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获悉,人民大会堂新版国徽模型已入藏清华大学档案馆。
这件直径80厘米的纯白色国徽石膏设计模型,是人民大会堂去年更换的新版国徽制作基准稿,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王青春设计。2月22日,王青春将这一模型捐赠给清华大学档案馆。
捐赠仪式现场。清华大学供图
人民大会堂东门上方的国徽,是全国各场所悬挂的国徽中尺寸最大的。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了解到,由于上次更换的国徽已悬挂近二十年,徽面的金箔等有所脱落;还有专家和群众提出,该国徽在很多细节上与天安门前悬挂的国徽以及初版国徽相比,也有变形和差异。去年,有关部门决定更换该国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多位专家学者对国徽有关制作标准、制作原则和技术规范提出重要意见,王青春率领团队,承担了国徽石膏模型基准稿制作和国徽生产过程监制等工作。
王青春曾复制过初版国徽,他在此次设计过程中,采用1950版国徽方格墨线图,按照2008年颁布的国徽国家标准,传承梁思成等前辈学者设计国徽的精神,查阅大量资料,认真修订细节,运用数字科技,还原深化设计标准,克服新冠疫情造成的困难,圆满完成了这项重要任务。
据清华大学档案馆馆长、校史馆馆长范宝龙介绍,清华大学与国徽设计有着渊源联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华大学营建系教授梁思成、林徽因等就参与了国徽的设计工作,副教授高庄等完成了国徽模型的塑造,当时在中央美院任教、后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张仃等也为国徽设计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清华大学档案馆保存有当年梁思成、张仃分别设计的国徽图案印制稿,高庄制作的国徽模型等珍贵历史文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