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李可 通讯员 牛永波
东明集镇位于东明县域中部,县城南15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辖34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中国“西瓜之乡”主产区,全国“生态文明”乡镇,山东省“一乡一业”示范镇,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中国淘宝镇。
东明集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扎实办好为民实事,着力推进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教育文体、乡村振兴等工作,近年来,持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抓手,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弹好法治“三重奏”
融入基层治理“大合唱”
近年来,东明集镇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要求,通过织密“一张网”、下好“一盘棋”、拧紧“一股绳”、促成“一条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行动指引,坚持党建引领、广纳多方参与、多元联调联动,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唱响法治保障“大合唱”,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注重发挥法治文化在促进乡村善治中的引导作用,以法治谋划平安建设,以法治解决矛盾问题,以法治引领社会风尚,倡树“践行法治精神,讲文明、守秩序”新风,推动法治理念、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向社会单位、社会群众辐射延伸。一是延伸普法触角,增强法制教育的全面性。坚持“一月一主题”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活动,与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单位合作,广泛开展“法治大讲堂”“法律服务面对面”“司法进校园”等活动,2023年,共开展活动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二是优化普法队伍,注重法治教育的普及性。深层次推进普法工作,打造一支领导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干部队伍组成法律服务志愿队伍,抓好“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等普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普法主力军的作用,大力宣传公益普法理念,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东明集镇普法队伍扩大至40人,共开展法律服务62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三是创新普法形式,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订单式”普法,把法律知识针对性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创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分享普法短视频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使干部群众通过互联网高效快捷地接受法治教育。目前,东明集镇创建的法律服务微信群累计分享普法短视频24条、转发普法知识200余条。
谱好矛盾化解“交响曲”,探索人民调解新机制。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减压阀”“稳定器”“连心桥”作用,推行“人民调解+”多元解纷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联动化解、就地化解,筑牢乡村平安稳定“第一道防线”。一是深化网格建设,织密溯源治理“过滤网”。坚持“脚板走访”一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网格员矛盾纠纷的“排查员”“宣传员”“调解员”功能,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运行格局,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经常抓、抓经常、及时发现、第一时间介入。二是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基层调解“防火墙”。结合冬春轮训、“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以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调解技巧、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截至目前,全镇共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4期,参加培训200人次,有效提高了人民调解员化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多方汇聚合力,拧紧多元化解“减压阀”。让“法理”与“情理”相结合、“镇调”与“村调”相衔接,通过“一杯和解酒”“一席暖心话”有效解决化解群众遇到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积极整合多元调解力量,构建“全要素、全口径、多元化”大调解格局,推行“人民调解+信访”“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新模式,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截至目前,东明集镇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329起,有效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力维护镇村和谐平安稳定的良好环境,其中辖区内景某某的调解案例被菏泽政法列为典型案例,杨某某的调解案例被县司法局列为典型案例。
弹好机制保障“共鸣曲”,焕发基层治理新高度。通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更可持续。一是强化平台支撑,实现矛盾调解“一站化”。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原则,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调解中心集成多种调解方式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采取一窗受理、分类调处、调解在先、诉讼对接的等形式处置矛盾纠纷。通过细化“一站式”受理工作流程图,健全职责任务清单,将“主动排查、风险评估、分类化解、迅速落实、跟踪办理,回访反馈、结案归档”贯穿全程,推动矛盾调解“闭环”运行。二是突出机制引领,实现诉求解决“程序化”。借鉴枫桥镇“四前”工作法,建立了镇党委、政府主导、分管领导协调负责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重要社情民意、重点办理事项、重大不稳定因素,即时研判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对动态信息、工作进展、创新举措、经验做法等,及时汇总上报。定期在各村开展“固定接访日”活动,“面对面”听取信访群众意见建议,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成功搭建镇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连心桥”。目前,“固定接访日”活动共当场化解矛盾26次,当场无法化解的建立问题台账132条,均在1个月内化解完毕。三是规范检查督导,实现考核管理“精细化”。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的专门督导组,对辖区内各行政村涉及的平安建设工作及时跟进、持续关注,开展定期督导和重点督导,对思想不重视、工作流于形式、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站口和村队,严肃问责,倒逼工作落实。设置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考核指标,以考促干、以干促效。2023年,督导组共进行暗访4次,季度督导4次,有效促进了镇域平安建设工作。
乡村蝶变满目新
锚定振兴阔步行
坚持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瞄靶心”。东明集镇针对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总体目标,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在34个行政村同步开展整治行动。一是发挥“党支部建网、党小组进网、党员入格、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一张网作用。由党支部划定网格,“定区、定责、定人、定标”;党小组负责规范网格管理及整治工作;党员带头参加支部组织的义务劳动,带头执行“门前三包”,带头清理“四堆”,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在全镇形成村级治理“小网格”推动环境卫生“大整治”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重点围绕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等重点区域,紧盯卫生死角、四堆十乱等突出问题,按照“责任清,任务明,措施准,标准高”的整治要求,包联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全程参与,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及时整改落实,共治村容村貌。
坚持立足实际,因村制宜“绘画卷”。东明集镇结合各村居不同的自然基础、经济水平等资源禀赋,充分考虑村情民情,科学合理设置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分类分阶段有序推进整治,做到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范化、长效化的维护机制,使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与各村经济设施发展水平相适应、风土人情相协调。一是提升一批薄弱村。对于基础较差的刘庄、东葛、王行等村,路边杂草多,村内违建多,道上垃圾多,采取基础提升为主。二是巩固一批进步村。对于任老屯、北贺庄等基础一般,但经过整治,整体环境有所改善的村,以巩固为主。在搞好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村庄绿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三是打造一批亮点村。对井店村、城子村等基础较好的村,以“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特色,保持自然风貌和乡土气息。
坚持长效管理,擦亮宜居“新名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管理,七分靠自律。东明集镇立足长远,把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持续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即时化、动态化,监管严格化、正规化,管护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刷新乡村“颜值”。一是实现“五个纳入”。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预算,纳入问卷,纳入督办,纳入暗访,纳入考核。二是与工作实绩挂钩。将村庄清洁行动效果作为镇村干部年底考核和各村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季度进行一次人居环境观摩评比会。三是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卫生清扫保洁制度》《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农村环境卫生督查监管制度》等多项制度,用好的制度来约束不良习惯和行为,农村人居环境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真正把农村建设成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东明集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作,进行“增点、连线、扩面、提标”,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推进东明集镇乡村面貌实现大改观、大变样,打造一批有颜值、有内涵、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
平畴沃野织锦绣
乡村振兴谱新篇
近年来,东明集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三个聚焦”,全力加快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示范引领、融合发展、全域提升”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奋力争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排头兵中体现东明集作为、展现东明集担当。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奋力争当“民富村强”排头兵。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长期以来,东明集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产业振兴上下足功夫。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高端生物医药等绿色低碳产业,全力加快五部深能300兆瓦清洁能源氢储能、恒浩环保材料等一批环保项目建设,科学规范格鲁斯、牧原等企业生产运营,全年生产总值可达到5亿元以上。与山东昌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现亩均效益提高30.5%,年可带动群众增收900万元以上;瓜果、蔬菜、大豆、花生实现规模化种植,冷库、仓储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均已配齐,产、贮、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格局稳步推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车间建设,带动农村留守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小车间”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奋力争当“美丽宜居”排头兵。一个生态优美、风景靓丽的示范片区,承载着千万群众的殷切厚望。近年来,东明集镇党委、政府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始终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累计投入资金4200万元,有力促进“道路沟渠净,房前屋后绿,村庄景色美”的愿景照进现实。投资2000万元东明集镇第二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已经投入运行,新修、改建的35千米农村道路落地通行,疏通的50余千米沟渠畅通无阻,清理的75万方淤土打通了“堵点”,“旱能浇,涝能排”的功能更加完善;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植绿治乱”的方式,30余万株绿化苗木和4万余平景观花卉,一个又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新农村正在呈现;镇驻地大街打造景观花池5350米,用“微景观”“小造型”点亮美丽乡村,以各村文化广场、民宅墙壁为主阵地,按照“一墙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的标准,完成文化墙设计3万余平米,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依托6000亩国有林场天然氧吧和东明二院、东明集敬老院、南华老年人服务中心等康养资源,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游二养三康复”颐养小镇。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正勾勒出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未来
聚焦基层治理提升,奋力争当“业兴人和”排头兵。高标准打造基层党组织,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队伍,是筑牢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的战斗堡垒。近年来,东明集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和农户的人力优势有机结合,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和村民“三方共赢”,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发展之路。同时,为加强乡村“小微权力”治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围绕打好乡风文明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先后举办第十三届农村文化艺术节、送戏下乡、书香阅读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专项治理行动,乡村治理水平全方位提升。
“百舸争流千帆竞,长风破浪正当时”。下一步,东明集镇将以更加开拓创新的胆识魄力,更加锲而不舍的执着干劲,围绕实施“五大振兴”战略,持续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崭新篇章。在东明集镇,一个个村庄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14: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