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段伟文:脑机接口的激进发展需直面七大伦理难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2 05: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环球时报

日前,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宣布,他的科技初创公司Neuralink已将芯片植入到首位人体测试对象的大脑中且患者恢复良好。尽管Neuralink的早期探索重点是帮助因运动障碍和脊髓损伤而瘫痪的人,但与专注于应对癫痫、帕金森氏震颤或瘫痪等的其他大多数同业不同的是,其技术路线超越了具体的医疗目的,而主要基于脑机直连这个第一性原理,力图创造一种能够有效联结人类思维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通用接口。由此,马斯克还进一步指出,运用其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扭转人们目前普遍担忧的人类面对人工智能挑战的颓势,将其意义提升到克服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带来的风险、解决人机共生问题的高度。

从科技界、学术界到社会公众,Neuralink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发广泛讨论,欢呼声有之,更多的则是惊叹、困惑和担忧。在由此引出的诸多话题和争议中,最引人深思的是脑机接口的加速研发和广泛应用在社会伦理层面产生的长期与深远影响。其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有以下七大伦理难题。

一是神经技术与人的深度融合带来的对精神与物质、人类与技术的边界如何划分的问题。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讲,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发展实质上开启了人机合成思维的新时期,神经技术设备及其软件将日益发展为合成思维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类思维将因此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嬗变:如果神经技术将长在人的脑神经系统之中,快乐、忧伤和记忆都可以用植入芯片加以调节,那么人的思想意识和能改变思想意识的技术是否应该有一个伦理边界?

二是对神经数据的普遍与深度采集和人们因此对精神隐私与自主权难保的担忧。随着神经技术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数据势必将以更高分辨率、更大量、更普遍的方式更直接地收集。谁可以拥有完美的大脑和神经数据,谁有权访问它们,神经技术会发展成干预我们作出独立决策的读心术吗?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研议制订神经技术伦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且就是否需要引入神经权利这一新型权利展开讨论。

三是神经技术对人的心智和思想特征进行推断与干预的伦理界限何在。质言之,通过对大脑电化学活动的检测、记录、分析和干预,脑机接口等神经技术具有神经成像(推断心智特性)和神经干预(改变心智特性)两大功能。除非绝对禁止,这两个功能必然带来复杂的伦理争议,必须通过跨学科对话与研究、公众讨论、行业自律等探寻一种可为相关群体接受的伦理界限,以此影响相关的法律规制、政府监管和产业等的科技向善实践。

四是神经技术对主体性特别是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的冲击不容忽视,必须划定相应的科技伦理底线。实际上,神经技术对人的长期影响中最值得关注的可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侵蚀、欺骗和僭越。除了对人的生物身体和物理行为的远程控制等有形的控制之外,还应该关注对主体性各种无形的肆意损害。应该看到,植入记忆、信念或情感状态、诱导人的自我封闭心理等将人的精神和思想作为控制对象的神经技术研发和应用,都极可能严重损害人的尊严。严重改变大脑电化学特性的神经技术则可能会引起身心状态的复杂改变、影响人的自我认同、使主体的精神完整性和身心和谐遭到不可逆的伤害。

五是神经技术带来的认知增强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神经技术的可及性问题、个人心智特征改变的自决权及其限度问题。从认知能力增强的角度来讲,神经技术在改善认知能力障碍方面大有可为,但考虑到认知增强可能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和研究资源有限等因素,一般认为对于能力正常者改善性的认知增强应审慎展开。从科技普惠性的维度看,目前值得关注的是神经技术发展如何提高可及性,以满足更多失能者的需求。但随着神经技术的成本和门槛的降低,自助性的神经技术的普及必然会带来个人能否完全具有心智改变的自决权等需要认真对待的伦理难题。

六是如何通过提升公众神经伦理素养,应对掌握神经技术的个人和非传统实体对神经技术的滥用。神经技术未来的许多威胁很可能来自不受管理和监管约束的个人和非传统实体,对这类挑战,很难通过一般的法律伦理加以规制,这使得个人神经伦理素养的提升成为必不可少的应对之道。

七是神经技术产品和服务如何通过可操作的伦理设计推进负责任的神经技术研究与创新。其要点是将对神经技术的伦理考量与用户的使用实际相结合,通过更加透明的操作、更多自主性的选择、动态的神经数据流保护和强调用户视角的设计等,减少应用的风险。

面对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驱动的深度科技化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需要更加认真地审视科技的现实利弊和深远影响,成为善于驾驭科技与伦理双螺旋的科技智人。(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脑机接口健康发展需拉紧伦理“缰绳”
...《伦理指引》)。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说:“《伦理指引》为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脑机接口研究整体可控脑机接口技术频频取得突破,其可能带
2024-04-12 02:58:00
脑机接口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受关注
...。”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段伟文表示。“神经连接”公司表示,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讲,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发展实质上开启了人机合成思维的新时期,神经技术设备及其软
2024-03-01 02:41:00
从科幻走向现实 脑机接口重塑“人机交互”场景
...号,无需手术。相比较而言,三类技术路线中,侵入式最激进,虽然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神经信号,但手术有风险,而且成本较高;半侵入式是折中,在不破坏神经组织的同时,可获得较高信号强度
2024-02-06 14:35:00
...在利用脑机接口新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安全、伦理等问题。“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什么异样。通过医生远程调控的方式进行治疗,但需要定期为植入体内的设备充电,以保持持续运转和
2023-06-12 02:25:00
远光 | ChatGPT爆火引发AI应用边界大讨论,美丽新世界还是潘多拉魔盒?
...值。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段伟文在接受搜狐科技专访时表示,研究者对ChatGPT是又爱又怕,因此对教育界或科研圈的封杀行为表示理解,“它有悖于现有的学术
2023-02-17 11:00:00
...术难题。另一方面,脑机接口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以及伦理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关注的重点。《脑机接口伦理原则和治理建议书2023》提出了神经干预的安全风险、非自主决策风险、脑隐私泄露
2023-06-12 05:47:00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科技视点·走近新质生产力⑥)
...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分别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的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说:“医工交叉融合推动了脑机接口的创新发
2024-04-08 10:54:00
你可以任意摔打机器人娃娃吗?
...长江日报·技术与人·你可以任意摔打机器人娃娃吗?段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技术有病我没药》。□ 段伟文各种陪伴机器人,不论是无形的智能软件或智能音箱,还是将来可能出
2024-04-23 04:39:00
国内脑机接口商业化至少仍需2年,百亿市场还有哪些挑战
...接口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据科技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简称“指引文件”),脑机接口通过记录装置采集颅内或脑外的大脑神经活动,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等对神经活动进行解码,解析
2024-03-02 10: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记者在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前瞻布局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7 16:24:00
京东11.11直播技术全面升级,立影3D技术、JoyAI大模型重构沉浸式购物体验
随着京东 11.11 大促的火热进行,京东直播再度升级技术布局,以 “立影 3D 技术”“Joy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2025-10-27 15:39:00
电机能效提升领域再添标杆!25 项产品 / 技术入选全国节能降碳示范名单
为深入贯彻国家 “双碳” 战略,加快电机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此前启动 “全国节能降碳示范产品 / 技术推荐” 征集工作
2025-10-27 15:42:00
吉刻现场|硬核登场!吉林选手角逐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晋江)开幕。本届大赛,吉林省派出23个项目团队组成的参赛队伍角逐三个大赛道
2025-10-27 14:09:00
厦心医院实现手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许良友 付磊 刘云芳)10月23日,一项载入医学史册的创新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圆满完成
2025-10-27 08:11:00
新闻纵深·解码钢铁大模型|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
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编者按当钢铁遇上人工智能,一场“智变”正悄然发生。为生动展现人工智能为钢铁产业生产
2025-10-27 08:12:00
第十一届NJSD软件开发者会议在软件谷举行江苏规模最大,1400名软件工程师在宁“聚会”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林园园)70多位业界“大咖”登台演讲
2025-10-27 08:2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瑞于品华杨刚记者徐宁)近日,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橡胶防老剂中间产品RT培司(4-氨基二苯胺)除盐技术取得突破
2025-10-27 08:2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淏涵记者张希)日前,南京林业大学与乐惠国际南京基地签署《校企全面合作协议》《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全面开启校企战略合作
2025-10-27 08:22:00
高效,是都市青年的通行证:InstaShake以“一杯营养”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 新锐品牌以“零添加、无预制、纯手工”的坚守,为上海都市人群注入鲜活能量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上海,追求健康与追求效率似乎成为一道单选题。然而,新锐健康饮品品牌InstaShake正以其独特的“零添加
2025-10-27 08:39:00
济宁银行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维发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鲁网10月27日讯近年来,济宁银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洞察科技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重点产业链金融需求,以产品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2025-10-27 11:07:00
汪昌莲据《经济日报》报道,“两三元就能买品牌饼干薯片”“上百种散装零食任意挑选”……从县城到乡镇,在街角与量贩零食店不期而遇已成逛街“标配”
2025-10-27 11:10:00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先降后升,27日早晨气温较低。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晴间多云,北风转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4℃左右
2025-10-27 11:28: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雷神科技聚焦信创生态构建
鲁网10月27日讯虚实无界,智享未来。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即将在崂山区拉开帷幕。2017年以来,由崂山区成功承办的虚拟现实创新大会
2025-10-27 11:4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北京一市民反映有陌生男子在她家中无人时,通过指纹解锁智能门锁多次进入她家。当事人焦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
2025-10-27 13: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