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必看!今年高考有什么新变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04 14:31:0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年高考进入倒计时,即将走进考场的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我们为考生和家长准备了一份“考前必看指南”。

多地提醒:安检升级,手机不得进考点

目前,多地发布高考考前提示和考场规则,表示今年将加强高考安检。

北京

6月2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北京高考考前提示、考场规则。

考试当天,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考点。今年高考将采取进入考点和考场两次安检。

为便于顺利快速通过安检,请考生在进入考点前将手机交家长或带队老师保管,不将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带入考点。

广东

6月2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考生守则》,要求考生自觉接受监考员使用金属探测仪、智能安检门进行安全检查。这是广东高考首次设置智能安检门,将严查手机作弊,进一步保障高考公平。

云南

今年所有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所有考点首次配备使用智能安检门,所有考生经智能安检门检测无异常后方可进入考点。

江西

今年高考入场新增了安检门环节,考生需接受考点、考场双安检。严禁考生携带手机、智能手表、耳机等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

湖南长沙

5月30日,长沙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提示,所有考生在进入考室前须接受考点身份核验和两次安全检查,拒不配合的考生,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室,因个人原因延误考试时间的由考生本人承担。

必看!今年高考有什么新变化

新华社发(伊凡摄)

考场内是否需要佩戴口罩?

多地发出健康提示

今年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多地疾控部门相继发出健康提示,呼吁广大考生保持平常心。考场内是否还必须佩戴口罩?也有多地相继出台明确要求。

山东

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开展健康监测,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主动联系考点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备,按照相关要求在考点备用考场参加考试。

考试当日或考试期间出现可疑症状的,现场进行抗原检测,检测为阳性的考生将安排在备用考场参加考试。备用考场考生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考前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

福建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明确提出,按照“乙类乙管”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2023年高考坚持科学精准防疫,明确高考考试期间,佩戴口罩的考生在接受身份核验时应摘下口罩,以确保顺利进行身份验证。

考生若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前须将自备口罩放在考场外“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不得带入考场。入场后确有需要的,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由考场提供。

江西

考前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聚集活动,减少疫情感染风险。

黑龙江

要做好个人防护,考前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此外,黑龙江双鸭山市发布,考试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外,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西藏

西藏自治区疾控中心呼吁考生保持良好心态。“根据现有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的表现更容易为轻症病例。但考生仍要做好防护,尽量保证以饱满的状态去参加考试。”

广西柳州市

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但考生要自备口罩,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自觉佩戴口罩。考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佩戴口罩,听从考点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离开考场,不得在考点内滞留。

高考身份证丢失怎么办?

多地开通绿色通道

如果临考前不慎丢失身份证,应立即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办临时身份证,持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建议考生和家长关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提醒信息。如有的省份规定,如考生临时忘记携带身份证,须在考前向监考教师报告,经考点领导小组批准,可先参加考试,但在下场考试前要向监考教师交验身份证。

针对有考生高考身份证到期或损坏、丢失问题,近日,多地发布措施,为考生保驾护航。

上海“考生补证绿色通道”已开启。身份证到期或损坏、丢失的同学,可携带原身份证或户口簿、护照等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身份证件之一,前往就近公安派出所综合窗口申请加急办理。

云南昆明在全市32个高考考点各部署1台“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并安排专人做好操作指引等服务保障工作。广大考生可以通过“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后,按提示完成本人临时身份证证明打印。

湖南省针对全省中高考学生发布,从5月23日起至2023年6月20日,全省中高考学生居民身份证遗失、损坏或到期的,可持户口簿、学生证、准考证等到各居民身份证受理点,申请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并办理邮政速递手续。

必看!今年高考有什么新变化

新华社发(谭克兴摄)

考前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

考前失眠焦虑怎么办?

在考前,大家要养足精神,减少熬夜,规律作息,每天可以适当散步、运动,也可以听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聊天等。

考前突然生病怎么办?

建议大家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就诊时要和医生说明情况,开适合考生服用的药,避免在考试期间精神不足。另外,要多饮水、多休息,注意防暑降温,但切忌贪凉。情绪紧张时,更容易引发肠胃不适、头疼牙疼等症状,家里可以备一些常用药物,防止考试当天突然不适。

女生考试遇生理期怎么办?

如果没有严重痛经等症状,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吃药延迟的,放轻松、保持乐观心态就好。但如果生理期月经量过多、有严重痛经症状的,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饮食忌生冷、并注意保暖。

考前家里突发情况怎么办?

考前在紧张的情绪下,家里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加重我们的压力,这些负面情绪必须要及时疏解,可以和家人沟通、向老师寻求帮助,不要压抑自己,增加内耗。

必看!今年高考有什么新变化

温馨提示:

针对各地具体高考措施

请考生及时查询

祝所有考生考出好成绩

责任编辑:张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4 17: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目不同,6月9日考生参加不同科目考试的考场可能会有所变化,请考生看清准考证上的考试时间和考场信息,避免走错考场。
2024-05-25 06:48:00
@烟台高考生,6月6日下午可看考点
...时到达考点,留足入场身份验证和安检时间,避免因天气变化、交通堵塞等原因耽误考试。考生可于6月6日16:30后,持准考证到所在考点熟悉周边情况,为保证考场安全,考生不得进入考场
2024-06-04 09:59:00
2023年高考倒计时10天:多地考场首次配备这个!
...“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首次高考,2023年高考有哪些新变化?各地如何部署高考工作?多地报名人数上涨湖南、四川等地创新高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
2023-05-29 10:02:00
温州6.5万学子今日高考
...较去年增加4100余人,居全省首位。 今年浙江高考有较大变化,语文、数学、外语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内容较以往的浙江卷会有一些不同。 今年高考还将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重中之重。考生
2023-06-07 14:07:00
北京100个考点设置“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
...确保“平安高考”。快速进场手机提前交家长今年高考,变化从进入考点就已开始。各考点门口,指示牌特别提示:“手机等通讯设备严禁进入考点”。北京教育考试院明确,今年高考将采取进入考
2023-06-08 19:16:00
英语考试日15个考点 “静候佳音”
...子“考得怎么样”。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接纳孩子情绪上的变化,给孩子更多的支持。要鼓励考生们,不要再多去想已经过去的考试,“考完一门扔一门。”记者 刘冠霖 乔云 肖讷 胡迪
2024-06-09 08:11:00
...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多鼓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高考。考前做好个人防护。近期感冒发热的人数有所增加,加上天气
2023-05-31 13:52:00
2023年首场高考明天开考 记者探考点看到一张菜单
...性和阳性的考生分考场考试外,考试过程中健康状况出现变化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原考场考试的考生,都将安排在应急考场。因为考场种类变多,数量也相应增加,需要的监考老师数量也增加了。以学
2023-01-05 20:04:00
智能手环智能眼镜严禁带入高考考点
...常饮食和作息习惯,注意食品卫生和营养搭配,注意天气变化,调整心态,放松心情。 本报记者 李蕾
2024-05-30 05: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