渡之战,曹操虽击败袁绍,然亦只是惨胜,其粮草危机与后勤保障难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亦无力扩大战果。而彼时之袁绍,虽粮草被毁,军队离散,然此并未使其元气大伤。盖因袁绍家大业大,此等损失对其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若其能多存活数年,再与曹操交锋,曹操未必能占得上风,缘由有三。其一,袁绍威望颇高。“四世三公”此等称谓之含金量,诸多之人难以领悟。然于东汉末年之时代背景下,此乃一块熠熠生辉之金字招牌。只要袁绍尚在人世,“四世三公”之招牌不倒,便会有源源不断之贤才汇聚于袁绍麾下。此等贤才之实力绝不亚于曹操帐下谋士,甚至犹有过之。只是袁绍死后,未能妥善确定继承人,致使阵营分裂,方给曹操以各个击破之良机。即便如此,曹操亦耗费七八载光阴。若袁绍尚在,曹操绝无可能取胜。其二,袁绍之战争潜力雄厚。袁绍所据之地人口多于曹操,粮草亦较曹操更为充裕。而古时征战,最为关键者即为人口与粮草。有此二者优势在握,袁绍断无失败之理。其三,袁绍自身能力非凡。受曹营众人评价之影响,众人普遍以为袁绍志大才疏。实则不然,此不过乃胜利者对失败者之诋毁污蔑。正史中的袁绍,无论勇气抑或实力,皆堪称一流,与曹操相较,毫不逊色。当董卓乱政、威胁群臣之时,曹操噤若寒蝉,不敢言语,然袁绍却敢直面硬刚,且率先举起义军大旗,反抗董卓。当曹操被董卓打得四处逃窜之际,袁绍已凭借睿智扭转战局,击败公孙瓒,于北方站稳脚跟。当曹操四面受敌、苦战不休之时,袁绍已然一统北方,颇具气吞天下之风范。由此观之,袁绍之表现实则较曹操更为卓越。唯因袁绍享年不永,否则曹操唯有屈居袁绍之下,为其部属。结语

总而言之,东汉末年那段波澜壮阔之历史中,真正有望一统天下者,实乃袁绍。若其未过早离世,华夏大地早已归于一统,曹操与刘备亦难有发展之机遇。袁绍若在,曹操与刘备皆只能望其项背,为其麾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的杰出谋士与他们的贡献
...嘉谋划出的著名战役有许多。最典型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正是在郭嘉的策划下,曹军获得了与袁绍决战的机会。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曹操一举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也正因如此,当时的人
2023-09-11 19:35:00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他都有参与过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一般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主要是因为这三大战役对于整个三国历史走向影响非常深远。官渡之战是发生在公元200年,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夷陵之战公元
2023-04-26 14:55:00
从兵力对比上看,刘备夷陵败给陆逊不丢人
...那摆着呢!细心梳理一下,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国三大战役,都是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失败,而被动应战一方取得最终胜利。不光这三大战役,还有公元2
2023-04-29 11:17:00
汉中之战,刘备的胜利与蜀汉的隐患
三国时期出现了三大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无论是哪一场战争,都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从赤壁之战开始,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出现了,这时候的孙权、
2023-09-12 22:41:00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不是以少胜多,陆逊兵力比刘备多
...夷陵之战陆逊根本不是以少胜多,他的兵力比刘备还多。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并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官渡、赤壁两大战役是毫无疑问的以少胜多,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下,人们好像也
2023-04-19 09:43:00
三国时期的三场战争,你知道吗?
...有十几家割据的小势力,到后期逐渐只剩下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199年,是曹操与袁绍之间必然会爆发的一场战争,双方沿着黄河一线交战,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中原及北方的霸权。
2023-08-23 15:21:00
“猇亭之战”为何称“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要改地名?
汉末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场战役当属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猇亭之战。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2023-02-20 19:16:00
三国时期的大战为什么都偏爱火攻
...役中规模也有大有小,其中最为出名意义最深远的莫过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称霸北方的大业;赤壁之战也正是曹操志得意满的时候打算一举完
2022-12-21 16:42:00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何如此看重刘备?
...,那天下还有谁值得一提?那么曹操说这话什么意思? 官渡之战前后局势这得联想当时的情况来看问题,曹操说这话时是公元199年年末,这一年,曹操已经把势力延伸到了黄河以的河内郡,
2023-08-25 22: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