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8 23:24:00 来源:阿宅社会

万象“耕”新丨现代化生产营销“土特产”变“抢手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在我国,不同的气候、土壤形成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使得每一片水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物产。眼下,各地正在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挖掘土特产的发展潜力,推动全链条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广州增城迟菜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眼下已经进入了收获季。在这片种植基地里,十几位农户正在田里采摘,经过摘叶、打包、装车,最快6个小时后,新鲜的迟菜心就会出现在周边城市的各大商超和餐厅里。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广州增城种植基地供应部负责人刘杰坤:现在我们迟菜心平均每天销量10吨至12吨左右。现在我们都是通过线上平台和直播带货扩展销售,这两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为了进一步擦亮增城迟菜心品牌,实现高质高产,广州市农业农村部门搭建了迟菜心大数据平台,接入当地5个种植基地的种植数据,为农户提供种植环境监测和田管服务方案。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在江西省永丰县,1500亩羊肚菌刚刚成熟就被订购一空。种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羊肚菌的菌种和营养包从四川、湖南等地购买,不仅价格贵,成本高,长途运输非常影响菌种质量。就在去年,当地出台了羊肚菌产业帮扶政策,建设一批智能化、专业化的羊肚菌菌种繁育合作社,标准化生产菌种及营养袋,保障了菌种的质量。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吉安市永丰县羊肚菌菌种繁育合作社负责人刘炳发:从我这里购买的菌种,大概4000元一亩,降低了39%的成本。跟我合作的基地都安装一套监测仪器,如果发现什么问题,我们都及时解决,大大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甘肃陇南是油橄榄生长的“黄金地带”,为了助力土特产发展升级,当地推动农户与油橄榄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在企业里,油橄榄经过精深加工,摇身一变成为金色的初榨橄榄油,“土特产”品牌价值和产业链价值进一步提升。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加工企业负责人马通:除了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之外,我们也增加了很多的延伸产品,像橄榄菜、橄榄油护肤品,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着周边更多的老百姓来发展这个产业。

“冷”服务“热”起来

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当地全力推进新型冷链仓储设施建设,让全县的土特产卖得更远。

春节后,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村的黑猪养殖户唐丹,每天都要通过冷链发送1000多斤黑猪肉。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村养殖户唐丹:很多人吃过我们北川的腊肉过后,想吃到我们北川的生鲜黑猪肉。我们就通过冷链,把黑猪的生鲜肉运送到了客户的餐桌上,反馈相当好。

像这样的“冷”服务,正在让当地土特产热起来,而共享使用模式,让冷服务覆盖到更多农民。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这两天,种植户邓胜林正忙着从邻村的蓝莓产业园保鲜库里,将自家农场储存的5吨耙耙柑发往全国各地。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华村甲缘农场负责人邓胜林:单独使用,它的使用成本,每天的电费一般是在四五十块钱。采用共享共用的模式,大家一起来使用这个库,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同时又降低了使用成本。

随着北川“冷”链保鲜储藏、运输的不断完善,一大批“土特产品”搭上了冷链快车,让乡土山货成了网红尖货。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晓坤:先后支持7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各类冷藏设施179个,冷藏储藏量达2.6万吨左右。实现有需求的村全覆盖,有效提升了我们生鲜农产品的收储和保鲜能力,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收益。

冷链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冷链专业人才也在加快补齐。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郑伟星:通过订单式培训、联合制培养等多元化冷链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北川提供更多的乡村冷链技术人才。

自贸区里的土特产

出口之路更顺畅

随着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升级,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加,如今,乡村“土特产”正乘风出海走向世界,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土特产,但是首先来到这个地方是河南自贸区。国际贸易、保税直购、跨境电商,那么这些和我们的土特产到底又有什么关联呢?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中大门万店互联服务专班李园园:关联就是跟我们今年的增量板块有关,就是出口土特产。一直在做,但是今年开春以来的订单量出现了暴增。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3000平方米的土特产专区里,记者看到了众多优质土特产。王守义十三香等产品畅销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西峡县的香菇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第一大香菇出口县。开春这段时间,正是核桃、大枣、花生等产品的出口集中期。

“冷”服务“热”起来,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中大门万店互联服务专班李园园:所以说我们现在前三个月,就第一季度,我们也是只争朝夕,然后为咱们第二季度(出口订单量)的井喷做全面的储备。

此外,自贸区里的服务专班还梳理了语言、时差、包装等出口通关涉及的多项关键问题。搭建统一的大数据交易平台,推动信息、资金、人才等各要素的高效连接。即便在春节期间,服务专班也没有休息一天,从产地到销地,全程设有跟单员,让土特产乘风出海之路更加顺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9: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夹缝男孩”坐轮椅重返北川中学,先忙事业再结婚
...专心做电商这一块,希望帮助自己和乡亲们的水果和其他土特产打开销路。”“5月13号,将进行首次带货直播。”5月11日晚
2023-05-12 15:16:00
味美质优“绵阳好物”蓉城“圈粉”
...量线上点单,线下配送,家门口取货……在推介会现场,土特产也搭上电商快车,晒出了“智慧”农业发展新路径。不用去绵阳,也一样能尝到“绵阳好滋味”,绵阳米粉、肥肠等预制菜在现场也很
2023-01-12 11:29:00
...展”出农业发展新路径在推介会现场,香肠、北川腊肉等土特产也搭上电商快车,销往各地。不用去绵阳,也一样能尝到“绵阳好滋味”,米粉、肥肠等预制菜在现场也很受欢迎。以中药古方开发的
2023-01-17 08:33:00
这场全国农产品盛会透露赣味土特产“出圈”密码(图)
...)供采双方添加联系方式 观展市民品尝美食品牌突围从“土特产”到“金名片”的跃升“萍乡的安源辣椒,除鲜辣外,还很香,让人吃完还想吃。”品尝完辣椒炒肉这道菜,来自北京的采购商李
2025-08-13 04:51:00
“土特产”缘何成了“主角”?
...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主场活动上“土特产”缘何成了“主角”?□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这是甘孜最有特色的农产品,快来看看!”刚刚摆好展品,甘孜州农牧农
2023-09-24 06:09:00
瞄准“土特产”做强现代农业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近湖街道瞄准“土特产”做强现代农业本报讯 (杨升 孙朝晖)农业项目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今年以来,建湖县近湖街道坚持把农业重大项目
2024-04-10 01:14:00
贵州3万亩豌豆尖迎来采摘旺季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这个正月,不少土特产成为了抢手年货。贵州龙里豌豆尖就畅销粤港澳,质优价高的关键就在一个“鲜”字。今天(2月11日)的《一线调研》我们跟随记者去看看豌豆尖的
2023-02-12 11:22:00
两会圆桌派丨德州加力提效乡村全面振兴,有实招!
...径。德州市政协常委、德百集团总经理郭群在《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让“夏津古桑”发“新芽”的建议》中,从“土特产”出发,建议德州市出台奖励措施,大力推动“桑三宝”这一“土特产”,
2025-01-12 12:33:00
快递进村助土特产进城
来源:极目新闻在云南昆明市顺丰斗南鲜花物流中转场,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对鲜花包裹进行快递分拣。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快递进村,事关亿万农民的生产生活,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数据
2024-04-12 10: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