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上海徐汇遴选优秀高中教师化身“阅读推广人”——
“光启讲堂”成为读书摇篮
“光启讲堂”系列公开课在徐家汇书院开讲。徐汇区教育局供图
■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进行时
日前,上海新地标徐家汇书院有了一面特别的阅读推广新书墙——“光启讲堂”推荐图书墙,这里展示着一批“徐汇高中教师正在读的书”,每本书都附有一段推荐语,记录教师们的阅读感想以及课程教学中的思考。推荐语的旁边还配有二维码,读者扫码便可收听收看由教师们录制的相关公开课。
今年1月,徐家汇书院作为一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24小时图书馆”全新开启,开馆以来读者天天爆满,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次。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读书行动,徐汇区教育局遴选一批各具特色、覆盖多类学科的优秀高中青年教师化身“阅读推广人”,带着他们从阅读中汲取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延伸出的思考,来到“光启讲堂”,以公开课形式展示校本课程建设成果。
首堂课“电影《满江红》该怎么看?”,由南洋中学政治、历史、地理3名教师联合主讲。这3名教师在南洋中学开设的“三人谈”跨学科讲座深受学生们欢迎,这一次他们围绕今年贺岁档电影《满江红》开展跨学科多角度的分析。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那么重要?”“岳飞,到底是被谁杀害的?”“秋凌渡在哪里?”“如何看待各地景区‘打秦桧’?”公开课通过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传道解惑,引导青少年读者读好书、善读书。
每堂公开课结束,教师们都会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南洋中学高二(7)班学生刘思晨听完首堂课后,马上来到图书馆借阅老师的推荐书目《访宋》。“完全超出预期,非常好看。”刘思晨告诉记者,这不是专业史书,但是有许多的史料支撑,会关注现代人感兴趣的话题,平衡了普适性、阅读性和专业性。
公开课不仅仅是阅读推广,也为教师们带来对课程创新的反馈和思考。徐汇中学科创教师张德贵的“从炼金术师到现代化学诞生”公开课,不仅融合徐汇中学“人人科创”的特色,还邀请学生在公开课上交流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
南洋中学教师刘晖录完公开课后说:“既要考虑到学科之间能够有效地融合,又要考虑到听众的需要,还要考虑如何保持一个持续的状态,这些收获对以后的课堂教学形式创新很有帮助。”
据了解,“光启讲堂”首批推出的18节课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未来,每两周将上线一堂公开课,推动一场“走出校门”的读书活动。
“首批课程体现‘贯彻、贯穿、贯通’3个特点,贯彻国家对高中‘双新’(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和理念,贯穿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也是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地的探索途径。希望通过系列公开课的公共传播,不仅能让‘双新’要求贯穿教室内外、课堂内外,更能让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落地。”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刚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