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济南好人”程亚红:她为什么称自己作“毫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8 13:44: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在山东财经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总爱围着一个身影喊“老妈”。她不是“超人”,没有披风,却用一颗赤诚的心,将平凡的日常编织成温暖的诗篇。她是山东财经大学的体育教师程亚红,也是匿名捐助者“清泉”“豪光”。

生于1979年的程亚红,曾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爱心人士”、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最美教师”与教书育人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创办了“清泉义剪”“程妈妈工作室”等爱心品牌,26次无偿献血,资助贫困学子若干,获评2025年第1期“济南好人”。

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她说:“帮人就像呼吸,是本能,不是选择。”那些化名“毫光”“清泉”的捐赠,恰似她人生的隐喻——点滴汇聚,终成江河。

“济南好人”程亚红:她为什么称自己作“毫光”?

大众网记者采访“济南好人”程亚红

课堂内外,她皆是“妈妈”

在程亚红的体育课堂上,总是饱含着“家”的温度。有的学生动作不标准,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示范;有的学生因挫败垂头,她悄悄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用一句“慢慢来”化解焦虑。有人不解:“公共课而已,何必这么拼?”她只是笑笑:“家长把孩子交到我手里,就是一份信任。”

程亚红告诉记者,在她的课堂上很少会点名,但总有人提前到场。一名曾逃课成瘾的学生说:“别的课能躲,程老师的课,来了就不想走。”或许,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技巧,而是那份“视如己出”的真心。

“妈妈去理发店总是剪不出来想要的发型,于是我便‘修炼’了理发这门技术。”据程亚红介绍,学习理发的初衷,是为了自己的妈妈。后来便逐渐将“义务剪发”扩大到了学校与社区的范围。

在山东财经大学圣井校区,“程妈妈工作室”不仅是理发工作室,还是学生们休憩的心灵港湾。午休时分,程亚红手持剪刀,一边为学生们理发,一边倾听他们的烦恼。“一开始我是带着工具去宿舍为他们理发,后来学生处给了我一个‘固定空间’,也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想免费理发的学生都可以找我预约,我的技术还算不错。”在程亚红眼里,她剪掉的不只是头发,还有学生们压在心头的“石头”,“我习惯边理发边和孩子们聊天,他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告诉我。”

不仅如此,程亚红还创办了“清泉义剪”品牌——积极参与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与爱心献血者的义剪活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程Tony”,“空闲时间,我也会参与面向长途司机、搬运工人、清洁工等开展的义务理发活动,剪发算是我的‘强项’,我愿意用我的‘强项’去帮助更多人。”据悉,两年间,程亚红共参与组织172次义剪活动,服务601人次。

“济南好人”程亚红:她为什么称自己作“毫光”?

程亚红为老人义务剪发

无声的诺言,长成一片“森林”

程亚红的善意还流淌在血液中——26次无偿献血、登记捐献所有器官、为白血病患者捐献血小板……即便因血压过低被拒,她也坚持“能救一人是一人”。

“做好事的习惯,是源自我的家庭。”程亚红告诉记者,她的母亲与哥哥都是很善良的人,“记得我5、6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逛街,看到一位冻得发抖的老人,妈妈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他。可能说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这在我们家是稀松平常的事——帮助别人对我们来说,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程亚红笑着告诉记者,她的哥哥也和妈妈一样,“大学时,哥哥获得了人生第一笔奖学金,他选择把钱全部捐出来给贫困儿童。”

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程亚红并不觉得做好事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而是融为生命的一部分。“我大概从工作以后,就开始陆续捐款,看到谁有困难就会捐一些,到底捐助了多少自己也记不清。”在她的电脑中,有一个名为“爱无边”的文件夹,记录着一对一资助的贫困学生和事实孤儿信息——四川峨边、青海民和、甘肃靖远、湖南株洲……这些地名背后,是她资助的孩子们成长的轨迹。每当汇款时,程亚红总在备注栏填上“毫光”二字。有人问她为何选择这样的化名,她说:“道家讲‘大道至简’,佛家谈‘一灯能破千年暗’。善意不必惊天动地,一点微光也能照亮黑暗。”

“善良不是独行,而是唤醒更多人心里的光”。程亚红的爱心,同样感染到了身边的人。女儿16岁时,主动将压岁钱捐出来给贫困孤儿;曾反对器官捐献的学生悄悄向她请教登记流程。程亚红常说“君子不器”,她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某一方面,生活中、工作中、新闻里、社群里、公益活动中……哪里有需要,她便会尽其所能伸出援手。

“济南好人”程亚红:她为什么称自己作“毫光”?

程亚红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去坚持,只是因为是对的”

在记者采访程亚红的过程中,问了她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直坚持做好事,不被人理解的话,产生过动摇吗?

程亚红给出的答案是:“去坚持,不是为了被肯定,只因为是对的。”

在做好事的道路上,程亚红遇到过许多质疑,“有人说我‘傻’,挣了钱都捐出去,空闲时间就去做公益,不理解我的这种行为”,但在她看来,受到质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傻就傻呗,我特别喜欢一句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最好的选择。让好人成为好人,能自由自在地做好事,就是一笔财富。”

程亚红告诉记者,她做好事并非为了得到什么,无论是名誉,还是别人投来的赞许目光——“如果说真的收获什么,那大概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不同,但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力量,更获得了接受无常的底气。现在我的心很平和,什么都可以接受。”

45岁的程亚红,看上去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朝气与活力。在经历了许多人生的磨炼后,她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如今,家人身体健康、女儿学业有成、工作精进顺利,她也拥有了更多时间去帮助更多人,“我的男朋友很支持我,他为我准备了一个十分专业的理发工具箱,与配套的工作服,这让我显得‘技术含量’更高了。”程亚红幽默地对记者说。

所以说,“好人好报”是何物呢?大概是学生喊“妈妈”时的依赖,是受助者眼里的星光,是女儿学着捧出爱心的模样。岁月无声,程亚红用事实证明:温暖他人的人,终将被温暖环抱;种下春天的人,自有百花一路相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年近九旬的“中国好人”,去年又资助了仨孩子
记者尹明亮2024年春节临近,山东济南的老军人姚光武也再次接到了孩子们的一个个新春祝福。老人有一个叫“生命因学习而精彩”的微信群,里边都是老人资助过的孩子。2012年开始,老人每
2024-02-09 10:02: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郭哲启)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践行好人精神,遇见更好的自己!今天上午,学习身边榜样遇见更好的自己——2023年第1期“济南好人榜”
2023-07-14 11:46:00
“济南好人”刘梦茹:以爱之名,为流浪动物撑起一片天
...壹点 鹿青松一家“宠物友好”的商场是什么样的?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美莲广场,随处可见“毛孩子”元素:商城入口处张贴了宠物友好标识与注意事项,设有宠物营地、宠物友好电梯、宠物友好
2025-02-22 19:46:00
...学岗上近20万次奔跑护学“辅警妈妈”史红琴获评“江苏好人”本报讯(梅永生 林兰)日前,省文明办发布了2022年12月“江苏好人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京口大队二中队、12年
2023-01-29 09:28:00
自掏腰包为学生凑齐学费,潍坊这位老师入选中国好人
记者 李旭旭9月22日下午,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
2023-09-23 12:53:00
“济南好人”张爱荣:四十八载悉心照料聋哑大伯哥,如今儿子儿媳“传承接力”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家住济南高新区巨野河街道北徐马村的张爱荣想着要给大伯哥理个发,一早开始收拾。从1976年嫁到北徐马村开始,张爱荣已经悉心照料了先天聋哑残障的大伯哥毕增顺48年时
2024-03-26 11:23:00
...国网将乐县供电公司女职工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中国好人”连春宇便是这个团队的队长。当天,连春宇带领自发成立的国网将乐县供电公司“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走进福建将乐光明乡中心校
2024-06-01 21:20:00
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期待一路繁花似锦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许多师范生心中,这是伴随他们一生的职业信条,傅文君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傅文君在区思政教学团队的帮助下,一边充实自己,
2023-02-14 14:14:00
为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人生底色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为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人生底色——记莱芜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张波张波和孩子们在一起。“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为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人生的底色。”莱芜师范附属小
2023-09-10 11: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