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十年十记·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⑤|一个脱贫片区,串起闪亮日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2 07:3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张家口市蔚县的“石荒草莓”品牌在京津冀打响,承德平泉市的蘑菇成了当地致富的“宝贝疙瘩”,保定市阜平县孩子们的歌声响彻了世界……

这是一个脱贫片区的可喜变化。因集革命老区、深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冀晋蒙三省区的33个县(市)曾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22个县(市)位于环首都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地。在脱贫攻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京津和张承保地区结对帮扶,这个脱贫片区实现了全面小康,正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前不久,北京日报记者、天津日报记者、河北日报记者探访昔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张承保区域,走进脱贫县(市)蔚县、平泉和阜平,感受京津帮扶为当地村民带来的闪亮日子。

十年十记·瓣瓣同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⑤|一个脱贫片区,串起闪亮日子

3月1日,在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镇石荒村草莓大棚内,村民正在采摘草莓。 河北日报通讯员 王鹏摄

■ “快来尝尝当初你们引进的草莓”

1月30日,记者和曾在张家口市蔚县挂职扶贫的北京市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干部李毅一起,回到阔别3年的蔚县。

望着车窗外熟悉的场景,李毅如数家珍:

“这是东双塔村高建财、高建法老哥俩的家,我曾为他们家医治好病驴。那是一头母驴,转年就生下了小驴。”

“马路右侧就是蔚县经济开发区,这个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年我们引进的投资千万元的项目,能解决蔚县500多人就近就业。”

“杨庄窠乡甄家沟村的蔚县原种猪场,我挂职期满回到密云后帮忙引进的项目,是个科技含量十足的现代智能猪场。听说最近还签了两个国外订单。”

…………

关切的目光,温暖的牵挂,好像他从未离开一样。

2018年4月初,时任北京市密云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级兽医师的李毅挂职张家口市蔚县扶贫办副主任,一干就是3年。

经过宋家庄镇石荒村时,李毅眼前一亮。过去土层下全是石头的石荒村,如今建起了39个草莓大棚。李毅兴奋地下了车。石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刚迎了上来,一把抱住李毅说:“欢迎回家,快来尝尝当初你们引进的草莓,甜着呢!”

大棚内,一垄垄草莓秧长势喜人,白色的小花争相盛开,已经熟了的草莓色泽鲜红、娇艳欲滴。“现在每个大棚年收入近5万元,草莓成了石荒村村民的致富果。”王刚说,3年前,村民怕赔本,不愿入股,现在都争着到草莓园来打工。

2019年,石荒村建了20个土暖棚,打算靠种植蔬菜致富,但是收效甚微。李毅引进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试种草莓。第二年春天,产出的草莓口感好,品质上乘。紧接着,蔚县利用1600万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引入大棚和“红颜99”草莓,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亩扩大到98亩。这些草莓50%销往北京,并通过北京公司进入各地超市。“石荒草莓”这个又甜又鲜的品牌在京津冀打响,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虽然李毅挂职早已结束,但当初引进的草莓种植技术留在了村民手中。到2023年底,“石荒草莓”总产值约468万元,石荒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 “津点子”圆了老张致富梦

在“中国食用菌之乡”——承德平泉市,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要致富,种蘑菇。种蘑菇能过上好日子,离不开“津点子”。

张志国是平泉市卧龙镇下洼子村村民,村里人叫他老张。头几年,老张家不宽裕,虽然心里也盘算过种蘑菇,但总是想想便作罢了。1月22日,记者在下洼子村采访时,老张坦言:“那时候,一没场地、二没本钱、三没体力,折腾个啥!”言语间,这“一二三”犹如3座“大山”,把他要往前奔的路堵得死死的。

可是,有梦的地方注定有光,有光就有转机。

时间来到2016年,天津市与河北省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对口帮扶承德的各项工作,在产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贡献“津点子”。

“平泉市的气候条件适宜蘑菇生长,更难得的是,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种菇经验。基于这些优势,我们以‘小蘑菇’做‘大文章’,培育优势产业,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天津挂职干部、承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辉表示,天津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支持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下洼子村建设食用菌生产园区,推出“零投入领菌棒”“设岗位挣薪资”等帮扶举措,为村民搭起致富的平台。

得知这一消息,老张坐不住了,前前后后往园区跑了好几趟。一圈问下来,他心里有了谱:“这事儿行!园区就是为了帮我们,啥钱不掏,先拿菌棒种着,挣了钱再还。我身体不好,就管理呗,雇人来干,技术员还给指导。”

一时间,3座“大山”都没了,老张心里那叫一个敞亮。

“2017年底,我先包了2个棚,拿了5万袋菌棒,雇了2个长期工,农忙时找小时工,整个2018年净琢磨咋管理了,棚内温湿度、通风情况、生长期注意事项、啥菇市场行情好,不懂就问。”老张念叨着,嘴角上扬,“一年下来,除去给园区的本钱和人工费,挣了10万块钱!”

这下,老张敢“折腾”了,加油干的劲头格外足。

打那起,他包的棚逐年增加、种的菇越来越好、挣的钱越来越多,2023年又进账45万元。老张成了“张老板”“张专家”“张大户”。

生意红火,日子自然好。老张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暖气、开上了汽车,“我63岁了,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这就是小康生活吧!”

最近是发菌期,老张又忙活上了。在2500平方米的发菌室里,他正在和工友给菌棒倒垛,降低温度。一袋袋菌棒成片码放着,足有一人高。“我现在包了6个棚,这些是新买的16万袋菌棒,可得护好我的‘宝贝疙瘩’。”他说。

■ “马兰花开遍太行山”

“看到‘马兰小乐队’的指示牌,就能找到马兰村了。”1月26日,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马兰小乐队成员席庆茹,在电话里熟练地给记者指路。

别看只是一名13岁的山里娃,席庆茹和小伙伴们在马兰村一起参加过儿童音乐节,上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还曾作为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员,与镇上5所山区学校的43名孩子一起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惊艳了世界。

原本藏在深山、曾是《人民日报》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驻地的马兰村,也从闭塞的“红色马兰”成了开放的“音乐马兰”。

这样的变化,要从北京来的邓小岚说起。

邓小岚是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的长女。2004年起,在北京退休的邓小岚回到出生和养育她的马兰村,为村里修建校舍,组建马兰小乐队,一趟趟从北京带来手风琴、小提琴等这些山村不常见的乐器,又手把手教孩子们演奏乐器、识谱唱歌。从此,胭脂河边、铁贯山上,不仅有了孩子们的嬉闹追逐,还有了琴声和歌声。

这一切,都震撼着席庆茹幼小的心灵。2019年,上小学二年级的席庆茹加入马兰小乐队,成为邓小岚带的最后一批学生之一。邓小岚送给她的一把自己用过的小提琴,席庆茹视若珍宝。

走进马兰小学的音乐教室,墙上画着跳跃的音符,黑板上描着五线谱,角落里放着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马兰小乐队习惯利用中午时间到音乐教室训练,悠扬的琴声、清澈的童声从这里缓缓流出。

2022年3月21日邓小岚因病去世后,一支由京冀音乐教师和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接过了接力棒: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韩译锐被派驻到马兰小学支教,除了为孩子们上手风琴课,还负责马兰小乐队的排练;首都师范大学师生每两周来一次学校,为孩子们上音乐基础课;音乐人阿里为孩子们创作了新的歌曲《马兰花儿》……

马兰花开,乡村蝶变。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村子里建起了月亮舞台,修好了音乐广场,不仅有马兰小乐队,还成立了马兰艺术团和马兰秧歌队。经过脱贫攻坚富裕起来的人们,忙时积极劳作,闲时载歌载舞。

有了马兰小乐队的示范带动,阜平县全力打造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并开展以“班级合唱”形式为抓手的“马兰花开遍太行山”艺术教育筑基工程。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开始了梯队培养,白河学校学生合唱团、龙泉关学校学生合唱团等独具特色的学生艺术社团陆续建了起来,县里还邀请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吴灵芬在内的知名专家培训音乐教师,全面提升美育工作水平。2023年,河北省教育厅在全省推广“马兰花开遍太行山”工程做法,培养“心中有党、眼里有光、怀中有才”的新时代好少年。

闪亮的日子里,物质富足,精神也富有。

(北京日报记者韩梅 天津日报记者王睿 河北日报记者宋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十年十记 瓣瓣同心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①:一座三界碑,协同故事多 扫码阅读手机版
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编者按“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十年之际,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记者创新报
2024-02-27 08:58:00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⑥:一条潮白河,三地荡清波 扫码阅读手机版
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2月1日,何海龙在组培室察看红薯苗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 摄扫码看视频天津北方网讯:潮白河,是一条属于京津冀的河:发源于河北的两条河于
2024-03-03 10:05:00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旱碱地“种”出好日子
...业大文章?8月20日,“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到旱碱地里了解当地实践。8月20
2023-08-20 16:19:00
十年十记 瓣瓣同心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②:一辆定制快巴,便捷环京通勤 扫码阅读手机版
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2月22日清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居民正在定制快巴上车点排队上车。 河北日报记者 李巍 摄扫码看视频天津北方网讯:有一种大巴,没有站牌,只
2024-02-28 08:43:00
卫星视角看中国|循着总书记关切,看京津冀交通“陆海空”之变
本文转自:新华社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
2024-03-24 20:26:00
京津冀联合举办“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宣讲活动 共讲协同发展好故事
京津冀联合举办“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宣讲活动共讲协同发展好故事5月22日上午,“瓣瓣同心 理响为民”京津冀联合宣讲活动在廊坊市举办。图为活动现场。河北日报通讯员 董旭旭摄河北日报
2024-05-23 07:51:00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将展示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
...众参与活动,包括举办“十年踔厉奋发 十年蝶变跨越”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周年成效展,全面总结京津冀三地生态协同发展成就。本届环境文化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
2024-06-01 18:58:00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之城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
...入,优质公共服务快速落地铺开【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之城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本报记者 李昱霖《工人日报》(2024年03月14日 04版)阅读提示作为北京非首
2024-03-14 07:47:00
京津冀共建!雄安新区容西贤溪社区公益图书馆“XIN空间”揭牌
...读,启民智,打造阅读空间,助推文化建设。2 月 26 日,京津冀文化艺术协同示范活动雄安新区分会场活动——由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与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共同创建的
2024-02-27 18: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