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攻克技术难题 注重生态友好 优化施工管理(产经观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18 06: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正在紧张施工

攻克技术难题 注重生态友好 优化施工管理(产经观察)

本报记者 韩 鑫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第 18 版)

攻克技术难题  注重生态友好  优化施工管理(产经观察)

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

新华社记者 丁 磊摄

祖国西北,莽莽天山横贯东西。

车出新疆库尔勒市区,沿216国道前行,海拔一路攀升,天山由远及近,窗外倏然换了风景——山体巍峨冷峻,山间小河流淌,滋养出大片绿意。视线右移,只见桥梁飞架、隧洞钻山,新疆乌尉(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比邻而建。

盘山而上,中导洞正在皑皑积雪下紧张施工。这便是乌尉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22.1公里的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

作为连接南北疆的重要通道,乌尉高速公路全长近320公里,桥隧比超40%,自2019年批复开建以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1%。2025年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后,乌尉高速便能实现全线通车。届时,驾车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乌鲁木齐至库尔勒车程将从7个多小时缩短至约3小时。日前,记者前往建设现场一探究竟。

创新工法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专研设备创下全球最深“一钻成井”硬岩竖井纪录

砂岩、花岗岩、大理岩……天山胜利隧道口百米外的一处展台上,陈列着上百种岩石样品,它们全部来自天山山脉。近观细看,每块石头形态各异,凿痕依稀可见。

“天山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中交新疆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景川将难点细细道来:整个隧道要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岩层复杂、地质脆弱;此外,隧道施工段处于高地应力环境,最大地应力值将近22兆帕,相当于一块手指盖大小的岩石就要承受200多公斤重量,是一般岩石承载力的50倍以上,“这意味着,施工中很可能遇到岩爆,破坏力堪比四五级地震。”

2021年7月,正式开工一年多,隧道进口端掘进至1900米处时,项目遭遇施工以来最大“拦路虎”——全线最大断层F6断裂带,影响宽度达440米。构造复杂、岩体破碎且富含水体,造就了特殊的“易碎”体质。

“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不怕‘来硬的’,也无惧‘来软的’,就怕这种‘时硬时软’的!”中交乌尉高速五标段项目总工程师黄登侠回忆,当时,坍塌、突泥、涌水接连出现,掘进机面临卡机风险。

改变不了施工环境,就改变应对方法。“传统钢拱架作为围岩支护,难以抵抗强烈的挤压力。我们决定转变思路,通过‘以柔克刚’,让结构更稳定。”随后,黄登侠带领团队通过反复模拟受力,研发出70厘米厚的泡沫混凝土作为减震吸能结构。

“它能有效吸纳地质活动产生的能量。最终,我们顺利穿越断层。”黄登侠介绍,自方案实施以来,工程经受住了一次次活跃地质运动的考验。

山体内,创新工法过断层;山顶上,专研设备打竖井。

天山胜利隧道最大埋深超过1100米,为缓解施工中的通风难题,并满足后期运营通风、排烟的需求,施工人员需要从天山自上而下开凿4座竖井,作为整个隧道的“呼吸系统”。

“2号竖井深706米,这根长长的‘烟囱’比广州塔还高出100多米,是当今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中交天和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康健说,团队设计制造出全球首个高寒高海拔超大超深竖井装备“首创号”,通过泥水分离技术,一举解决了千米级竖井泥浆排渣问题,创下全球最深“一钻成井”硬岩竖井纪录。

借助智能交通调度系统,洞内人、车和设备有序通行

超长隧道、超大埋深、地质复杂、岩石破碎,倘若采用传统的钻孔爆破法,想要打通天山,大概需要12年。

如何缩短工期?建设团队在公路隧道领域使用新的组合工艺,实现“长隧短打”。

中交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侯永川解释道,新的组合工艺相当于将整条隧道切割成段、分段施工,从而将工期从72个月缩短至52个月。

增加施工作业面,会提升掘进速度,但也带来了复杂的管理难题:高峰期时,幽深昏暗的隧道内,3个隧洞共7个作业面同步作业,每天1000多人进出施工,出渣车、材料运输车等超900车次往返其中,平均每两分钟就要进出一辆车。

“就这一超级工程而言,施工难度很大,但管理组织更难,绝非‘大呼隆’,而是‘精细活’。”中交乌尉高速六标段项目总工程师毛锦波告诉记者,隧道净断面狭小、运距又长,要保证连续施工不中断,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

确保车辆畅通行驶是第一个难关。

将近凌晨,洞外夜色如墨、万籁俱静,洞内却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出渣的、运料的、载人的,各式车辆来回进出、秩序井然。

“看那里!”顺着侯永川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架红绿灯正在指挥交通。“作业面数量多,还会随着施工进度动态调整,导致洞内运输路线变得更加复杂。”侯永川说,结合车辆配置、载重情况和行驶速度等指标,建设团队探索在隧道施工中设置红绿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中导洞交会处共安装8个红绿灯,通过流量管理增强通行能力、提高施工效率。

工程量大、工期长,让整个项目运转高效是关键考验。“根据劳动力曲线,在项目建设全程,人员和设备投入越均衡、波动越小,施工效率越高、进展越顺利。”毛锦波说,解答这道“方程式”,智慧化是“最优解”。

驶出隧道,步入数字化监控指挥中心,偌大的显示屏上,当前施工人数、洞内车辆、所处位置一目了然。“我们搭建的智能交通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洞内车辆和所有设备的定位,通过实时控制中导洞和横通道交会处的红绿灯,提高洞内车辆通行效率。”毛锦波介绍,针对施工人员,隧道电子门禁系统能精准了解其所处位置和施工进度,不仅能实时发布信息,一旦发生危险也能及时疏导。

通过综合处理施工废水,确保施工“零污染”,实现循环利用

天山富含水分。打通天山,注定要经历一场与水的“较量”。

从洞口一路向内,越往深处,裂隙涌水越大。“施工高峰期,每天涌水近4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小时冒出1700吨水。”中交乌尉高速五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鲁泽建说,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毗邻国家1号冰川,位于乌鲁木齐河畔,“整个施工路线穿越乌鲁木齐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绝不能造成污染。”

通过纵横绵长的洞内管道,涌水得到快速抽排,但如此巨量的水流,出洞后如何妥善处理?

“洞内的水分为两类,需要‘分而治之’。”鲁泽建解释,一种是清水,也就是天山断裂带中涌出的裂隙水,这部分水质不受施工影响;另一种是污水,是施工建设产生的含有油类、氨氮等物质的废水,必须重点处理。

处理洞内出水,首先要“清污分流”。隧道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修建了水流收集池,并设计为“一上一下”两种空间。山体裂隙水收集池处于地下,经沉淀后进入中央排水管道;施工废水收集池处于地上,废水进入收集池沉淀后,再经抽水泵进入废水管道。

循着管道的方向,在中导洞洞内和隧道进口端30米处,三座废水处理厂源源不断接收着分流后的施工水。

“三座处理厂各有侧重,通过相互配合实现精细化废水处理。”项目管理人员李刚介绍,位于洞外的两座处理厂采取沉淀、过滤和膜法的组合工艺,能针对性处理施工废水;位于洞内的三号处理厂则引入电絮凝工艺,可迅速凝聚水中的胶体悬浮物,有效处理裂隙水,“整个施工期间,我们每隔一到两周,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Ⅱ类水质标准。”

“通过对水体进行综合处理,不仅确保了施工‘零污染’,还实现了循环利用。”指着在隧道外厂区游走的洒水车,鲁泽建说,车上罐体中使用的就是处理后的废水,节能又环保。

历时4年多,目前天山胜利隧道中导洞即将贯通,左右主洞双双挺进两万米,待到明年全线建成通车,乌尉高速公路将穿越巍巍天山,成为一条支撑区域发展的“快车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8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绿电源源出高原(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④)
...互补项目国投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绿电源源出高原(产经观察·走进重大工程一线④)本报记者 丁怡婷《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第 18 版)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
2023-09-06 06:16:00
建筑业转型升级展新姿(产经观察·传统产业新模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建三局研发的住宅造楼机正在作业。夏仲斌摄从住宅、学校、公园等“小而美”项目,到桥梁、铁路、机场等大型基建工程,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持续
2023-11-15 09:56:00
盾构机,“百变金刚”本领强(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日前,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顺利始发,建设世界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范少文摄河南郑州,“帕蒂加朗号”盾构机下线,开挖直径达15.7米,将出
2025-05-14 06:21:00
...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序推进(产经观察)本报记者 丁怡婷 张文豪河南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坐落在山坡之上的百米风车缓缓转动。这里位于桐柏山脉和伏牛山脉交界处
2025-01-08 06:10:00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被罚
...工程咨询等资质的国有大型综合甲级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产经新闻热线:0531-85193242
2025-09-04 06:43:00
126米!打造江西高速“第一高墩”
...来的滤饼可回填重复利用,有效解决了桩基施工环境污染难题。那么,地处连绵群山的罗霄山脉、国家4A级陡水湖风景区,江西省重点工程遂(川)大(余) 高速是如何建造这座“第一高墩”
2024-01-04 09:07:00
长虹飞架,高铁将上舟山群岛(产经观察)
...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长虹飞架,高铁将上舟山群岛(产经观察)本报记者 李心萍《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第 18 版)正在施工的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郭
2024-09-25 06:08:00
中交中南工程局被罚34万余元,此前因生产隐患被约谈
...程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23日,法定代表人刘拥华。产经新闻热线电话:0531-85196807
2025-07-21 10:03:00
组合施工,建设超长海底隧道(工匠绝活)
...日报山东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建设团队着力攻克技术难题——组合施工,建设超长海底隧道(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王 沛三臂凿岩台车在进行炮眼打设作业。韩文明摄工人正在检查管片拼接情
2024-07-06 07: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淄博首家反诈示范营业厅成立揭牌
淄博首家反诈示范营业厅成立揭牌淄博市公安局与淄博移动警企联动筑牢群众反诈防线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鹏)11月14日
2025-11-14 17:36:00
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林晗)14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赴仓山开展宣讲。市委宣讲团成员、市纪委副书记
2025-11-14 17:37:00
郭宁宁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宣讲并调研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贡献青春力量郭宁宁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宣讲并调研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赵昕玥/文 张人峰/摄)11月14日
2025-11-14 17:37:00
秦皇岛青龙:农文旅融合助“土味”变“潮品”
河北新闻网讯(陈晓蕾)“家人们,镜头里的每一样,都是咱们青龙独有的旅游好物。今天这场‘好物甄选’,既要让青龙特产成功出圈
2025-11-14 17:39:00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秦皇岛博物馆大思政课”展示活动举行
河北新闻网讯(周雅琪)11月14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秦皇岛博物馆大思政课”展示活动在秦皇岛博物馆报告厅举行
2025-11-14 17:41:00
安庆打造“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 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482.5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上午,安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安庆”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安庆“十四五”协调发展成就
2025-11-14 17:50:00
碧霞学校“万师访万家”活动中的育人温度
为深化家校共育,上饶市广信区湖村乡碧霞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万师访万家”活动。开学初的部署,化为了老师们贯穿学期的扎实行动
2025-11-14 17:50:00
喜报!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优秀毕业生陈海诺被海军航空大学录取
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优秀毕业生陈海诺同学,凭借卓越表现和优异成绩,从南昌二中海航班成功考入海军航空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飞行学员
2025-11-14 17:50:00
为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强化国防观念,横峰县龙门畈乡组织开展了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让“国无防不立”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学子心中
2025-11-14 17:50:00
广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化妆品店(商场)规范化建设
为进一步落实化妆品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化妆品经营秩序整体规范提升,上饶市广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妆安行动”化妆品标准化店(商场)建设工作部署
2025-11-14 17:50:00
11月12日,太原市河湖长制主题知识竞赛在市水务局举办,来自市河湖管理中心及十县(市、区)河长办的11支队伍同台竞技,以赛促学
2025-11-14 18:13:00
11月14日,记者从尖草坪区了解到,为让更多群众了解综治中心功能,让更多矛盾在综治中心化解,尖草坪区综治中心组织全区13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同步开展“有矛盾找综治”主题宣传活动
2025-11-14 18:13:00
尚义县开展消防产品抽样送检专项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冯苗)11月12日,尚义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专业执法人员开展消防产品抽样送检专项工作,以严格排查护航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2025-11-14 18:17:00
蔚县郑家庄产业乡风“比翼齐飞”
河北省蔚县郑家庄坐落于翠屏山下,这个有着931人的古村落,不仅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更以产业深度融合与乡风文明建设为双翼
2025-11-14 18:18:00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协调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增强高铁运力、提升普客品质、强化便民服务,助力吉林万亿级“大旅游”发展
2025-11-14 1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