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19日消息 日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对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申报进行公示。其中,昌江推荐申报的昌江黎族藤编技艺、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两项非遗名录榜上有名。
昌江黎族藤编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江文化馆供图
昌江黎族藤编技艺
自古以来,黎族人民善于就近取材,以巧手编织生活实用器具。黎族藤编器具就是黎族藤编技艺的成品。
昌江黎族藤编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江文化馆供图
黎族藤编技艺是由黎族民间手艺人通过将山藤经过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打框架、编织等10多道工序而成。
目前,黎族藤编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熟练掌握这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传授给亲人或村里人,此外,还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旅游月和其他节庆期间邀请黎族藤编技艺传承人到景区景点进行展示展销。
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
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江文化馆供图
牛皮凳,结构轻巧,结实耐用,黎家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已有300年的历史。从前,黎族先民狩猎后,利用黄猄皮、鹿皮等兽皮制作生活器具,后来,逐渐演变发展到用牛皮制作牛皮凳。
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江文化馆供图
黎族牛皮凳的制作工艺,靠的是手艺人的口传心授。石碌镇水富村是牛皮凳之乡,这个黎村从霸王岭深处的王下乡迁移而来,原来叫牙迫村。环境的变化,并没中断这些大山的汉子传承祖先传下来的手工技艺,他们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在制作牛皮凳,从未停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