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不该杀的2员大将,他们没死蜀汉便有机会实现大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20:58:00 来源:戏说三国

相信很多看过三国的人,都为蜀汉最终未能统一天下而愤愤不平,汉家江山就这么没了。但其实它未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太多了。抛开蜀汉其它硬件(地理位置、粮草、兵员等)不谈,其实缺乏将领是硬伤。

诸葛亮不该杀的2员大将,他们没死蜀汉便有机会实现大业

诸葛亮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要不是刘玄德一怒之下伐吴,导致精兵良将尽失,也不至于此。玄德固然有错,但有一个人同样也有错,那就是诸葛亮。他不该杀两员大将,如果他们活着不仅可以在后期北伐建立功勋,甚至还可能会实现大业。那这两人是谁呢?下面让我为您细细道来。

刘封

他原为罗侯寇氏之子,后来刘备来了荆州,收了他作为义子。刘封后来在刘备入蜀之战中屡立战功,所战之地攻无不克,占领上庸后被封为副军将军。然而,这么一员良将却被诸葛亮劝说刘备杀了。

诸葛亮不该杀的2员大将,他们没死蜀汉便有机会实现大业

刘封

为什么呢?首先,刘封自己的问题,第一:不救关羽,导致一代豪杰身首异处。第二:他又欺负孟达,把人家逼反导致东三郡丢失。其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他功高震主,手握大权,如果留着他对刘禅即位是一个大威胁。所以综上所述刘封最后被处死。

虽然我承认他死有余辜,但若能留下仍然不失为一员良将。刘封虽然傲,不讲情面,但毕竟是一员日后可以匹及曹真的良将。在他失地回成都大可不必赐死他,可以先关起来杀杀他的锐气,再好言劝慰,让他戴罪立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毕竟刘封跟了刘备那么久,念及旧情大概率也会知错能改奋勇杀敌立功。至于担心刘禅皇位能否坐稳,那更不怕,有李严诸葛亮在刘封翻不起什么大浪。

如果刘封还活着,无疑让蜀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情况得到缓解。毕竟《三国志》说他进攻益州时“所在皆克”。这种战绩放到北伐上,估计攻城略地难度会大大降低。所以诸葛亮不该杀掉刘封,而是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加一个甜枣让他老老实实卖命。

马谡

马谡和他哥哥马良早年一起跟随刘备,当过太守、县令等各地官员。不仅如此,还饱读诗书、懂得兵法,曾经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平定雍闿、降服孟获马谡可是立了大功。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只会纸上谈兵,实战经验匮乏。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他的狂妄不听劝,导致最可能成功的北伐功亏一篑。导致诸葛亮不得不杀了他以正军法。刘备在临死前也说过,马谡这个人纸上谈兵,喜欢空说大话,并没有什么实际才能,这样的人,不能委以重任。

诸葛亮不该杀的2员大将,他们没死蜀汉便有机会实现大业

马谡

虽然马谡的确不堪重用,但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马谡的情况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理论大师,实战小白。诸葛亮其实也可以让马谡戴罪立功,留他一条命,毕竟马谡是一个好帮手。诸葛亮为什么最后病逝五丈原,因为什么事情都是他一个人来,导致自己被累死。倘若马谡还活着,一定可以帮他分担工作,让诸葛亮得到休息,第五次北伐可能会成功。

马谡或许现在能力不足,但跟随诸葛亮北伐刷经验说不定会逐渐成长,甚至日后独当一面都有可能。五丈原之战如果马谡在,说不定诸葛亮可以尽情和魏军消耗并寻找合适战机突破,也不会那么累。毕竟后来有淮南三叛,诸葛亮抓住这个机会说不定可以翻盘。你可能会说马谡在第一次表现很差劲,后面再用他岂不是把北伐变得更糟。我觉得未必,马谡吃了第一次的亏很可能会吸取教训,重振旗鼓。只可惜,当时军法难容,而且诸葛亮也狠不下心保马谡,不然后面的事情未可知。

诸葛亮不该杀的2员大将,他们没死蜀汉便有机会实现大业

诸葛亮

综上我认为,诸葛亮杀了刘封和马谡是两个败笔。虽然他俩罪不容诛,但眼下蜀汉是用人之际,留下来也可以为蜀汉夺取天下增添保障。尽管历史已成过去,但从马谡和刘封的功劳来看,二人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俩大可不必处死,可以重刑责罚之后,循循善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然后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说不定他们在后续北伐战争中大放光彩。

有刘封在,就不怕没有良将带兵打仗。有马谡在,诸葛亮后期也不会那么劳累,有人分担压力不用事必躬亲就可以继续和司马懿耗下去。所以,诸葛亮最不该杀的两员大将就是马谡和刘封,如果二者活着诸葛亮北伐会顺畅很多。并且,还有极大可能北定中原,恢复汉家天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22:14: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去了哪十一员大将
...。而兴复汉室,北上伐魏是必须要进行的。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一生的心血展现,但最让诸葛亮耿耿于怀的,当属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因为这次失败,蜀汉失去了十一员大将,这几位将领究竟是谁呢
2024-05-08 16:53:00
东汉末年存在感极低的镇边大将张嶷,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
...平定南蛮的战绩有哪些?张嶷1.公元231年,汶山郡羌人趁诸葛亮北伐时在后方作乱,张嶷随马忠讨伐叛乱。张嶷作为先锋对顺从者即以安抚,对不服者全部剿灭将这些叛乱羌人全部搞定,剩下
2023-02-23 16:13:00
姜维为什么斗不过邓艾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北伐途中与世长辞,这对于蜀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诸葛亮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的主心骨,但幸好诸葛亮还留下了遗嘱,把蒋琬,董允,费祎等人推荐给刘禅。没错,当时
2023-04-28 12:18:00
三国时期诸葛亮失去两位猛将的遗憾
前言三国时期,蜀汉在刘备和诸葛亮的领导下,一度实力强盛,有望完成统一大业。然而大局落定之后,蜀汉终究还是偏安一隅,未能如愿。细究其中的缘由,历史悠悠,源头或許正是出在诸葛亮处置人
2023-09-13 01:21:00
三国时期最无奈的大将,跟手下败将投降下场凄惨
...世的乱象深恶痛绝。建安六年(201年),他来到蜀汉,得到诸葛亮赏识,被任命为中郎。起初,姜维也像其他降卒入蜀的文人武将一样,心存戒备。但渐渐地,他发现诸葛亮治国有方,深得民心
2024-01-30 21:09:00
诸葛亮为何不给马谡机会将功赎罪
...时期的蜀汉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参军马谡被丞相诸葛亮斩首示众。原来马谡在诸葛亮北伐之时,未被作战指令。当时魏军来袭,马谡将军队部署在山上,意图至于死地而后生,战法虽然不错
2023-11-20 21:07:00
姜维九伐中原,无奈见证蜀汉兴衰
...姜维,在被自家人两次拒之门外后,索性豪赌一把,转投诸葛亮帐下。于是,从26岁参加诸葛亮指挥的首次北伐,到62岁结束自己领军的最终北伐,姜维作为北伐自始至终的亲历者和指挥者,夙
2024-04-05 13:42:00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失去了哪11位大将
...一生也未能实现。一、三国鼎立,蜀汉北伐之梦刘备找来诸葛亮辅佐,也是为了实现北伐中原的宏图大略。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原本隐居于山野之中,刘备三顾茅庐方才将他请出。诸葛亮谦虚
2023-11-01 19:03:00
诸葛亮提升了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救了蜀国
一提到诸葛亮,我们就会想到一位智者,手拿羽毛扇,头戴青丝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的从容、淡定、料事如神已经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本来远离尘世,在南阳做一名普通的
2023-02-27 1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