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汽车消费贷款新规
购买自用汽车允许“0首付”
热点聚焦
为推动汽车以旧换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按汽车价格全额发放贷款,即“0首付”。
截至记者发稿,广州多家金融机构表示,暂未接到总部关于车贷调整的具体实施细则。不过,记者也观察到,金融机构已在发力汽车贷款,在汽车销售渠道,“办理汽车贷款分期,车价能更低”更成为销售渠道营销的“撒手锏”。
《通知》还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新车、二手车、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
对金融机构而言,《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本机构汽车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
文/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 邓莉
冷静看待“0首付”作用
对金融机构而言,《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本机构汽车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
“《通知》中,明确自用汽车贷款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确定,即可‘0首付’,可进一步提高居民贷款购买汽车的能力。”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不过,其认为,银行机构执行“0首付”的应该不会占多数。
汽车业内人士对“0首付”的刺激作用表示看好,有汽车业内人士认为,“0首付”主导机构将是整车企业旗下的汽车金融公司。“从提高汽车销售角度,他们会更有动力去推‘0首付’,而且会与保险、服务费等打包。”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分析,零首付等于不付钱就把车开走,门槛低、风险大。一般认为,低首付的往往支付能力较差,后期月供容易出问题,零首付则等于商家把风险全担了下来。他表示,彼时汽车金融和个人信贷体系不够完善,也是0首付无法做下去的原因。“一些品牌想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来购车,但当消费者真正要做0首付,约束条件通常会比较多。”
利好汽车消费稳步增长
“《通知》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便利,有助于提振居民汽车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推动汽车消费稳步增长。”董希淼认为。中诚信国际结构融资部王子豪认为,受益于汽车扶持政策、刺激消费举措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等,汽车行业景气度连续三年实现提升,汽车金融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记者观察到,就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现状看,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传统信贷仍是最重要的信贷购车渠道。尼尔森爱科的《2023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接近六成。报告预测,未来总体用户中的56.2%仍会选择汽车金融产品。
《报告》显示,从汽车消费融资渠道看,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传统信贷占比稳定,分别为28.3%和26.2%,成为第一梯队;第三位的信用卡分期占比仅为12.3%,且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有下滑趋势,而厂商的“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渠道则小幅上升。
车贷属于消费贷。去年,各家银行轮番打响消费贷“价格战”,利率从“3”字头迈进“2”字头。近期,在汽车销售渠道,“办理汽车贷款分期,车价能更低”更成为销售渠道营销的“撒手锏”。这背后是金融机构为了推销车贷,对销售渠道进行了补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5: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