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新闻网消息(刘玉明 记者 刘佳慧)“现在路修好了,运输更加方便,又整治了山坪塘,有效缓解了旱情。”冬日时节,走进绵阳市三台县八洞镇龙宝山村,一谈到村子里的变化,村民们颇为感慨。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县在龙宝山村实施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让昔日的小山村焕然一新。
修建好的产业大道
龙宝山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全村产业有所发展,但基础设施还没有跟上,特别是产业道路没有硬化,产品运输很不方便。加之该村多山地,缺水也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此次以工代赈项目投入资金565万元,项目的实施将补齐该村粮油、生猪及果蔬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的短板。
近年来,龙宝山村不断完善产业基础,发展粮油、蔬菜、生猪等产业,带动当地低收入群众稳步增收。截至目前,该村种植优质粮油3000亩、优质水果及坚果300亩、蔬菜460亩,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
据介绍,此次以工代赈项目包括新建产业道路7318米,整治山坪塘3口,整治渠系4511米。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该村7个组近4000村民的出行和生活生产用水难的问题,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施工现场
“以工代赈是个好政策,能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理事会理事长张金华说,龙宝山村以工代赈项目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群众是根本、项目是载体,组织群众工作千万不能放手”的原则,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由项目理事会总牵头,组建工作小组,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工。
修建好的产业大道
“我们把以工代赈村民自建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推动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落实。”三台县以工代赈县级负责人杨虎介绍,龙宝山村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对党有深情、对工作有热情、对群众有温情的“三情干部”为标准,选出好干部,组建理事会,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把以工代赈项目建成增收工程、满意工程和民心工程。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三台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个,组织749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502.17万元,人均增收近7000元。(图据三台县委宣传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