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东湖评论:“博物馆+”模式掀起文旅新热潮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0 15:40: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到6600万人次,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关注和需求。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和历史记忆的代表,是传承和弘扬国家文化、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进步和智慧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也随之变化。

“博物馆+科技”,解锁陈展新方式。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VR、AR等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与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体验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文物库”,公开了10万余件文物的高清数字影像,配以名称、时代、作者、颜色等各种关联词的检索功能,在满足人们欣赏、学习、研究等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了文物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

“博物馆+文旅”,焕发城市新活力。将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科技等行业融合,共建文化网络和旅游产业,如博物馆的线上、线下互动、观展方案,结合观众兴趣点进行场景式搭建,将博物馆体验式陈展融入人文城市建设,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近年来,武汉市探索“文博+文艺”新模式,在武汉博物馆内搭起百花亭,零距离演绎《贵妃醉酒》,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千年古城上,上演原创舞剧《城之根》,文旅深度融合的新业态,让游客拍手称绝。

“博物馆+社交”,催生文化新风尚。社交体验成为当今文化场所的一个大趋势,这不仅需要提高博物馆的智能化程度,而且需要完善博物馆的社交功能和社交氛围,让观众之间产生更多的连接和互动,更好的推广博物馆文化。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6楼常设展厅的一件罗汉陶瓷雕塑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中最火爆的打卡点之一。为一睹“无语菩萨”实物,观众扎堆前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一度出现约满状态。文物衍生的表情包和短视频,不仅为社交增添了几分趣味,也让人感受到文物别样的魅力。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代表和文明进步的守护者。经过科技赋能、跨界合作、强社交化等全方位升级,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期待未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能够越来越大,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创新和有价值的文化体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姓名:方芳(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下,正逢暑期亲子游旺季,各大博物馆迎来了参观热潮。然而,这股“博物馆热”被黄牛盯上。据央视记者调查,九成游客付费参观国博,免费票变高价票,“消失的票”为何都流入了黄牛手中?“没
2024-08-19 17:43:00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一些热门博物馆出现了预约难和一票难求的现象。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达到了7488万人次,其中故
2024-10-23 14:52:00
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五一”期间,部分城市的博物
2023-07-11 23:45:00
在繁华商圈看一场露天电影,到博物馆“打卡”心仪展览,身穿汉服沉浸式游览古镇,跟着音乐会、演出奔赴一座城……这个夏天,游客出行热情高涨,不断涌现的新产品、新业态“点燃”夏日文旅“新
2024-06-28 10:22:00
...拓展应用场景,持续开拓“文化+科技”的蓝海。过去,博物馆里的文物只能隔着玻璃静静观赏,而如今,借助3D建模、VR/AR、AI修复等数字技术,传统文化正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视
2025-07-01 00:19:00
...虚实间打造惊艳视觉效果的河南春晚再上热搜……静坐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黄土地上的遗产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纷纷于屏幕前亮相,走进了大众心里。技术应用的突破与创新,助力营造沉浸
2024-03-01 17:28:00
东湖评论:春风得意到鄂城
...动,营造出阖家欢乐的节日氛围,适合全家共同参与。市博物馆、市图书馆、鄂城区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春节期间持续开放,举办主题展览、新年社教、手工体验等活动,为热爱文化的市民提供了丰富
2025-02-10 18:11:00
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里殷商文明的神秘展品,到湖北地铁中流动的“文物长廊”;从法国印象派真迹跨越重洋的惊艳亮相,到AI云展让千年编钟的乐音触手可及,当下,各地博物馆正以丰富多样的姿态
2025-06-07 15:47:00
近期,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连续冲上多平台热搜榜首,掀起文物保护及追索热潮。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偶遇了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家人
2023-09-21 15: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