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赵明 通讯员 李庆庆) 9月13日上午8点,来自武陟县乔庙镇各村的学员准时进入乔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始一天的技能培训课程。“老师讲解的很实用,到工地上就能直接用上”。建筑工匠薛东方高兴的说,“等培训考核通过后,就能拿到工匠证,每天的工资能涨一百多”。这是乔庙镇政府通过组织开展“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活动的一个剪影,这样的画面,每月都会在这里上演。
直播培训
就业是基本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以来,乔庙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打通群众就业方面的堵点难点,拓宽就业渠道,稳企拓岗、劳务合作社、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小额贷款等一系列稳就业组合拳集中发力、形成合力。截至8月底,乔庙镇先后先后举办技能3期8班,累计培训263人次,218人拿到工匠证、按摩师、美容美发师和中式面点师等技能证书、为115人,申请小额贷款307万、帮助3200余人实现就业需求。
——以企业发展带动就业规模
汇力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甜点、甜食的食品企业,在生产车间,工人薛象正在全神贯注的操作机器。“他家就住在我们工厂对面的前赵村,家庭和工作都能照顾到。”汇力康生产经理黄向伟介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牛轧糖及牛轧糕点广受市场欢迎,产业规模也稳步增长,去年至今,企业员工规模已由此前的120人,扩充到300多人。同样的情况在乔庙镇工业区各个企业都在上演。
智能制造港
近年来,乔庙镇抢抓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利用靠近郑州的优越地理位置,主动承接郑州产业转移,通过优质服务、科学规划、高效推进,形成“一港三园”(即智能制造港和休闲食品产业园、数码打印产业园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发展新格局,为稳岗就业,先后为企业发放6万余元的稳岗补贴,发放困难人员缴纳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等110余万元,不断促进企业发展。目前,乔庙镇工业区入驻企业62家,规上企业18家,企业的发展不仅使乔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质的提升,更是带动新的就业岗位超5000个。
——以劳务合作社扩大就业范围
前赵村邻近乔庙镇工业区,利用这个优势,通过与周边村联合,该村成立了前赵村劳务合作社。“志斌,这里有个电焊工的岗位挺适合你,一会你去他们公司谈一谈,行的话就在那里干了”,每天清晨,合作社负责人李银平都要在群里将工业区各个企业的用工需求仔细罗列出来,转发至全村的微信群中,并根据用工需求,在统计的人才库中寻找合适的人选。该合作社已经先后为1500余名群众对接镇工业区企业介绍人员就业。
针对部分年龄偏大、弱劳动力等有务工需求的群众,合作社成立劳务公司进行劳务服务派遣,承接园区内企业、道路、小区绿化保洁,解决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问题。“目前我们村家家无闲人,个个有事干,日子越过越红火”前赵村支部书记赵萌高兴的说。
——以公益性岗位做实就业帮扶
每天早上,杨洼一街村委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在拔草、打扫卫生。现年64岁的杨小黑,其妻子早年因事故右腿截肢,夫妻两人都患有长期慢性病,家中仅靠两亩地和低保支撑生活,日子过的紧巴巴,若不帮他们开源增收,甚至可能导致返贫。在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中,在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后,按照程序很快为他申请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打扫村委会附近的卫生。当了一辈子农民的杨小黑,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上班族”,不善言辞的他,将感激之情化作实际行动,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不仅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和杨小黑一样,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帮扶的共有164名群众,乔庙镇乡村振兴办的干部与村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结合,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分别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乡村保洁员、巡逻员、公共设施管护员、水电保障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他们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
乔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亚庆说,我们下步将积极对接各行业部门,持续加强群众的技能培训,做好企业服务,将就业“高速路”铺设好、维护好,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编审:姚冬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