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援外医生武翊纶:先后3次前往苏丹援助,是当地医院仍期盼的“中国医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8 19:33: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援外医生武翊纶:先后3次前往苏丹援助,是当地医院仍期盼的“中国医生”

2007年至2015年,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超声一室主任武翊纶先后3次前往苏丹,圆满完成医疗援助任务,3次共6年时间,武翊纶用真诚和专业赢得当地医患的心,对方写来感谢信,仍然盼着见到“中国医生”。

首先要过三关:语言关、生活关、孤独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武翊纶先后参加了27批、29批、31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每次援外2年时间,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队员,所在科室被苏丹院方评为“优秀援外合作科室”。他从队员到先后担任队委、支委、代队长,虽责任不同,但使命依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2021年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授予“援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55岁的武翊纶讲述了自己的援外经历,首先要过三关:语言关、生活关、孤独关,“苏丹官方语言是英语和阿拉伯语,政府官员之间、中苏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是英语,而民众日常对话使用的是阿拉伯语,医患之间沟通、询问病史、检查治疗过程中语言障碍十分明显,困难重重。要完成日常工作,英语必须出色,尤其是要看懂全英文检查报告,阿拉伯语也要能应对日常检查和沟通。虽然在国内有一定的语言培训,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但真正面对夹杂着方言、俚语的英语和阿拉伯语及大量的书面全英文报告,还是需要很强的语言水平的。”

第二关就是生活关,苏丹天气炎热,夏天40-50℃的高温,蚊子较多,疟疾感染率为30%。援外医疗队员需要时刻做好防蚊的准备,天气再热,也得穿长衣长裤,防蚊防晒用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当地的主要食物是土豆、茄子和洋葱,非常考验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第三关则是孤独关,长期孤身在外,远离家人、朋友,要忍耐孤独寂寞。“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付出,有辛酸,有收获,有感动,大家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诠释着中国医生的大爱情怀。”武翊纶说。

不仅为当地带去了超声技术 还带去了中医技术

在苏丹恩图曼友谊医院超声室,每天要接待病人50例左右,多数为肾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肥大、甲状腺疾病、关节炎等高发病。武翊纶结合当地实际,潜心研究,认真总结,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报告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他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教授苏丹医生学习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希望自己所掌握的超声诊断技术留在那里。

“当地天气炎热,肾结石病例比较多,医疗条件有待提高,我们去了后,超声室可以确保诊断完每天来就诊的病人。”武翊纶说,除了超声技术,他还带去中医技术,“有一次,一名前列腺增生肥大的患者,用着导尿管,因为导尿管的管子与球囊连接处有些问题,管子脱落后,球囊却滞留在膀胱里,当地医护很是着急。这时,我想到,可以用中医的长针从体外将膀胱里的球囊扎破,球囊收缩后,就很容易让它从膀胱出来。”

从那以后,当地医护对中医也产生了兴趣,希望能从中国医生这里多学习。

到了苏丹后,武翊纶发现当地医院里B超科与放射科是设在一起的,“尤其对于孕妇,产检时对身体很不利,我们就引导医院医护,分开设置,按照安全规范去做,很快就收到了医患的好评。”

援外医生武翊纶:先后3次前往苏丹援助,是当地医院仍期盼的“中国医生”

援外来自家族传承 姐姐在苏丹机场叮嘱“要吃苦”

说起援外的初衷,武翊纶认为这既是家族的传承,也是自己的使命和义务。他的姑父是第4批援苏丹外科医生,先后两次前往苏丹,姐姐在2003年前往苏丹,姐夫5次参加援外医疗队,并于2023年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小时候去姑父家,看到他在苏丹援外的照片,我觉得很有意思,萌发了当医生的想法。后来在家人的影响下,我真的从了医,也去了苏丹,看到了当地的医疗状况,用自己所学帮到了当地的人民,也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大国风范。”武翊纶说,有一次,他和姐姐分属前后两批援苏丹医疗队,至亲在异国他乡相遇,百感交集,但姐弟俩并没有时间叙旧,“我头一天到达苏丹,姐姐第二天回国,忙着交接工作,也没时间说话。我去机场送她,姐姐匆匆嘱咐了我几句。”

姐姐说:“在这里注意安全,要圆满完成任务就要好好吃苦。”说完后,姐弟俩在异国匆匆分别。

援外医生武翊纶:先后3次前往苏丹援助,是当地医院仍期盼的“中国医生”

同时是援外医疗队的“好管家” 回国后收到当地医院的感谢信

在武翊纶担任代队长期间,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当好医疗队的“管家”。记者在西安市红会医院的一份内部总结资料中看到,在“管家”这件事上,医院给予武翊纶很高的评价:他在完成援外医疗工作同时,认真履行职责,把队里的后勤工作当做自己家的事认真打理,安排得井井有条。

评价中写道:在武翊纶看来,队里后勤工作无小事,他常说,后勤服务做好了,大家就会安心医疗业务工作,大家吃好了,身体就健康了,远在祖国的亲人也就放心了。医疗队的后勤事务繁多,从汽车调配、交通安全、空调电视调配使用,到买菜帮厨、吃饭住宿,样样都得操心。武翊纶性格开朗,平易随和,队员生活上有事找他总能及时解决,年轻队员们亲切地称呼他“武哥”。他在后勤管理上体现出大局观念、人文关怀、透明作风、精细方法。

武翊纶所在的医疗队按期回国后,苏丹当地医院发来感谢信,信中说:“衷心感谢中国医疗队超声医生WuyiLun的努力工作,希望他能再次到苏丹为患者工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代人白衣执甲  接力援助苏丹20年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两代人白衣执甲 接力援助苏丹20年——陕西援外医疗队架起中非友谊桥梁于永亮在门诊为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受访者供图)于永亮(右一)为患者实施手术。(受访者供图)在
2024-01-26 04:26:00
两代人白衣执甲 接力援助苏丹二十年
...进、姐妹携手……将汗水挥洒在非洲大地上。中国陕西援苏丹医疗队医生于永亮及家人20年间援外11次,山川虽异域、医术无国界,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初心、也是使命。今天,《援外医疗六十载
2023-08-12 11:47:00
...2007年到2022年,陕西医生于永亮先后5次随中国医疗队奔赴苏丹,累计在当地工作超过8年。“我的职业生涯近三分之一时间是在苏丹度过的。当地淳朴的民风、老百姓对中国医生的认可
2024-02-29 07:43:00
中国援南苏丹医疗队守护当地民众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网这是4月11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拍摄的由中国援助重建的朱巴教学医院。中国第十一批援南苏丹医疗队由安徽省派出,于2023年9月抵达南苏丹首都朱巴,在由中国援助重建的朱
2024-04-14 10:45:00
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跨越山海,大爱无疆
...形象,中国医生成为专业和可信任的代名词。第272931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武翊纶:2003年我和姐姐都报名了,两个人都被选上了。我妈就说不行,只能去一个,后来我姐姐就去了。我想
2023-12-30 13:40:00
...队精神,为当地人民谋福祉、做实事。”1971年,第1批援苏丹医疗队将一处马厩改建成中苏友谊医院。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援苏丹医疗队在这里治病救人、传承友谊。第37批援苏丹医疗
2023-02-13 05:36:00
...。从2007年到2022年,于永亮医生先后5次随陕西医疗队奔赴苏丹,凭借精湛的技术完成大量疑难复杂的手术,忠实履行“白衣外交官”职责,充分体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
2024-01-11 00:59:00
...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第5批援南苏丹中国医疗队队长、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兴国作为中国援外医疗队代表之一,也位列其中。2016年参加中国第五批
2023-12-21 00:19:00
...西安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的于永亮先后5次参加援苏丹中国医疗队任务。他热爱援外事业,援外期间始终坚持医疗一线和偏远艰苦地区工作。8年累计诊治门诊患者8000余例,开展外科手
2024-01-26 03: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