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蒋鑫
在菏泽,广阔的乡村与炙热的青春交融碰撞,振兴的道路和理想的足迹并向而行,一群有本领、有干劲的青年返乡扎根。
2月8日一早,在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东北村的一处小院外,一个手工打造的指引牌,简洁清楚地标注着“筑梦餐厅”“青村会客厅”“品牌创意工坊”等。顺着指引牌走进小院,只见一个球形透明薄膜阳光房里,一群青年正准备着即将直播的产品:沙土瓜子、西瓜酱、沙土地瓜……当地特色农产品把小桌摆得满满当当。
“大家好,我们是东北村创新创业孵化小院的筑梦合伙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特色农产品……”随着“3、2、1”直播倒计时的读秒,创新创业孵化小院负责人卢玫开始了今天的首场助农直播。
卢玫告诉记者,2022年7月份,她在走访东北村时发现,村庄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大部分青年都外出打工。“让有志青年回到乡村”,是她创立创新创业孵化小院的初衷。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切实感受到‘提升人气’是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要让青年人在乡村真正‘留得下’,就必须为他们铺就干事创业、施展才干的舞台。”经过一年的筹备,2023年7月,卢玫组织成立的创新创业孵化小院正式启动。
“小院聚焦‘庭院经济’这个小切口来服务大学生创业,通过乡村‘微创业’招商引智,围绕创业孵化、人才引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搭建‘村集体+农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广泛征集有志青年的新理念、新创意并转换成乡村创业项目,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卢玫告诉记者,自小院成立以来,已有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菏泽学院等在内的七所高校的111位大学生“新村民”走进小院并开展了“助农直播”“创业工坊”“村晚”等系列品牌活动,服务村民近千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3日,小院牵头发起的新“微创业”项目——“筑梦餐厅”开始了试营业。“东北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110多位,其中90岁以上的有90多位,‘筑梦餐厅’就是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日常用餐。”卢玫介绍,目前“筑梦餐厅”已经招募3名大学生合伙人,主要负责餐厅的日常运作,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配送服务。
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小院”。“我本身就是牡丹区人,假期想到基层锻炼一下,‘小院’刚好提供了机会。在这里,我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回村振兴乡村的意义。”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的陈国维告诉记者,她很庆幸自己成了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亲历者,这是一段独特的成长经历。
“我们常说,要做到城市与乡村、乡村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能做很多事情。希望通过我们的想法和努力,让青年人才回乡,为家乡做更多的事。”卢玫说。
(□通讯员 蒋硕 王豪杰 参与采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