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三代人的“年关”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06 08: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余平

又到岁末,旧时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这时清偿债务,过年像过关一样,因此岁末这段时间被称为年关。

父亲祖籍湖南湘乡,年轻时在地主家当佃户,地主压榨佃户心非常狠。佃户们交来的租谷,地主总说是籽粒不饱满的秕谷。他们使用一种特制风车,一担谷经风车一吹就只剩七八斗了,其实被风车吹出去的谷子不是秕谷全都是好谷,地主还不允许佃户拿走。交租时大斗大秤进,借谷时小斗小秤出,这也是地主剥削佃户的常用手段。对父亲来说最可怕的是年关,父亲说不管天旱天涝有无收成,要向地主交的租一粒也不能少。每到岁尾年关地主的管家就带人挨家挨户催租逼租,要是交不上租子,被骂被打是常有的事,弄不好全家人还会被地主绑了去游街。年关往年的陈账加上本年的新账一起算,佃户家家都是旧债未清又添新债。

新中国成立后像父亲这样旧时的佃户不必战战兢兢过年关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省城招工,我考了进去,在城里有了铁饭碗,乡亲们都非常羡慕。我住的职工宿舍是当时很常见的筒子楼,后来结婚成家,单身宿舍又成为我的家庭用房。筒子楼里的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平方米的面积,非常狭小。

每到岁末家乡的亲戚都想到我这来过年。我对亲戚们来者不拒,好吃好喝招待他们。可这样招待了几年我就感到很吃力。我只是国有工厂的普通工人,一年下来也存不下什么钱,这一招待亲戚们,不但把存的钱花精光,还要找工友借钱应急。而且我一家住在狭小的筒子楼里,亲戚来得多了住宿也是大问题。久而久之亲戚岁末的拜访成了我的年关。有一年我实在没办法应对那么多亲戚来访,只好全家人寄住在一位工友家,算是躲年关。这样的年关我过了好些年,后来家乡人的日子也过好了,他们进省城成了家常便饭,我的年关才算闯过去了。

我是晚年得女,女儿现在从事白领工作,拿一份满意的薪水。 按说女儿应该很好找对象,也许是“千挑万拣找夫婿,高攀不成低不就”,女儿三十岁,至今还没男朋友。

每年岁末成了女儿的年关。妻子这段日子每天都要念叨:“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成了愁。”女儿这话听多了也烦,干脆不理她妈妈,母女一冷战就是一个月。岁末女儿的单位要在酒店举办年会,同事们只要提起婚姻这件事,都争先恐后地“教导”我女儿说:“你得抓紧啊!以后年龄大了,生孩子都难。”女儿只有唯唯诺诺来回应大家的一片好心。年尾女儿的同学聚会多,去不去参加同学聚会,女儿总是纠结万分。不参加同学聚会,人家说她不合群、孤傲,要是参加同学聚会,免不了要被人戏谑,同学的孩子都可以帮着“打酱油”了,当年的班花怎么还孑然一身?要转变观念,放低身段啊!一场本来开心的同学聚会,女儿却如坐针毡,仿佛在过关......

我家三代人的“年关”,也是三代人的故事,折射出不同社会时期不一样的“风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失败的经济原因:土地赋税的破坏,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劳苦大众反抗的信心。此时,在地主将重征压力又转嫁到佃户身上时,直接导致佃户集体抗租。激烈者竟至“乡官劝谕欲稍收租,而佃农悍然不顾,转纠众打出主之家”。在这些地方,地主“收租如
2024-08-07 12:25:00
夏、商、周三朝立国时间超长的原因
...,人们对雷电等自然力量都怀有敬畏之心。因此,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神权和礼法,即便是儒家也将礼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三朝中,与神灵沟通的祭司具有极高的地位,君权神授的理论也
2023-12-14 18:26:00
夏商周之后,后代封建王朝立国时间都比较短是为何?
...前,对于雷电等力量都被古人敬畏称神灵。所以在夏商周三代神权和礼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即便是儒家也把礼法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而在这三朝与神灵沟通的祭司都有很高的地位,同时君
2023-03-07 12:37:00
乱世中的挣扎与反抗:明清江南奴变揭秘
...。当然其实明朝的自由民(这里包括小商小贩、自耕农、佃户)的日子也很痛苦,但是最起码他们在理论上还具备翻身的可能性,而奴籍群体却没有这个希望。而这一切,在明末发生了变化。明朝末
2024-02-18 19:41:00
朱元璋葬父母有什么故事
...英雄赞歌。明太祖朱元璋原籍苏州,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世居苏州,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后来因为灾荒而迁徙至凤阳。到了凤阳后,朱家依然可以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来形容。朱元璋是家
2023-07-27 19:28:00
鲁西新区佃户屯中心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向前的内心力量,加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6月21,佃户屯中心小学特邀高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赋能导师玲子老师为学生作了“减压赋能心理营养课”主题心理健康讲座。本次讲座采
2023-06-25 11:50:00
地主不肯借地安葬父母,朱元璋衣锦还后说:你也想不到我会成天子
...吃尽了人间疾苦。他家住在濠州孤庄村,靠给地主刘德当佃户勉强糊口。可天有不测风云,1344年,濠州接连遭遇旱灾、蝗灾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朱重六,以
2024-12-27 09:02:00
...的王公贵族都拥有大量土地,每年可以向耕种这些土地的佃户收取巨额地租以及各种农副产品,这些土地被称为“庄地”,是清初八旗跑马圈地从农民手中抢占来的。辛亥革命后,王公贵族失去了政
2023-08-19 16:01:00
黄巢起义与宋朝的建立:历史的转折与影响
...南汜水县李诚的田庄,则是“方圆十里,河贯其中”,“佃户百家,岁纳租课”。我们看记载北宋末农民起义故事的《水浒传》,里面就谈到不少象祝家庄之类的庄园,这就是当时大田庄地主具体情
2023-12-12 14:4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
继母打骂致12岁女孩离家,12年后生母得知消息将女儿寻回:我对不起她,不知该如何面对
大皖新闻讯 “她跟着前夫生活期间失踪,现在找到她我心情特别复杂,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近日,贵州黄女士与女儿分散20年后再见面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2025-09-06 18:35:00
上犹县人民法院开学季集中发放案款36万余元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黄慧敏)9月3日晚,上犹县人民法院为15名务工人员集中发放案款,同时结合开学季时间节点,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课
2025-09-05 16:44: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的真情守护
护士是陪着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她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病房中的焦虑六十一岁的李大爷,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025-09-05 17:05:00
读城记|破闷之道
文|周恒祥夜半被孩子饲养的宠物小仓鼠发出的怪叫声惊醒,想想自己的闹心事,再也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突然觉得憋闷得慌。便打开手机
2025-09-05 22:11:00
上善若心:我人生价值——真善美的道德准则
“上善若水”,老子之言,流传千古,世人皆知水之柔韧、谦下、利物不争,以为至善之喻。然余独思之,水之善,终归外在之行迹;真正之善
2025-09-05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