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冬季里看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七
任河村:抱团壮大“牛银行”
本报记者 左鸣远 赵 磊 见习记者 杨嘉琪 文/图
干净的牛棚内,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
杨生科来到任河村便民服务站,了解近期全国肉牛销售价格及相关信息。
杨生科父子在整理牛舍。
杨生科忙着给肉牛添饲料。
“哞……哞……”在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杨生科家,牛叫声此起彼伏。现代化钢架结构牛舍前后排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
近年来,彭阳县任河村大力鼓励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如今村里有200余户肉牛养殖户,全村养殖肉牛4200余头,从一家一户散养到成立合作社统一养殖,成了远近闻名的“牛村”。
61岁的杨生科,是任河村产业发展的“尖子生”。1月6日,杨生科与儿子忙着清理牛舍,两人配合得格外熟练。伴随着喂牛的吆喝声,不一会儿,牛群聚集到食槽旁,享受美味。
2003年,杨生科发挥自己擅长养殖、熟悉市场的优势,率先在全村进行肉牛养殖。“当时养殖业处于低谷,大家比较迟疑。我把自家的牛从5头增加到20头,1年内家庭收入翻了几番,让村民看到了希望。”杨生科告诉记者。
在养殖市场冲浪,抱团发展才能抵抗市场风险。2010年,杨生科牵头成立古城镇任河村兴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为村民组织饲草采购、疫病防控以及对外销售,为任河村所有养殖户趟出市场。2011年,看到在村里养牛也能挣钱,任河村也有了一波“农民工返乡潮”。杨生科又牵头创立了返乡党员农民工养殖创业园,让杨从军等30人入园创业,13年时间,杨从军成长为养殖近500头牛的养殖大户。
村民马长有夫妻都是残疾人,因为劳动能力较弱,想养牛而“无门”。2018年,杨生科将自己家的11头基础母牛赠予了包括马长有一家在内的10户人家。自此,一年一个牛娃让马长有家盖起了新房,“有了‘牛银行’,日子美滋滋!”
眼下,任河村肉牛养殖户中30头以上养牛大户有25户,每年向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出售千余头肉牛。去年年底,杨生科家就有20多头牛被运往广州,每头的利润近4000元。“现在大家日子都过好了,明年我们打算喂养雪花牛,产出高档、新鲜的雪花牛肉”,谈及未来发展,杨生科满怀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9: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