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体型”其实是漂亮的又一种说法。在古代,中国女性也是讲究体型的。如先秦时,北方中原女性眼中的漂亮体型,便以“体长”为美,推崇“硕”或“颀”,用民间的俗话来说,就是“瘦高个儿”。
先秦高个子美女的代表人物,是卫庄公的夫人庄姜。
庄姜是齐国公主,出嫁时的婚礼场面很大,相当风光。《诗经·国风·卫风》中那首《硕人》,写的就庄姜出嫁场面,诗中两次提到庄姜的身材:“硕人其颀”、“硕人敖敖”。
硕人是什么人?就是身材高大之人,而“颀”、“敖敖”,则进一步强调了庄姜身材修长之美,可见时人对体长女子的青睐程度。
庄姜不只身材苗条,其手、脖子、皮肤、口、齿、美、眼都很漂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无处不美,如果穿越到现代,庄姜获得选美冠军并非不可能。
《诗经·国风·唐风》中的《椒聊》诗中,也提到一名高个子女性:“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从“无朋”和“且笃”用语上来看,这个采椒女,不只个高,还十分健康和丰满。
《椒聊》中的“彼其之子”到底是什么人?文学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此诗“欣妇人之宜子也”,是赞美女子硕大丰腴,健康多子;也有认为“彼其之子”非女子,乃男子。
事实上在春秋时期,不论是女子,还是男子,只有高高大大、健健康康,才有资格参评美女、帅哥。从位于今河南境内的郑国、卫国,到位于今天山东境内的齐国、山西境内的唐国,均流行这样的审美观。
《诗经·国风·邶风》中《简兮》一诗,描写了一女子在观看盛大的“万舞”表演时,对领队舞师的感觉,认为其“硕人俣俣”,意思是舞师高大英武。仅从身高上,这位女子便认为他是“西方美人”,即来自邶国西边卫国的小鲜肉。
以个子高为美,这一审美观点在殷商时已形成。
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纣王,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就是因为他个头高大,此即《荀子·非相篇》中所谓:“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
如何塑体,让身材如何变硕、变颀?古人很显然意识到了控制饮食的重要,同时提倡多运动,多劳动,如《椒聊》的“彼其之子”,便参加采椒劳动。
跳舞则是古人通行的塑体选择,也是最好的方法。《简兮》中的舞师,之所以有一个好身材,与其舞蹈锻炼是分不开的,“简兮简兮,方将万舞。”事实上,跳舞除娱乐功能外,本身就是一项健美运动。
而体轻则是秦汉以后女子的标准好体型,贵族更喜欢身体轻柔纤弱——以“体轻”为美。
从史料所记来看,汉朝后宫受宠嫔妃都是体轻者。如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娇躯翩转,极具韵律之美。戚夫人如果体重过大,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身材最出色的女子,应该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轻如燕,成语“环肥燕瘦”中的“燕瘦”,说的便是她赵飞燕。
身轻到何种程度?宋秦醇《赵飞燕别传》称:“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
汉宫春晓图中的女性
以“体轻”为美,这一时期出现的美女多是这种类型的轻体美女。如古代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便是“柳腰”,体态轻盈。王昭君本为汉元帝的宫妃,后来和亲北疆,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此即“昭君出塞”故事之由来。
体轻为美这一风尚,对此后南北朝女子的塑体选择也产生了影响,先秦时的“硕人其颀”标准,被这一时期的女性彻底放弃。
南朝女子
据《南史》,南朝梁名将羊侃的艺妓张净琬,腰围只有一尺六寸,能站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她身体很轻盈。她跳的舞叫“掌中舞”,据说是赵飞燕的原创舞蹈作品。
为什么汉朝会以“体轻”为美?可能与东汉女史学家班昭的鼓吹有很大关系。她在《女诫·敬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这句“女以弱为美”,导致整个魏晋六朝时期都崇尚“仪静体闲,柔情绰态”。
如何让体态轻盈?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塑体手段,是通行方法跳舞。上述提到的戚夫人、赵飞燕、王昭君、张净琬,无一不善舞,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而女子体型审美标准上最为特别的,是唐朝。唐朝以“丰腴”为美,这是不是谈不上什么体型?当然不是,丰腴并不是肥胖,更不是上下一样粗的“水桶腰”。
我们对唐圾女性体型的理由上,很多都是错的,她们的腰肢是非常有灵动性的,他们更为崇尚自然之美,而不是刻意去瘦去减肥。
大家可发现没有,在现存唐朝人物画中,男子无一是“啤酒肚”,女子也没有“怀孕腹”,身材比例都很合理,有一种自然的健康之美,这应该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健美观。
其实,唐朝女性的身体是丰艳,而从唐朝壁画上看,唐朝女性喜欢骑马郊游,还爱参加大型文体活动。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唐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十五,京城举行“燃灯”活动,“长安少妇千余人,于灯下踏歌。”
如此热衷于参与户外活动,身上能有多少“肥肉”?唐朝女性的身村是丰艳,而非一身肉,我们真的误会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