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
大桥通车,文昌北港岛受益
岛民生活更有奔头

海文大桥与北港岛。记者 王小畅 摄

吴佳丽在自家超市忙碌。 记者 吴兴财 摄

扫码看视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生活,相信是很多人的向往。家住海口北港岛后溪村的吴佳丽,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交通便利,让她将向往变成了现实。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小畅
如今,吴佳丽每天起床,透过窗户映入她眼帘的,便是蔚蓝的大海、雄伟的大桥,还有她家门前那株不时迎着海风摆动着红色身姿的三角梅。
吴佳丽生活的变化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交通便利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座每天映入眼帘的大桥就是这一改变的起点。
这座大桥是海口连接文昌的海文大桥,大桥经北港岛,跨海接入铺前镇。在经北港岛的路段,有一处匝道,车辆可以直接进出岛,从此结束了北港岛与外界往来需要渡船的历史。
“我和老公原来在海口打工,我在工厂当过工人,也在店铺干过销售,但收入都不是很高。”吴佳丽说,她在外面打工的月薪也就三千来块钱,除去房租等开支后手头很紧张。
2019年海文大桥通车后,看到北港岛正在发生的变化,吴佳丽和丈夫在2020年决定回北港岛开店创业。
“大桥的匝道通车后,北港岛跟外界的交通非常方便,到海口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吴佳丽刚回北港岛时,开的小店只是卖一点饲料,后来开起了一家小超市,还取名为“港福隆超市”,这名称既是他们对北港岛发展的祝福,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回想起没有通桥前的北港岛,吴佳丽介绍,当时全岛在渡口那里有两三家小卖部,那里也因此成了村民口中的“村头”。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小卖部进货都要通过船运,这不仅经营成本相对高,货品的品类也不多,岛上人们的日用品,主要还是乘渡船到对岸的铺前镇去买。
“我们开始开超市时,由于不太懂这个行业,起先都是自己去海口拿货。”吴佳丽说,现在除了特别的货物需要他们自己去海口拿货外,大部分的货品都有商家配货,根据他们的需要,直接送到店里。“这种服务在没有桥之前是不敢想的”。
现在吴佳丽的超市,除了生鲜类外,几乎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日用品及食物,如米、油、盐、洗漱用品等。
“他们开店后,大家买东西方便多了。”记者采访时正巧遇到村民陈大爷到店里买蒜头,他激动地说,以前这种物品他们都得去铺前买,现在什么时候缺就什么时候来这里买了。
陈大爷还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在超级台风“威马逊”时的惊险遭遇,他对政府为北港岛修路、造堤等举措连连称赞。“现在岛上生活交通方便,环境也越来越漂亮了。”陈大爷说。
随着北港岛交通和环境的改善,如今节假日到北港岛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为吴佳丽的超市带来了更多的客源。
“我记得有一个假期,岛上来了好多游客,我们一天就卖了5000多元,这让我印象很深刻。”吴佳丽说,这一次经历,更加证明了她回村开店的决定是正确的。
如今,为了发展旅游业,岛上正在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红树林边的栈道。相信随着这些建设的完成,北港岛的旅游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提升,旅游的产品也会更加多元化。
为了利用好岛上的宝贵旅游资源,头脑灵活的村民已经开始谋划“吃旅游饭”。“如果条件允许,除了开超市外,我和我老公还想开饭店,现在正在计划中。”吴佳丽说。
吴佳丽对于在北港岛上现在的工作生活很满意,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认为这种幸福感是海南建设自贸港带来的,如果没有交通的便利,就没有她这一变化,也就不会有现在这种工作生活状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1: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