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方晓璐 报道组 姚雪) 1月16日,笔者走进开化县杨林镇川南新村,只见“南华”民族共富产业园项目一期来料加工车间内,村民们正忙着制作毛绒玩具。“这里空间大,消防设施齐全,方便管理又安全。”来料加工经纪人蒋春妹说。
原来,在入驻产业园之前,因受场地限制,蒋春妹只能把小件的来料加工送到农户家制作。“现在租了这个车间,场地变大了,可以同时容纳40余人,加工的产品类型也更加丰富了,可以制作婴儿床围挡等大件的来料加工。”蒋春妹说,订单源源不断,随之而来的“甜蜜的烦恼”就是人手短缺。
该来料加工点辐射带动杨林村、东坑口村等周边村庄的村民就业。新源村村民傅振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两个孩子的宝妈,她跟着蒋春妹做来料加工已有近三年时间。她说:“来料加工简单易学,上班时间自由灵活,这里离家和学校都很近,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像我手脚不快的,一个月也能赚3000元。”
杨林镇大多数村民以外出务工为生,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他们多以从事来料加工补贴家用。目前全镇共有20余家来料加工点、400余名从业人员,去年共发放来料加工劳务费达1200余万元。据杨林镇相关负责人苏联介绍,传统来料加工点普遍存在场地简陋、管理不完善、运作不规范、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来料加工厂房,将来料加工点和从业人员集中在一起创业就业,可以更好推动来料加工提质转型、迭代升级,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南华’民族共富产业园除了来料加工,还具备农产品深加工、电商、物流仓储等功能。”杨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晴浩说,“南华”民族共富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实施建设,一期在川南新村片区,二期在东坑口村林场片区,项目总用地面积999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29平方米,总投资3652万元。目前已与6家来料加工经纪人签订预租赁协议,同时借助乡贤力量,积极与浙江卡游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争取签订长期租赁协议,为村集体带来租金收入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1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