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牟元媛
11月5日,凉都微冷,山里的村寨却开始热闹起来。一打听,原来是凉水井村正在开展“善举银行”积分兑换活动。
凉水井村位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大用镇,村里每个月都会开展积分兑换活动。
几十名群众陆续来到村委会门口,或坐或站,等待着这个月“善举银行”积分兑换开启,也想看看上个月的好人都是哪些。
“刘邦友,不仅把家里生病的妻子照顾得很好,还把家里的环境卫生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连村口的路段都在他的扫把下变得干干净净,现兑换1提生活抽纸、2提生活卷纸、1瓶洗洁精、1包洗衣粉。”凉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姚德凤念道。
还有些不好意思的刘邦友,轻轻摆了摆手。“都是举手之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旁,村民石元珍领到了2提卫生卷纸、1瓶洗洁精。“前些天帮着清理了育才学校到纳种寨口路边的杂草,村里给我积了90分。”
…………
让村民们交口称赞的这个“善举银行”,创立于今年4月28日,采用赋分制,村民在做了善事后,可通过自己申报、他人报告、事后补报等方式申领积分,积分记录在册,并可兑换相应物品。每年排名靠前的村民,可以获得奖励。此外,积分作为“资产”,还可以传承,以鼓励村民积极向善。
开办6个月来,凉水井村的“善举银行”已经“存”入好事200多件,每个月一次的积分兑换,“兑”出了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和淳朴民风,更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凉水井村四组村民薛明勇平时就是个热心人。今年夏天突然强降雨,让组里的田坝被淹。他第一时间就拿出手机拍照并发给村里的干部。
“就这么一个小事,都给我积了60分。”薛明勇告诉记者,分数其实是荣誉,代表了自己时时刻刻把村里的事当自家的事。
“存入”正能量,“取出”新风尚。
在大用镇党委书记朱东波看来,基层治理需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善举银行”的“一存一取一传承”,让有德者有得,树立了导向,引导群众向上向善。
如今的凉水井村,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的少了,更多的群众把心思放在了发展上,利用700余亩闲置土地,发展了玉米、油菜、大豆等种植产业。
现在,凉水井村“善举银行”的用户越来越多,其中既有本村人,也有外来“新村民”。
记者在采访时还注意到,“善举银行”的记录从原先的纸质账本转移到了线上系统,村民积分最高600多分,全村95%以上的村民都做过好人好事。
更令人感动的是,很多好事的背后没有名字,“善举银行”引领的文明乡风,在凉水井村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不断激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4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