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为民服务中担当尽责。
履职路上,他们留下了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的坚实足迹。
春华秋实,奋进不止。即日起,多彩贵州网推出【聚焦全国两会·请回答,2023】系列报道。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讲述2023年的追梦故事,记录这一年他们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点滴。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屯脚镇鲤鱼村村党委书记田锦华,变得更加困难,他不仅要赶在去北京开会前处理、安排好村里的事情,还要雷打不动地去各村各组走一圈,了解村民心声,听听大家的呼声和需求。
鲤鱼村是一个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聚居村
“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不但要管起来,而且要管好。”田锦华是土生土长的鲤鱼村人,从村民到村支书,再到全国人大代表,鲤鱼村经济格局的转变,他比谁都了然于心。
2024年是田锦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年。第一年,他通过媒体,自豪地向大家推介鲤鱼村的蚕丝被。履职第二年,他迫不及待地先与记者分享了“成绩单”:2023年,鲤鱼村年产鲜茧16000余斤,随着加工坊的提质升级,年实现产值24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81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63.91万元,成为“把一床被子做成一条产业”的经典案例。
田锦华(左三)与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
桑蚕产业只是鲤鱼村众多致富产业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山泉、龙虾、鲤鱼、枇杷、油茶也逐渐成为招牌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自然是田锦华关注的一大重点。
“今年上北京参加两会,我继续为我们村的产业带货,让更多产品‘出山’,让游客到村里来‘上村山’,体验民族文化、参观打卡精品乡村游。”田锦华告诉记者,这几年鲤鱼村有从“靠山靠水”“护山护水”,最后“亲山亲水”的变化,旅游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变形”,集种植、养殖、抽丝、纺织、印染、刺绣等为一体的产业链的蜕变,鲤鱼村正一步步扎实打造自己的“硬实力”。
种桑养蚕,编织农户致富“新丝路”
“现在我们村一半以上群众从事桑蚕养殖、民族服饰和民族饰品加工、文艺表演,大家开玩笑说,我们从农民变成了艺人。”田锦华告诉记者,他今年关注的重点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下沉乡村、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一审:王琰
二审:曹轶
三审:彭奇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