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 蔡华丽)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校史馆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直播形式介绍该校航空航天博物馆的“硬核”展品,向青年讲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据悉,此次直播是“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的首场活动,该计划将邀请高校博物馆和校史馆馆长、负责老师以及大学生讲解员等嘉宾做客直播间,分享高校博物馆和校史馆的故事。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出“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旨在通过直播向社会推广高校文博资源,打造贴近青年的云思政课,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首席专家韩国军在直播时介绍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摄
“这座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航空馆,是在北航飞机结构陈列室和飞机机库基础上进行扩建而成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首席专家韩国军在直播时介绍,博物馆设有长空逐梦、银鹰巡空、空天走廊、神舟问天等4个展区,馆藏300多件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不仅是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航空航天科普与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是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韩国军介绍,1958年9月24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千余名师生奋战100个昼夜试制成功的“北京一号”试飞成功,这架飞机也是当时北航毕业生的一份毕业作品。如今,参与“北京”系列研制的北航1959届学生中,也走出了多位院士。
在直播间内,韩国军仔细讲解了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歼-10”战斗机、“黑寡妇”以及“鹞”式飞机这4件“镇馆之宝”的设计理念、研发过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王永志院士、致力于中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的李东院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等人的故事也引发了青年网友的广泛共鸣。
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故事,展现出了一代代北航人“空天报国、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也激励着广大青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专场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校媒视频号、中青校媒官方微博、“青年眼”抖音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抖音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