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我与《北海日报》的因缘有些偶然。
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我在北海避寒。那时口罩求购无门,有人说手机下载“爱广西APP”,输入身份证号码,可以预约,参加摇号。一个门店一次只投放600只,开始也担心武汉的身份证号码被电脑踢出来,不想参与,最后还是侥幸一试,居然预约成功,领到5只口罩。急切切要把自己的幸运和北海的开放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网上搜到《北海晚报》副刊的QQ邮箱。稿子传过去,留了酒店的地址,也留了武汉的住址。很快收到样报,那篇小文没几天就发出来了。
去年三月,银行卡上多了一笔钱,注明是《北海日报》“听海”的稿费。有些纳闷。没给《北海日报》投过稿,2020年5月回武汉后倒是给《北海晚报》投过一篇《北海的春天》,也很快刊发出来了,但不知道我和“听海”有什么关系。后来接到《北海日报》的电话,随后收到《听海》一书。原来《北海的春天》一文2022年底收入了《北海日报》副刊的优秀散文选集。
断了三年,又续前缘。问潘沁编辑投稿可不可以投到以前的邮箱。她说可以,也可以加微信发给她,并告知了手机号码。这一年来,经她润色编发了《北海早茶》《金滩看日落》等5篇散文。
我在北海过了一个特别的年,冬天住到春天,住了四个半月。在那个特殊时期,北海给了我安全和安慰,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回忆,去回味,去书写。北海的银滩金滩甚至触目所及的风景都很美,让我时常想起。北海不缺写作素材。
从潘沁编辑的朋友圈,我注意到她一人负责的副刊就有“记录”“繁花”“艺谭”等多个专版。《北海日报》的副刊,内容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书评、报告文学以及书法、美术、摄影等多个文学艺术品类。现在,保留一个副刊专版的报纸已不多见,我像回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文学的黄金时代。北海依旧是文学的春天。
有时,我想一个不大的城市,怎么会有那么充足的稿源?看多了《北海日报》副刊文章,特别是看完《听海》上下两册文集后,我明白了。不光大量本土作者在辛勤笔耕,全国许多地方的作家包括知名作家,许多文学爱好者也在共襄盛举。有的退休后在北海买了房,有的在北海租房住酒店做“候鸟”。宝刀未老,而闲暇偏多,正好以文自娱,以文会友。北海宜居的气候,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它的“文学气候”。《北海日报》不缺笔力雄健的作者。此后投稿,就多了一些掂量,多了一些斟酌,更不敢轻易出手。
我觉得写稿跟名利没有太多关系。不能说没有一点发表欲,但我主要是想过得“精神”一点,是在用文字寻找知音。编辑采用我的稿件,不是说我写得有多好,应该是从文字看到了我的志趣追求和对北海的感情。城市分大小,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一张报纸的文化地位又不能以大小来衡量。“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北海”,我从《北海日报》,从它的编者作者读者就读出来了。
我与《北海日报》的文字缘,看似有些偶然,实则又是必然。因为,我们都把文化看作了心中永远的风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